西醫治病靠儀器,中醫治病靠經驗,如何能把病治好?

西醫治病靠儀器,中醫治病靠經驗,如何能把病治好?

來自專欄點滴健康

西醫治病靠儀器,中醫治病靠經驗,如何把病治好?

特發性震顫(essential tremor,ET)是最常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主要為手、頭部及身體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運動性震顫。特發性震顫具有相互矛盾的臨床本質,一方面這是一種輕微的單癥狀疾病,另一方面,又是常見的進展性疾病,有顯著的臨床變異。本病的震顫,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疲勞、飢餓時加重,多數病例在飲酒後暫時消失,次日加重,這也是特發性震顫的臨床特徵。特發性震顫病因並不清楚,易與其他疾病產生的震顫混淆。

特發性震顫屬於功能性疾病,儀器檢查不出任何問題,所以西醫儀器無法確診,由於特發性震顫是在緊張激動飢餓勞累情況下心跳加快,病情加重,從而會用一些控制心律的心得安,阿爾馬爾進行控制,甚至有一些西醫大夫因為檢查不出來無法確診,以三兩句話太勞累,精神緊張所導致所敷衍

特發性震顫是屬於疑難雜症,患病率比較低,中醫文化博大精深,藥物種類繁多,所以藥物配伍需要經驗,藥物計量也需要經驗,所以直接影響了效果,熟能生巧,天天接觸此病的大夫才能更好的配伍藥物,患者用藥效果才能一步一步提高

另外教給大家找中醫治病需要調整好的心態:

你會看中醫嗎?問題聽起來很奇怪,但其實看中醫也是個技術活。為此,專家組大夫給大家如何「輕鬆看中醫」提供了八點建議: 1.什麼情況下可以找中醫看病:中醫對疾病的認識很簡單,「人之所苦謂之病」。「陰陽失調謂之病」。不懂醫的人,可以認為「身體不舒服」就是病。那麼,什麼情況下可以找中醫看病呢,首先就是你生病了,其次,你擔…

1.什麼情況下可以找中醫看病:中醫對疾病的認識很簡單,「人之所苦謂之病」。「陰陽失調謂之病」。不懂醫的人,可以認為「身體不舒服」就是病。那麼,什麼情況下可以找中醫看病呢,首先就是你生病了,其次,你擔心自己生病了,也可以去看醫生,讓醫生運用他的醫學知識幫你來判斷你是否疾病,是否健康,根據你身體的陰陽表裡虛實寒熱狀態,給與正確的治療與調理。

2.對中醫有一個總體認識:選擇看中醫就要對中醫有一個總體認識。中醫認為,疾病是全身性的陰陽失調,而癥狀只是身體的局部表現。因此,中醫治療上注重全身調整,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經常聽到有人說中醫治根,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找中醫看病,首先要相信中醫,相信醫生。

3.求治中醫,不能過於急功近利:當一個病人來找中醫看病,中醫大夫通過望聞問切診病,依據中醫陰陽理論為指導,確定病證,然後開方取葯。有時,由於多種因素,葯不能讓病人立刻見效,病人就可能感覺大夫的醫術不高明。中醫講,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吃兩服藥就來質問醫生,我怎麼還沒有好,你病了3年了,要求醫生三天給你治好,是不現實的,太心急的人,也不適合看中醫。

4.對於中醫四診的正確理解:年齡大點的朋友,可能都知道一句話,叫「病家不用開口,便知病之來由,說的對,吃我的葯,說的不對,分文不取」,這是戲裡的一句台詞,很多人相信這個,其實單靠把脈看病,是不科學的,也是對病人不負責的。是把正常的醫術迷信化了,或者說是把中醫看病看得過於簡單化了。中醫講究的是理、法、方、葯,絲絲入扣,望聞問切是中醫診病的四大法寶,所以要積極配合醫生的四診、辯證,才是就醫的正確的方法。(遠程治療患者沒有四診,只有三診,效果不會影響耽誤)

5.找中醫看病時的一些注意事項:在準備找醫生看病以前,注意不要刮舌苔,不要吃能夠染苔的食物,以免造成假象。女士看病前不要化妝,不塗眼影、口紅、指甲油等。要讓醫生看到真實的你。診脈前應先靜坐十分鐘左右,以求心氣平和,這樣才體現出你本來的脈象。

6.提供以往的病歷和檢查結果:現代中醫是受過系統訓練的職業醫生,他們中多數希望能夠了解你疾病的全部資料,進行全面分析,那種認為中醫不看化驗單,不做相關檢查的想法是不對的,對醫生不要隱瞞病情,要坦誠面對醫生的提問和接受醫生的檢查和建議。

7.到什麼地方找到好的中醫:在專業中醫醫院,各個綜合醫院的中醫科,一些中醫診所,大藥房的坐堂中醫,都會有一些非常優秀的中醫醫生,可以通過網上查詢,去醫院挂號室,諮詢台去諮詢,也可以病員之間口口相傳,了解某醫生坐診時間和地點,了解哪個醫生看得好,看哪方面病專長一些,然後去挂號看病,吃完葯給醫生要反饋你的情況,病歷要保存好,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隨時給你一些調整和建議的。

8.如何選擇中藥及其服藥方法:看完病以後,抓藥,可以選擇在看病的地方,也可以選擇你家住址附近的藥房,煎藥,可以選擇自煎,也可以選擇藥房代煎;喝葯要按照醫生的囑咐,一般藥房裝葯的袋子上會有煎藥,服藥的方法,如果醫生沒有時間說明藥量,服法的特殊要求,就按照中藥袋子上的說明去做即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服藥期間要注意忌口。

推薦閱讀:

左常波在廣東聲中醫院論回歸針道—我的針灸探索之路
中醫養生:拍打八虛,邪不可藏!(圖文並茂,在家就能學)
膽小自卑不是孩子的錯,這1個方法終於讓兒子不再膽小!
董洪濤:選擇中醫微博集之50

TAG:中醫 | 西醫 | 現代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