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生不長,請愛惜身體

這一生不長,請愛惜身體

4 人贊了文章

最近有部大火的電影里,有幾句台詞,都在敲擊著我們的內心:

命,就是錢。

有病沒有葯是天災,有葯買不起是人禍。

我剛病的時候,老婆懷孕才六個月,我每天特別想死。看到孩子的第一眼,我就不想死了。

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感動之餘,許多人開始思考:金錢和健康,到底哪個更重要?人,是應該拚命掙錢,還是好好養生?

努力掙錢

是不想對疾病無能為力

關於健康,有人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葯就在那裡,我卻買不起。」

是啊,在疾病面前,生命就是金錢,沒錢治病,就沒命。

努力掙錢,不是為了奢侈享受,不是為了揮霍炫富,而是當我們自己或者家人面臨疾病時,不至於無能為力。

每年,都會有身患疾病的老人,因為不想拖累子女而結束自己的生命。

一名急診室的醫生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重病母親,為了給家裡省錢,不連累兒子,死活不肯上醫院治療……

兒子慟哭不已,在母親耳邊大喊:「媽,你真的不要我了嗎?你就這麼捨得我啊,我可捨不得你啊!你別這樣,求你別這樣!」

父母老了,最害怕的就是生病,因為一生病,就會成為子女的累贅,成為家庭的負累。為我們操勞一生的父母啊,到最後一刻都在為我們著想。

而我們唯一能為父母做的,就是努力掙錢,當父母生病時,能夠底氣十足地對父母說:「不用怕,有我在!」

今年,柳岩的父親因病去世,但她對父親沒有愧疚,因為她拼盡全力給父親最好的醫療條件,父親走得平靜無憾。

她說:「如果親人健在的話,有什麼都給他們吧,我不想讓他們覺得,他們不配擁有這一切。」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萬萬不能,關鍵時候,錢能換命。

努力掙錢,是為了不對疾病束手無策,是為了不對生病的父母無能為力。

好好養生

是最低成本的續命

在這部大火的電影里,一位老婆婆的話催人淚下,她說:

我病了三年,葯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誰家沒個病人,你就能保證自己這輩子不得病?

無論你是窮人還是富人,在重大疾病面前,都無力反抗。

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廉價的惜命方式;好好養生,才是最低成本的續命秘訣。

有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每年有近60萬人猝死,其中大多數是不超過35歲的年輕人。這意味著每天有近1500人猝死,每分鐘就有一人猝死。

猝死的主要原因,是熬夜和生活不規律。

而所謂的「成功」,無非是:住著多大的房子,開著多豪的車子,擁有多少財富。

太多人因為急功近利,處於過度疲勞狀態,快速消耗著健康和生命。為了成功,拿健康和生命做賭注,得不償失。

國外一首小詩《一切都準時》里說得好:

有人22歲就畢業了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工作

有人25歲就當上CEO

卻在50歲去世

有人直到50歲才當上CEO

卻活到90歲

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不要嫉妒或嘲笑他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機

所以,放輕鬆

你沒有落後,也沒有領先

命運自會為你安排時機

一切都準時

不著急,不攀比,不嫉妒,放下焦慮,坦然處之,慢慢積澱成長,時間自然會給你答案。

只有生命是自己的,其他一切都是身外物。

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好好養生,俗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沒事好好養生

有空努力掙錢

有人說:「年輕的時候,用健康換金錢,上了年紀,只能用金錢換健康。」

金錢和健康,真的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嗎?其實不然。

著名作家村上春樹33歲才決定以寫小說為生,他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寫稿模式:晚上九點睡覺,凌晨四點起床,寫作四小時,為了保持健康,每天跑步十公里。

三十六年來,村上春樹始終堅持這樣規律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健康飲食,每天跑步,風雨無阻,雷打不動。

他在《當我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里寫道:「我寫小說的許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著道路跑步時學到了。」

村上春樹跑了三十六年,旺盛的創作精力持續了三十六年,還減掉了多餘的體重並戒掉了煙癮。

健康和金錢,並非不可兼得。

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該健身的時候健身,該工作的時候工作,不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持之以恆,你會發現,你正漸漸活成你想要的樣子,過上你想過的生活。

每一個生病過的人,感觸最深的是:有什麼別有病,沒什麼別沒錢。

掙錢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健身養生,不要有命掙錢,沒命花錢。

對錢財再不屑,也要未雨綢繆,努力掙錢,因為不知道哪一天,疾病便不約而至。

不要因為金錢而失去生命,失去最愛的人。

沒事好好養生,有空努力掙錢。生命只有一次,且行且珍惜。

推薦閱讀:

馬匹身體各部位名稱都是什麼,你知道嗎?
身體知道答案
下蹲5分鐘=步行1小時!堅持,身體有意想不到的變化~
為什麼正確的呼吸模式能帶給身體神奇的效果?
晚上不要睡太晚,對自己身體負責

TAG:身體 | 身體狀態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