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做好一件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不得不做的事


有點偽命題的味道。

如果你帶著一些彷徨的心情,那麼請往下看。

但如果你已經堅定,堅定的去做這件你不得不做的事。

這說明你的心已經靜下來了,克服了自己,你應該去找一些更專業方向的答案和前輩。

「記得我們即將死去。」

所以為什麼要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呢?

這裡不談懈怠

我想說一說理性

因為我們大多數,都不會「即將死去」。

這才是我們面臨的最真實問題。

因為我們不會即將死去。

所以我們還有很多餘地,很多選擇,很多可能。

我們可以猶豫,可以思考,可以去試探,可以彷徨,甚至可以靜靜的看著時光前行,什麼都不做。

活著代表擁有著選擇的權利。

真好。

權利之間必有衝突。

衝突之下,必有抉擇。

這意味著,我們所做的任何選擇,換言之,任何事,都是在消耗著放棄著另外一種或者幾種事物。

放棄其他希望而擴大一個希望。

其實一開始,我是想談一談慾望的。

因為,我覺得只要我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做選擇便會很容易。

但事實是,我們大多數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更談不上對現實的把握程度。

沒錯,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個「白痴」,是個「loser」。

菜鳥,新手

於是,問題來了。

我們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而且,我們面對著無限的可能。

尿急的不會管廁所臟不臟,甚至是不是廁所。

如果終點是你想要的,便只剩一份毫不猶豫,連「不顧路途艱辛」這些一點都不會閃過。

可現在你並不急。你可以沿路逛個街看看美女吃個小吃什麼的甚至回家再解決都行。

這是懈怠。

趕緊滾過去做自己該做的就行了,所有的辦法都是你做不好的開始。

所以,真正的問題還是在於慾望

我想大多數問這個問題的,都是知道自己迫切需要什麼,沒有那麼多可能,甚至都有點絕望

這就是為何屁股著火了還提不起幹勁兒,考前嗨半宿,拖延症晚期還放棄治療。

因為,歸根結底,你回頭看看,本段第二句話,你是需要,但你並不是想要

太多了。

多到我已經疲憊了。

從開始上學,我們就知道需要考上一個好大學。

到進入社會,又被教育說需要學會社會規則。

我們被不同的人告知一些必須要做的事。

最可怕的是,在這樣的圍牆下呆的久了,我們也開始這麼告訴自己。

我必須努力,我必須變得成熟,我必須不放棄,我必須堅持,我必須擔負起責任。

漸漸地,我們開始做一些身不由己的事,說一些身不由己的話,以為這樣就能好起來。

我們盼望著那樣的一天會到來,始終告訴自己,要堅信。

可是,這不正是年少時父母告訴我們的好高騖遠么?

如果你等來了,請一定要告訴我。

這就是我們的理性,理性的告訴我們應該去做什麼,需要去做什麼。

還有誰比我們更加理性?

因為我們的選擇太多了,我們把所有的幸福都寄放在明天。

向死而生。

也許我就是不喜歡學習,也許我並不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也許我都三十好幾了還會看著海賊王哭的像個傻逼。

也許我就是軟弱,覺得很難過我就哭了,心裡憋不住就告訴身邊的朋友我有多麼不幸。

也許我真的已經對你厭倦了,我受不了每天被你禁錮著,做不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

「成熟的人應該做到的九件事?」

「成功男人必須做到的幾件事。」

「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

歡迎補充「教你做人」系列。

我就是想做一輩子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看,多幼稚。

人不可能這麼不現實,多少總要做一些應該做的。

比如好好學習,比如擔負起責任。

沒錯。

承認幼稚是成熟的開始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

當你想哭時就哭,並不代表你不堅強。

這反而是一種成熟,一種勇敢。

而如果別人覺得你那麼大了還喜歡打遊戲、看漫畫是很幼稚的表現。

那只是因為他錯誤的分析和貼標籤。

「許多人的所謂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

「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這些都只不過是他人的生活,我們只能借鑒。

如果你仔細尋找,會發現很多貌似相悖的名言。

而且,我們真的明白了么?

如果不去實踐,不去探尋和思考,又怎能找到偉人言語背後的真正含義,甚至局限性。

我不會反對那些辛苦撰文的前輩,我們的父母,還有給我們建議的親戚朋友同學前輩等等。

那是他們的寶貴經驗,而且大多數,都是為了我們好。

我很感謝他們,也很尊敬他們,並且會認真的吸取。

但請原諒我,我是個新手,初來乍到,這世上的很多問題,我並不是真的很明白。

他們給我的建議,大方向上的,一般都不會太差,打分至少都可以達到75/100以上。

但隨著我的成長這個分數會逐漸下降。

這是我後來學習到的。

所以,請給我一些時間,讓我切實的消化和學習你的建議,並且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邏輯和方式。

我會犯很多錯,不斷地犯一輩子錯。

我會在小學去翻牆抽煙,強吻女生,但也會做奧數到十二點;我會在初中愛上一個姑娘,拉橫幅示愛,欺騙老師簽名,打架氣老師,但也會寫詩背書保持成績;我會在高中告發班主任的惡行,企圖換掉班主任,在高二的時候放棄好的學習成績毅然決然出去闖一闖,但也會成為學生會副主席,幫助老師管理班級以至於他什麼事都不用管。我會罵父親無能,然後看著爺爺奶奶失望的眼神背叛兄弟回去上大學,在大學裡學著沉淪,但也會管理好系裡的事情,和室友一起嘗試創業,深愛著八年的女朋友,放棄朋友創業的邀請,試著考研。

我年少的成就感和傲氣早就被之後的失敗磨掉了,只是感覺被很多人愛著。

我學會了很多事情,使我能夠足夠淡然堅定的走在今天的路上。

這使我知道,既然不得不做,那麼我就會專註的去做並且儘快完成,過關就好,期望值不能太高。

如果終點是我希望看到的,哪怕不感興趣,也會及其認真。

若不是,那麼我沒必要吃這個苦。

我會學習一輩子,而不是像猴子一樣模仿一輩子。

好幾年沒動筆了,就是想寫。感謝能夠看到這裡的人。


其實我是想問這個問題的,只不過現在覺得的確問別人不如問自己


喜歡是什麼,當你喜歡一個人時,你會毫無保留的去付出自己一切,甚至生命,但是多數,結果是,我們天真的沉醉在自我的世界裡,也許由愛生恨,也許從此墮落。我們應該從自己喜歡的人那裡獲得什麼嗎,其實當你突然有一天明白時,會發現,喜歡是一種付出,當年的傻傻一廂情願只是想用盡一生時間來保護一個人,甚至從未想過要去獲得什麼。

由此來看,喜歡是一種付出,我們不指望從喜歡的事情中獲得什麼。所以,當以想要去獲得實際的存在的東西時,你就是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認識到這一點,你就可以充分釋懷了。這個世界上,喜歡和獲得往往是兩條有相位差的正弦曲線,永遠在波峰波谷上存在時差。


推薦閱讀:

教育教學周反思(語文)
教育界曾有人提議,應該立法讓孩子做家務!
11年過去了,40歲無人敢娶的楊麗娟說:「我還想再見一次劉德華!」
點滴凝聚力量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