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些觀念與標準,還怕寫不出好論文?

學會這些觀念與標準,還怕寫不出好論文?

1 初稿不是定稿

要區分初稿與定稿的區別,在我們進行寫作時,寫的永遠都是初稿,定稿是修改出來的。如果不對兩者加以區分,很容易造成一種自己好不容易寫完論文了就趕緊投稿的現象,這種情況下,你投出去的是一個不成熟的東西,因此,編輯在看到你的稿件後就有充分的理由來認定你的論文不夠嚴謹,同時,他們也會認為你對自己是不負責任的。

1、論文寫的不好才是正常的

如果一篇論文上來就寫的很好是不正常的,因為我們寫出來的論文是初稿,初稿寫的不好是正常的,所以你在寫論文的過程中,不要怕自己寫的不好,如果大家真的意識到自己寫的是論文初稿,就不會怕它寫的不好了,因為後期還要對論文進行修改。

2、受到「以刊評文」的誤導

有很多人經常會受到已發表論文的影響,那這已經發表的論文比照自己寫的論文,其實,初稿和定稿之間的差別還是挺大的,何況是已經發表了的論文?刊登出來的文章都是經過了很多次修改後的,所以,大家不能用已發表的論文去衡量自己論文的寫作過程,不然就會遺失很多東西。

2 我們寫的是要發表的論文,而不是自娛自樂

大多數人寫論文是為了發表,所以一定要以發表為目標進行寫作,而不能自娛自樂,想到什麼些什麼,在標題、正文、結語以及注釋等環節中,想怎麼寫就怎麼寫,這是不對的。

3 在寫作時,要合理安排時間,而不是找時間

給大家建議一個合理的寫作時間:選題、寫作與修改的時間投入比例為5:2:3。寫作環節是最不重要的,寫作只是寫一個初稿而已,論文百分之五十的重要性都在選題環節,百分之三十的重要性在修改環節。

4 多引用,能不自己寫就不自己寫

這種句話很容易理解,但可能也會有人擔心重複率的問題。其實,我們寫的論文只是初稿,它不是定稿,只有當稿件投出去以後才會牽扯到重複率的問題,在稿件的寫作環節中,根本就不存在重複率這個問題,重複率是用來檢測論文定稿的。

當然,多引用有沒有問題存在呢?問題是有的,但是它的問題可以在修改環節得到解決,在修改環節,我們主要是處理引用和原創的關係問題,而不是降低重複率,因為重複率這個問題是個假問題,它是你稿件投出去以後的問題,只要我們在寫作環節下足工夫,就不存在重複率這個問題了。

5 能寫多快就寫多快

據統計,在論文寫作環節用時越長,寫的越慢,論文的成功率就越小。

6 好論文的標準

第一,選題和問題要集中。很多論文的問題都出在選題和問題不夠集中上,這些論文都太發散了,作者自己也講不清楚自己的論文寫了什麼。如果選題和問題很集中的話,作者是可以用一句話將論文的過程和觀點表達清楚的。

第二,過程科學嚴謹。論文的研究過程,包括作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整個的寫作過程要科學嚴謹,要鏗鏘有力,最後還要有結論,在這一點上也能卡掉很多論文,因為很多論文並沒有結論,部分有結論的論文也都是生拼硬湊了一個結論。

第三,結論要鏗鏘有力。它的一個前提是,你的結論要能夠站得住腳。

第四,語言要珠圓玉潤。論文要能夠達到朗讀的水平,讓別人能夠琅琅上口,其實這比珠圓玉潤的標準要更高一些。

總結上述四個標準,歸納總結一點就是:合理的陌生感。在論文中,不管用什麼辦法,只要能給編輯一種陌生感,編輯可能就會在初審環節中認為你這篇論文可能是一篇好論文,當然,到底好不好還要看論文實際的內容和結構寫的怎麼樣。但是,當你的論文給人一種陌生感時,我們就認為這篇論文中是有創新存在的,但是陌生感要有合理性,而不能是一種極度的陌生感,讓人感覺不適。

7學術創新

第一,學術創新是一種繼承性創新,而不是一種從天而降的天才式的創新。如果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很難實現創新的,真正落實到寫作過程中來看,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它體現在文獻綜述的環節,研究問題一定要來源於文獻綜述,一定不能來源於你自己的頭腦中,也不能來源於外界,一定要在現有的文獻中,找到自己所要研究的問題的位置,這是創新的繼承性。

第二,觀點新才是真的新。按照傳統理解,學術創新包括觀點新、材料新、方法新等等。材料新只有在做歷史研究時實用,但這種實用性也是有限的,只有當你有新材料時才實用;方法新,如果我們用一個新方法得出一個舊觀點,那這篇論文基本上也是沒有什麼價值的,不管是新材料還是新方法,得出一個新的觀點才是一篇有創新的論文,如果一篇論文只有新方法,沒有新觀點,那論文的作者基本上就是在瞎折騰,所以,觀點新才是真的新。

還有問題也可下方評論or私信我——學術期刊推薦

收集大家的問題,發文章來給大家解答!

發表於——2018.8.30

推薦閱讀:

基層醫生髮 SCI 論文只要做到這 6 點
怎樣寫學術論文
論文寫成這樣,編輯才喜歡!
論梅堯臣的邊塞詩-中國古代文學理論-CSSCI學術論文網
如何寫出一流論文?Nature請6位專家為你支招

TAG:論文 | 英文論文 | 學術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