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國儲能源 3.5 億美元債違約是怎麼一回事?會帶來哪些影響?

國儲能源3.5億美元債未能兌付本金?

c.m.163.com圖標


正好今天開會討論過,這公司在國內發不出債,來香港倒是忽悠了不少人。

這公司是個假國企,更不是城投,被投行包裝成國企好忽悠研究不深的投資者。。發行書上面第一句把自己包裝成中石油和北京市政府的子公司。。純純的誤導投資者,豪無節操!

老闆叫陳義和,原來在中石油工作,估計和中石油的權貴有一些私下的關係。這公司是中石油原先的三產改制來的,股權已經跟中石油沒有關係了,但是人脈還有一些;陳義和控股的新能占國儲能源25%股權,剩下的基本上是國有股(這個原因更值得深究)。

這公司發債的時候賬上躺著不少現金,那麼發債的目的就值得深究了,更可怕的是這些現金後來被轉走了。

至於影響,第一是讓廣大投資者明白帶中國XXXX的並不全是國企,如果是國企也不一定不會違約,公司業務爛的公司一般是沒得救的, 第二是不要輕信投行瞎忽悠,不然容易被割韭菜,這裡例子里投行是巴克萊。

補充一下,這個事件讓市場重新認識了中國高收益美元債的風險,以及在案市場流動性的緊缺,這直接導致整個板塊大跌

這是最近幾天部分高收益債的走勢

RWINTL -20

Dongxu -20

Yuhung -20

Sdcoki -30

Hcelec -30

Fnghui -25

cercg -65 本文主角

Zhnbnd -15

Yihugr -10

Yidchl- 15

Shansa -10

Fanhai -15

Wuintl -40

Kaisa -20

Cschcn -15

Qhinvg -10

Hrint -10

Cssxf -8

Guoroi -15

Gdpoly -15

CHFOTN -10


高票回答扯了半天城投美元債,根本是文不對題,這公司根本不是城投公司。這次違約的是美元債,而這家公司在在岸市場應該是沒發過債,所以多數投資者對這家公司不太熟悉,出於好奇簡單扒了一下,它的股東背景還是很有意思的,不是傳統的中央/地方國資委控股的國企。

它的大股東是一家叫中遠航燃氣的公司,而中遠航燃氣的大股東是中國華聯國際貿易公司

而這個中國華聯國際貿易公司的大股東是中國經濟聯絡中心。

而這個中國經濟聯絡中心是對外聯絡部下屬的一個事業單位

再來更一下吧


因為好奇,於是上wind查了一下近期的媒體報道,截屏如下,分享一些觀點,侵刪。晚安。

來自wind資訊終端


我一看到這新聞就驚了,一葉落而知秋啊,怕什麼來什麼,原先還只是國內債券違約,如今美元短期債也有違約,要是連這樣的企業都撐不住,等於說後面還會有更多違約。(國儲能資產超百億,還不出3.5億美元,前幾天說是誤讀信息導致技術性違約,過幾天就把本金也還上,結果這幾天沒能找到錢,終於羞答答承認不是啥技術性違約了,是真還不上了,當然還是要把責任推到國家信貸收緊導致缺乏資金流動性,不是資不抵債)

從去年一直在喊去槓桿,可是很多企業已經是高槓桿了,不是不想還,是沒能力還。就好像呼籲年輕女性別借債買包包,可是她已經買了,現在就是三頓飯都不吃也還不上的地步,還要增加利息逼著還,怎麼辦?當然也可以說她本人價值絕對超過幾個包包,又什麼用,她又不能賣身給銀行。

目前中國的外債數量已經達到外儲一半的水平,外債裡面的中短期債又在迅速增加,融資成本在上升,國際金融市場早就對中國的債務水平疑慮重重,此時有個風吹草動,很可能變成市場恐慌,導致短期利率急速升高,等於說沒法借到新債了。

(順便說一句,前段時間國外信用評級下調,就是看到風險來了。當時知乎上直喊是政治原因歧視中國,一向債務風險極低,國內評級全是AAA的到了國外只給個A,甚至還A-,B。可是中國評級機構真的很水,大多數都是AA,AAA,根本拉不開檔次,起不到風險分級的作用啊!)

中國的外債裡面有多少是衛國發債?今年到期的中短期債券會不會衝擊到外儲?想想就揪心。

國儲能源這樣的企業也難逃違約的命運,這讓投資者對中國債市的擔憂進一步升級。

國儲能源在5月27日向港交所提交的文件中表示,其全資子公司發行的美元債因未能按時償還本金,現構成技術性違約。按西方會計準則視為技術性破產。此批債券於今年5月11日到期,本金3.5億美元,票息5.25%。

對於債券違約,這家擁有18億美元海外債券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解釋稱,主要是因國內「信貸環境的收緊」。

不僅如此,公司計劃暫停2021年到期、票息為5.55%美元債券(4億美元)及2022年到期、票息為6.3%港元票據(2.55億美元)利息支付,意味著本次事件已觸發交叉違約。國儲能源目前正尋求出售資產和進行債券重組來緩解企業緊張的現金流。

據彭博社報道,國儲能源執行總裁林建邦在上周五接受參訪時曾談到,由於資金尚未到位,國儲能源的海外子公司未能收到來自母公司的3.5億美元債券本金。此外,林建邦在今日接受彭博採訪時坦言,明年1月和11月到期的2019年票據也會觸發違約。目前正與受託人討論於5月25日到期的2019年11月債券,截止發稿前該筆款項尚未被支付。

彭博社援引澳新英航信貸策略主管Owen Gallimore稱,「違約增加了投資者對中國美元債券的擔憂。由於在岸融資已被限制有一段時間,現在其對企業再融資產生了不小的壓力。」


1、衛國發債遲早出這種事情。

2、這是絕不是終點。

中金公司:1年期中資美元債券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

www.sohu.com圖標

城投美元債是2016年中資美元債中發展最快的板塊,但進入2017年後發行量明顯減少,此次發行的兩隻新債期限均為1年期,可能與1年期房地產美元債增多有關。

2016年,城投類是中資美元債發展最快的一個板塊。根據中金行業口徑計算,城投美元債在2016年共發行了40隻,發行額近114億美元。其中,投機級、無評級和區縣級的城投美元債發行人快速增加,且發行期限高度趨同,絕大多數為3年期,集中在2019年到期。

城投主體償債高度依賴政府外部支持和再融資政策,從長期看,城投債具有政府隱性擔保的金邊屬性將逐步淡化。尤其是存量屬於地方政府債務的城投債預計將在2018年中之前完成置換,如果後續財政部嚴格執行50號文和87號文等嚴格管理政府債務融資,城投主體的再融資風險將加大。2019年恰好城投類美元債集中到期,城投債償債風險將面臨一定的考驗。

進入2017年後,城投美元債的發行明顯減少,僅發行了5隻,包括上述兩隻1年期城投美元債,發行額僅為11億美元。據了解,在待發行項目中,即使是投資級品種,拿到發行批文也較為困難,不排除與監管機構配合財政部相關文件精神,提前防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放緩相關債券審批節奏有關。根據發改委2015年發布的《關於推進企業發行外債備案登記制管理改革的通知》,如果內地企業發行1年期及以內的外債,無需事前向發改委辦理備案登記。本次兩家境內城投企業發行1年期美元債,也可能試圖通過免於備案的方式拓寬債券融資渠道。

3、你買的美元理財,究竟幹什麼用了?

4、要建立良好的行為制約、心理引導和全覆蓋的監管機制,使全社會都懂得,做生意是要有本錢的,借錢是要還的,投資是要承擔風險的,做壞事是要付出代價的。

5、會不會又有人抑鬱?

*************************************

我說這家公司是城投公司了嗎?有些人的閱讀能力啊……

1、衛國發債遲早出事。

2、大量的中短期外債,除了企業債,還有大量城投債。企業債不出事,城投債也撐不了多久。

3、許多美元理財輾轉流入中短期外債。

4、還得上嗎?誰吃虧?誰被追究?

5、誰抑鬱?


推薦閱讀:

債券ETF將實行當日迴轉交易
專訪中央結算公司監事長白偉群:中國債券市場的基石 金融市場開放的門戶
潘功勝:有序打破剛兌,要對債券市場槓桿操作進行監測和統一管理
債券通簡述
債券 與 定價

TAG:債券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