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暄桐教室老師林曦讀書方法 分享開卷如何才能有益

公開暄桐教室老師林曦讀書方法 分享開卷如何才能有益

1 人贊了文章

暑熱天氣,信步三里屯太古里,尋到一個鬧中取靜的地方——三聯韜奮書店。無論不遠處的酒吧夜店如何喧鬧,一進入書店,抬眼看到滿架籍冊,就仿若找到一處可停駐身心的驛站。對於熱愛閱讀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堪稱最豐盛的時代。然而,於過去單一的選擇相比,如今「過剩」的選擇機會,也讓人困惑與惶恐。在五花八門的新書中,什麼書才是好書?在紛繁蕪雜的信息海洋中,哪些消息才是有效地?暄桐教室主講老師林曦(林糊糊)教授大家如何讀好書!同時推薦大家幾本好書!

談到讀書,林曦認為首先現在我們的閱讀總量並不少,大家把看微信、看微博的時間加起來,差不多一個星期看完一本書也沒有問題。關鍵是我們所有的時間已經被手上的電話完全佔滿了,因此如果要系統性地來讀一些不那麼實用的、關於一些學問和審美的書的話,就變得比較困難。如果沒有養成這種讀一些比較有質量的書的習慣,所有的時間都變成碎片式的,我們在手機上把閱讀的時間度過了,從這方面講是比較可惜的。

那麼如何好好讀書呢?林曦老師的方法比較簡單,大家學習起來也會比較輕鬆。首先拿到一本書,如果是非小說類的理論書,一定要認認真真研究一下目錄。林曦提到一般一個作者去組織一本書的目錄結構的時候,往往透露了他的方法論,他是用演繹法還是用歸納法,以及他是怎麼看他所闡述的內容里各個部分的比重和關係的,這些都可以通過目錄得出一些非常直觀的判斷。

在看的過程中,林曦建議大家手裡面一定要有筆,我們去買一些古書和舊書,經常都會看到書上有以前的人寫的各種紅點和批註,寫了他們的各種問題。那麼我們也一樣,看到某一處有疑問的時候,把它註解在旁邊。林曦談到她讀書的時候一般會打一個大問號,或者寫一兩個關鍵詞,看到觸動的地方或者找到答案的話,就把它勾下來。這樣完整看完一遍之後,很容易看了後面,前面就忘了,那可以拿一張紙或者一個本子,把這些你註解的地方先摘抄下來,就相當於積累了一些磚頭,一些原材料。

林曦老師認為摘錄下來的好處是讓你對這些細節又加深一遍印象,人手寫一遍比看十遍管用很多,手寫一遍就記住了,看十遍你覺得好像記住了,等再複述的時候不一定說得完全,但寫一遍基本都能說出來,因為寫的時候,人要調動的記憶是豐富很多的。那摘抄下來之後,一本厚書就已經被讀薄了,我們還需要做一個工作,就像衣櫃里的衣服,你需要對它進行分類和系統的整理,就是把它邏輯化,做出來一個類似於邏輯圖表的東西,讓它各個方面的關係是建立清楚的。這樣一張表盡量做得簡單,如果能用一張A4紙解決的,絕對不用第二張A4紙,它就不再是一本排著字的書,而變成了一個圖象化的知識結構留存在你的腦子裡面了。

相信如果大家養成這個習慣,就再也不用去背書,不用去死記硬背一個內容,它就像一個綱領性的東西,你拎起來一個點,它就會自然展開成一條線一個面。像古代的文人,他們去學東西的時候,往往會直接寫一本比如說《黃帝內經》注,或者《傷寒論》注,學的態度就是一個研究的態度。林曦覺得我們也一樣,要把這個體系理清楚,而不是一個簡單的被動接收,這個學習會有效很多。

林曦自己讀過的重要的書,基本上都做了這樣的筆記。但是小說不大會,但像以前讀村上春樹的小說,也會把那些好的句子摘錄下來,比如林曦在《挪威的森林》里,說綠子特別可愛,可愛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像一個從草地上滾下來的春天的熊,要來找你玩。所以即便是小說,包括詩詞,看到喜歡的,都可以把它摘錄下來,變成自己的一個小本。

講到這裡林曦把《刻意練習》推薦給大家,林曦認為如果你手上有時間,有真本事,不用惦記著所有機會在哪裡,要勤奮地投入最富足的熱情,此時還有閑心閑情,才是勝卻人間無數。還有一本《博弈論》有段時間林曦也很感興趣,因為你死我活的思路已經植入了現代人的思維,太容易因為自己小我的不安全感去無端樹敵,去做一些毫無價值損人不利己的事。

如果大家有興趣還可以去讀《華嚴金獅子章》,一篇完美的闡述整體和局部緣起關係的文章。《禪與摩托車修理》那本書,其實一直就在討論理性這個話題,理性是把刀,上手就會切割,切割的是整體,而感覺、感性的是心的層面,不來自大腦,是一條近路。

這些不見得是你馬上能用的東西,但因為人的記憶確實是比較有限,我們今天真的處在一個海量信息等於沒有信息的時代,所以如果能夠自行給自己精鍊出來一些個人版本的、有營養的內容的話,是很有意義的。如果恰好你還從事一些跟創作有關的工作,這個功課是省不了的,林曦老師的讀書方法,真心受用,值得借鑒。


推薦閱讀:

別把教師節變成「教師劫」
12部教師題材電影推介
教師面試高分寶典:說課精講及應對策略
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2

TAG:讀書方法 | 人文 | 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