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人工智慧時代的遺老遺少

教師:人工智慧時代的遺老遺少

來自專欄 STEAM教育之窗

基於劍橋大學研究人員的數據體系分析了 365 個職業在未來的被淘汰概率。在人事、客服、政府職員、會計、銀行職員都高於89%的被淘汰率下,教師這個職業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僅為0.4%。人工智慧時代,教育將會變成什麼樣?教師職業憑藉什麼成為不容易被機器人取代的職業之一呢?

教育的本質不變

教育是從心出發的偉大事業,而教師擁有著人工智慧所無法替代的特質,教師是富於感情和智慧的,懂得在潛移默化中將優秀的品質融入教育。

人工智慧只是替代教師的部分勞動,並不能取代教師的角色。這是因為雖然機器人也有對話、動作等交流功能,但和人類豐富細膩的感情相比差距甚遠,更不用說達到教師以情育人的大愛境界了。

學生成長的需要不變

在孩子們踏入社會之前,他們需要獲取除了知識以外的東西,需要有相應的能力和素質來適應社會。教師是孩子們的引路人,這便是人工智慧時代教師在孩子們成長道路中所承擔的角色。

在人工智慧面前,學生們通過教師的指導來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他們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獲得不可替代的自主、自強、自由的能力。

教師的工作責任不變

人工智慧畢竟沒有感情,影響不了人,但是教師可以。教師是帶著感情來教育影響學生的,人只能通過人來培養。

即使教師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面對人工智慧的衝擊,教師也應該具備危機意識和改革意識,思考如何提高教師的不可替代性。只有朝這些方向努力,才能將人工智慧帶來的挑戰變為改革傳統教育、創新未來教育的機遇。

推薦閱讀:

教師職業生涯發展階段
教師資格結構化面試真題回顧
教師如何做到為人師表
好教師就是好教育
教師怎樣在課堂上讀懂學生

TAG:教育 | 人工智慧 | 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