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35歲女醫生被逼自殺:熊孩子可以教育,可我干不過熊家長啊

公眾科普 科學傳播!點擊上方

藍字

一鍵關注

聲音資源載入中...

如果你在游泳時,被13歲的男孩摸了屁股,你會怎樣?

如果男孩不僅不道歉,還向你做侮辱性動作,你又會怎樣?

 

前兩天,四川德陽的一位女醫生,就在游泳時,遇到了這樣噁心的事情。

 

但最後,她不僅沒有收到道歉,反而是她自己,被逼自殺,搶救無效死亡。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女醫生在游泳時,被兩名男孩侮辱,她希望男孩道歉,但男孩不僅不道歉,反而繼續做出侮辱性動作。

女醫生的老公氣不過,就上前教訓男孩,打了男孩一巴掌,並把他的頭摁進了水裡。

事後,男孩的父母非常氣憤,就衝到更衣室狠狠打了女醫生一頓。

 

女醫生的老公反思自己動手打孩子的行為的確不對,便跟男孩的家長認了錯。

 

但沒想到,事情並未了結,反而演變到失控。

 

第二天,男孩的父母鬧到夫妻倆上班的單位,要求領導開除女醫生,後又把剪輯過的視頻發到網路上,造成社會輿論。

 

在巨大壓力之下,女醫生不堪各種辱罵,決絕地選擇了自殺。

 

面對這樣的結局,女醫生的老公哭到崩潰,至今都不知如何告訴還未上小學的女兒。

 

一次泳池的衝突,最後演變成一個家庭的悲劇,真是令人心痛。

 

到底這是誰的錯?

 

無論男孩是否故意摸了女醫生的屁股,他的吐口水、侮辱性動作,也確實給別人帶來了困擾。

作為男孩的母親,別說道歉了,在面對醫生老公的道歉後,都不依不饒。

因為男孩13歲,還只是個孩子?

 

看著父母的「言傳身教」,我不禁為這個孩子的未來感到擔憂。

 

身為父母,下意識地保護孩子,本無可厚非。

但若是非不分,善惡不辨,縱容、包庇……那反而是害了孩子!

1

「熊家長」的縱容助長了孩子的歪風邪氣

每一個肆無忌憚的熊孩子背後,幾乎都有一個蠻不講理的熊大人。

 

有一對夫妻,帶著6歲的兒子,搭乘飛機,前往美國的洛杉磯度假。父親帶著兒子,與華裔小哥坐在一側,母親則單獨坐在另一側。

自飛機起飛,臨近小哥的孩子,就沒消停過。或上躥下跳,或對小哥動手動腳。

華裔小哥冷靜後,禮貌地要求孩子的父親,管教下孩子,畢竟這是公眾場所,但卻被無視,任由「熊孩子」繼續滋擾他人。

人的忍耐是有限度,哪怕是對小孩。

經過長達三個小時「人肉沙包」式的蹂躪後,華裔小哥終於爆發了,大罵了這對「熊家長」。

萬萬沒想到,這位「熊家長」的反應比受害人還激烈。隔著坐在中間的兒子,掐住小哥的脖子,扭打在一起,直到乘務員趕到,兩人才分開。

飛機落地後,等待他們的是震撼的執法陣容,等同於國家級罪犯。因為在發生肢體衝突時,機組人員以「威脅全機乘客生命安全」為由,進行通報,以機場要案處理。

本是全家旅遊,高高興興的事情,卻因「縱容熊孩子」,鬧到被遣送回國的尷尬境地,真是丟臉丟到國外去了。

 

心理學家說,年幼時的無意識破壞,經過長輩溺愛的縱容,就是造成了熊孩子自我意識的扭曲。

 

而熊孩子和殺人犯之間,也不過一個「熊大人」的距離。

慣子如殺子,父母的每一次縱容,都等同於為他築起牢獄的一堵牆,給他慘淡的人生提前加速。

今天你不捨得教育他,總有一天,他會被社會狠狠教育!

2

「熊家長」有多過分,孩子就有多遭罪

「熊家長」過分的行為,最終都會由孩子買單。

 

狄鶯之子,孫安佐因揚言要掃射校園,涉嫌恐怖威脅罪,被美國警方逮捕。

日前,據媒體報道,孫安佐已全部認罪。

若以「非美國公民持武罪」論處,最重可處10年徒刑、罰款25萬美元(約170萬人民幣)。

孫安佐有今日的懲罰,不能說是他咎由自取,但與養育他的父母脫不了關係。

 

狄鶯或許有些人並不了解,她火紅的時候,脾氣可是出了名的爆。

 

她揚言,從小和別人打架,也曾拿著刀追著別人砍。

她非但崇尚暴力,還嘲笑小S生不齣兒子。想像下這些畫面,不敢想像這是一位公眾人物該有的作風。

 

孫安佐的父親孫鵬,也在節目中坦言,自己曾和幾個無聊的男人,一起把女老師灌醉,之後掀起裙子來看,美其名曰研究內褲。

蔡康永忍不住發問「你有反社會傾向嗎?」,他卻表示「只是很無聊而已」。

媽媽暴力,爸爸性窺,試問在這樣環境成長下的孫安佐,會有今日結局,也不難理解了。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過分行為,會一五一十地投射到孩子身上,甚至變本加厲。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導航,若導航壞了,自然到不了想去的遠方。

3

好的父母,給孩子好的教養

義大利幼兒教育專家蒙特梭利認為,每個孩子一出生,天然就有一個精神胚胎。

 

而這個精神胚胎要長成什麼樣子,父母有著極其重要的引導作用。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則微博:

 

等地鐵的時候,一個2歲的小男孩問:腳下踩的腳印是幹嘛的?

 

小男孩的爸爸媽媽還有外婆(奶奶),解釋說:這是排隊用的。

不僅如此,還整齊地排了隊給寶寶看。

 

網友紛紛點贊:

教養無關家境,它是一種信仰,言傳身教,代代相傳。

 

地鐵里,一位年輕媽媽,懷抱熟睡的小孩,生怕踢到領座,也怕弄髒他人衣服,於是用手托著孩子的雙腳,直到終點站。

這是深入骨髓的教養,在生活的點滴處展露無遺。

 

教養無關貧窮或富貴,它刻入到生命里的脈絡,舉手投足間,都會散發魅力。

4

世界正在悄悄獎勵有教養的孩子

畢淑敏說,

有教養的人內心裝著一個溫暖的春天。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

 

我們每個人,大多都會成為父母,成為孩子的原件,若是原件都有問題,那麼孩子這個複印件,自然也會展露更多的問題。

如果說孩子是風箏,決定風箏飛多高多遠的,不是風力,而是手握風箏線的人。為人父母者,即是那放風箏的人。

 

每一個努力奔跑的父母,終將收穫懸掛高空的風箏。

孩子的未來,藏在父母的教養里。

所謂窮養和富養,都不如有教養。

 

陳道明也曾說:

 

相對於有文化,有教養的人更可能因其教養的優勢獲得更多的認可和尊重。

世界正在悄悄獎勵有教養的孩子,這不是假設,是結論。

 

我們都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而只有聰明的父母才會懂得,

給孩子以真正的教養,

才能幫孩子跑贏人生的馬拉松。

來源:凱叔講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作者:姜郁桐,多平台棲息作者,理性與感性的綜合體,他用寫作調心,堅信文字是有溫度的,能溫暖人心。

本文已獲授權,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支持我們請評論點贊?

?

?

公眾號ID:Science_China

公眾科普 科學傳播

中國科協官方微信 國家科普平台

長按識別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們


推薦閱讀:

35歲前應該做好的十件事
這就是男人, 25歲, 35歲與45歲的區別, 很現實!
手相出現有三角,定然窮不過五,手有此紋,窮不過35歲!
??何炅寵她十四年,35歲帶18歲的笑顏!

TAG:教育 | 孩子 | 醫生 | 熊孩子 | 自殺 | 35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