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公開課 : 文學理論》

《耶魯大學公開課 : 文學理論》

6 人贊了文章

在全民追捧《10天打造完美好口才》、《10天掌握快速閱讀》等暢銷書的高速時代,談論對文學經典或者理論類基礎書目的深度閱讀,似乎有些不合時宜。畢竟很少有人喜歡做這種「沒有困難,製造困難也要上」的傻事兒。但這真的是傻事兒嗎?之前有個姑娘花了兩萬多塊,報了多個學習班,卻在一次偶然中發現,這些名目繁多的學習班所教授的內容,居然大多脫胎於同一本艱澀難啃的讀物。如此看來,花時間對基礎書目進行深入閱讀,倒可以算的上是個省錢又省時的好方法了。

但問題又來了,我們要怎樣來進行深度閱讀呢?這就要求助於文學理論了。

文學理論是國內大學中文系低年級的必修課。從實用角度來看,通過文學理論系統化的學習,我們可以掌握高效的文學作品分析方式,從而提高文學作品的閱讀效率。作為一本基礎知識類書籍,《耶魯大學公開課:文學理論》一書一方面回顧了20世紀文學理論中的重要主題和潮流,並通過哲學和社會的視角將其串聯起來,使全書充滿趣味且通俗易懂;另一方面,書中也全方位解答了普通讀者對文學理論這一學科的疑惑,比如什麼是文學、它是如何被生產出來的、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文學,以及文學的目的是什麼等。閱讀完本書,你將不僅對文學理論領域有了一個初步的理解,同時也能夠根據作者弗萊提供的文學理論思維模型,梳理出一條有效的深入閱讀之路。

雖然本書的名字足夠嚴肅,但內容卻並非你所想的那般枯燥無味。本書作者弗萊·弗萊稱得上是「文學理論界」的一朵奇葩。為什麼這麼說呢?2009年,作為一名身處教學一線的普通教師,弗萊在耶魯大學開設了一門名為「文學300」的文學理論課程,正是這門課程,讓弗萊在一夜之間聲名鵲起。在該課程中,弗萊充分結合了自身的文學經驗、廣泛例舉了大量經典文學作品,極好地平衡了文學理論的實用性與趣味性。正是這一做法,使得該課程徹底打破了理論課教室門可羅雀的常態,迅速成為了該校的熱門課程,並被錄製成了公開課,受到了全世界文學愛好者的追捧。《耶魯大學公開課:文學理論》一書,就是由這門廣受歡迎的文學理論課改寫而成。

以上就是本書的基本情況和作者概況,接下來我將為你詳細講述本書的主要內容。本書主要介紹了三個增加閱讀深度的途徑。第一個途徑,與文學作品進行積極對話。第二個途徑,關注文學作品的社會環境;第三個途徑注重文學作品中的語言特性。接下來,我會像弗萊一樣,以舉例的方式分別闡述這三部分內容。

我們就先來看看第一個途徑:與文學作品進行積極對話。

在解釋什麼是「積極對話」之前,我們先來試想兩個場景。

第一個場景。你剛讀完了一本好書,想向朋友進行推薦。此時,你是會大量引用書中的原文呢?還是會將書中的精彩內容進行一個提煉、概括後,再向朋友進行介紹?

第二個場景。在考試前,老師會一再強調,「不要照抄你們學過的作者的用詞。我想知道的是,你們已經真正了解了這些作者。」而你回應老師的方式,便是絞盡腦汁地挖掘文學作品背後的作者意圖,並通過你自己組織好的另外一種語言,將該作品的內容進行重新闡述。

你大概已經猜到了,以上這兩個場景所描述的,就是讀者與文學作品之間所進行的積極的對話。而在這兩個場景中所使用到的,對文學作品進行總結提煉及重新闡述的過程,則是我們接下來要詳細展開論述的「闡釋學」。

你可以將這個聽起來頗為高深的詞語,暫且標記為對文學內溶內容的闡釋與說明。闡釋學最初是從宗教中開始的,其目的在於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聖經文本。後來,闡釋學開始被廣泛應用於法律領域及其他領域,闡釋活動也逐漸成為了人們在深入閱讀文學作品時的常規動作。而如果你在文學作品的閱讀過程中,始終不斷嘗試去闡釋其中的內容,那麼你會發現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闡釋活動並不是單向的,而是循環往複的。

這聽起來有點複雜,我們還是來舉例說明吧。你可以試著找一部18世紀詩人雪萊的作品,這類來自遙遠視域的作品通常更能幫助我們理解「闡釋活動」或上面所提到的「闡釋循環」。在閱讀雪萊的作品時,我們往往會將自己對世界的理解,帶入到對文學作品意思的理解之中,我們通過聯繫已有的知識,去思考作品中似乎要表明的內容。而反之亦然,隨著我們對作品的不斷閱讀,文學作品中所呈現的內容,也在不斷拓展和修正著我們對作品已有的認識。所以我們與文學作品之間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而且這種互動是不斷循環,隨著閱讀進度的推進而推進。正是這種闡釋的循環,使得我們在獲得作品本身意思的過程中,能夠與作品發生積極的對話,從而在作品表述的意思之上,發覺到作者「想說的意思」,也就是該文學作品真正的意義。

至此,你或許已經理解了「淺閱讀」與「深度閱讀」的區別。即在淺閱讀過程中,我們只是不加思考地去接納文學作品中所呈現的意思;而在深度閱讀中,我們則是在不斷理解作品意思的基礎之上上,通過上面提到的「闡釋循環」來試圖去發現作者想說的意義。

第二個問題,闡釋文學作品的過程是創作實踐和接受實踐的融合過程。

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感受。在深度閱讀的過程中,在我們對文學作品內容進行概括和提煉的同時,往往會摻雜我們自己對作品的評價。而這就相當於我們與作者進行了一場隔空的對話與討論,如此所得到的收穫,必然比照單全收作者的言論要多得多。

雖然文學作品由其作者所創造,但其意義是一個獨立的生成物。文學作品的意義並非固定的,一成不變的。讀者對作品的理解往往是以自身既有的觀念來對其進行解讀。而作品則一方面以其自有的語言、風格、內容來抵禦讀者的這種「破壞」,同時,又大開門戶,將那些能夠擴展和豐富作品意義的解釋統統吸納進來。在這個抵禦與吸納的過程中,我們就以作品為媒介,與作者進行了一次「隔空溝通」。

與沃倫·巴菲特齊名的著名投資家查理·芒格,是十分推崇這種「隔空溝通」的。他甚至指出,如果你掌握了與那些已逝的老傢伙進行隔空溝通的技巧,那麼將沒有人能夠阻止你的成功。芒格被稱為是「移動的圖書館」,他的閱讀量之大,對所閱讀內容理解之深刻,是支撐他穩坐世界著名投資人寶座的重要原因。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進行深度閱讀的第二個方法,關注文學作品的社會環境。

對於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的三重人生境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閱讀中也存在這樣的三重境界。在淺閱讀過程中,我們通常「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所見即所得,被文字牽著鼻子走;隨著閱讀的深入,我們開始不斷探尋文學作品意思之後的意義,此時,我們就逐漸進入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階段;但真正的深入閱讀,其實應該是「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在這個階段,我們不僅能夠探索到作品的意義,而且能夠準確理解作品究竟以何種方式表現了這種意義。

閱讀的這三重境界是層層遞進的,而要達到第三重境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關注文學作品的社會環境。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我們從小就被要求閱讀經典,但經典讀來總是艱澀。而如果我們將經典放在「當時」的社會語境和環境下來進行理解,則會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這是因為我們通過了解經典的創作背景,洞悉了作者的意識形態,從而在理解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找到了一個抓手。

在前兩個閱讀境界中,文學作品為我們構建了一個世界,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真實世界的縮影。也就是說,你可以以這個作品為媒介或者切入點,來探尋真實的世界。但在深入閱讀的過程中,文學作品則可以被看作為世界中的一個客體,由當時的社會力量生成、維持或者毀滅。換句話說,作家所處的社會環境,所處時代的經濟基礎、政治制度、軍事鬥爭、階級狀況、民族關係、文化背景等都可能對作家創作個性產生制約作用,並最終在文學作品中體現出來。

比如建安時期社會動蕩,連年戰亂,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多反映現實的動亂和人民的苦難,抒發建功立業的理想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同時也流露出人生短暫、壯志難酬的悲涼幽怨。比如曹操在《短歌行》中寫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曹丕在《燕歌行》中感慨「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

在闡明了社會環境與文學作品的關係後,接下來我們來談談「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一詞,是個極其模糊而且讓人頭疼的概念,它與社會環境密不可分。按照馬克思的說法,意識形態就是一種信仰模式,它是先後出現的歷史階段中的統治階級擁有的特徵。好吧,即便我們都曾在大學時被《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折磨地死去活來,估計要理解上述句子還是有些難度。通俗點說,我們可以把意識形態定義為這樣一種信條,就是持有一種觀點就認為掌握了真理。

舉個例子,還記得那個被恩格斯視為文學英雄的巴爾扎克么?如果你試著去闡釋他的小說,那麼,我們上面所提到的社會環境及意識形態就一定派的上用場了。巴爾扎克是一位反動的保皇派,他的作品成功地揭示了當時社會複雜的階級結構。如果你對巴爾扎克所處時代的社會環境有所了解,對巴爾扎克的意識形態有所把握,那麼在閱讀其作品的過程中,你將不僅僅讀懂故事的意思,或者可以從當時的背景出發,闡釋出巴爾扎克藉由一個普通故事而展示出來的更深層次的意義。還能充分理解其文學作品的結構方式及表述方式。

如此,我們在閱讀的深度上便更進了一步。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第三個途徑:注重文學作品中的語言特性。

高爾基曾經說過,「文學的第一要素是語言。」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文學語言的藝術性直接影響著文學的價值和生命。那麼究竟什麼是文學語言呢?它與我們的日常語言有什麼區別?我們如何才能通過對文學作品中語言的把握,進一步深化我們的閱讀呢?

接下來我們就慢慢來介紹文學語言的三種特性,內指性、蘊涵性和阻拒性等特徵,並通過對比,展示出文學語言與普通語言的區別。

首先,我們來談談文學語言的內指性。

在介紹究竟什麼是文學語言的內指性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句耳熟能詳的詩。李白在《秋浦歌》中寫道「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顯然「白髮三千丈」並不符合現實生活的事理邏輯,但在詩人所虛構出來的模擬世界中,它卻是符合詩人的情感邏輯的。同樣的詩句還有岳飛《滿江紅》中的「怒髮衝冠」、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等。我們常常把豐富和藝術邏輯或情感邏輯的語言稱為內指性語言,把符合現實邏輯或事理邏輯的語言稱為外指性語言。當我們在閱讀文學作品時,不僅要對這兩種不同的語言加以區分,還要嘗試在理解內指性語言表面意思的基礎上,探尋到作者想表達的內在意義。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文學語言的蘊含性。

我們常有這樣的感觸,同樣一句話,兩個人理解的意思卻大相徑庭。比如趙本山、宋丹丹、崔永元在1999年央視春晚上演過的小品《昨天、今天和明天》。在主持人崔永元報出當期實話實說欄目的話題是「昨天、今天和明天」以後,趙本山扮演的東北大叔緊接著就說,「昨天準備了一宿,今天來了,明天回去。」話題的本意,其實是「過去,現在和將來」。主持人和東北大叔對同一話題的不同理解,展示出了文學語言和普通語言的又一差異:文學語言具有心理蘊含性,側重表現功能;而日普通語言則意義單一,側重指稱客觀事物的功能。

在現實生活中,文學語言也以其所獨有的心裡蘊含性,成為了廣告語的寵兒,比如最著名的耐克的廣告「Just Do It」。文學語言就是這樣,它或許看似普通,但往往傾注著文學家的心理內含,它們托物寓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呈現出了一種話裡有話、弦外之音的效果。然而,如果你不了解文學語言的蘊含性,你可能一不留神就錯過了。

最後,我們來談一下文學語言的阻拒性。

我們還是先來看兩個例子。經常在路上的人對車貼並不陌生。同樣的一句話,用文學語言和普通語言表述出來則風格差異巨大。比如一個普通的「保持車距,當心撞車」,如果轉換成文學語言版本,則變成了「請別吻我,因為我怕羞。」這裡的「羞」寫的是害羞的「羞」,而如果你肯花心思多琢磨一下就會明白,這個車貼的本意應該是「修理的修」。這種到常規修辭手法,讓人無法一眼就看明白的特性,就是文學語言的阻拒性,其目的則是為了引起讀者的注意,讓你在經過一番思索、玩味之後,深感其妙,或風趣幽默,或耐人尋味。這就是文學語 言的文學性、藝術性所在。

以上就是我們從「如何進行深度閱讀的角度」來對文學理論進行的一個詮釋。但事實上,我們今天所談到這一話題,只是文學理論的一個極為細小的關注點。

文學理論作為國內文學院低年級的必修科目,不僅可以讓我們對文學文本、文學整體形成一個豐富的感知,更能啟發我們的哲學性思考。你要知道,文學理論的最終落點不是文學作品,而是更高層次的生命。文學理論如同一隻無形的手,能夠將我們從世界中超拔出來,可以站在高處,對萬物進行重新的審視。

聽起來很爽是不是?但要想搭上文學理論這班直升機到達高處,你得先準備好足夠的閱讀量。因為文學理論畢竟是在作品研究的基礎上總結抽象出來的,沒有大量的閱讀,直接上升到歸納總結高度的作品理論分析,就會顯得枯燥且蒼白。

不過你也不用太過擔心,好在弗萊的這本《耶魯大學公開課:文學理論》足夠風趣幽默:它以時下的熱點為實例,將文學理論的發展與哲學和歷史相結合,把理論家之間的聯繫和分歧闡釋的淋漓盡致。本書所涉及的經典文本的廣度、所探討的理論問題的深度、以及所具有的權威性,使得本書足以成為一本相對容易閱讀且頗具趣味性的文學理論入門書籍。而對於文學理論專業人士而言,弗萊教授在本書最後一章所進行的總結,尤其具有啟發意義。


推薦閱讀:

諾貝爾文學獎的20個當然與20個遺憾
文學知識
月下綺談
《紅樓夢》是張愛玲文學的啟蒙?

TAG:閱讀技巧 | 文學 | 豆瓣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