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滴滴連發乘客被害事件,壟斷經營弊病頻出

滴滴連發乘客被害事件,壟斷經營弊病頻出

來自專欄遠方的獅4 人贊了文章

滴滴被害女孩事發當天16時41分,民警在接到被害人朋友朱某某報案後,利用朱某某手機首次與滴滴客服溝通,並表明警察身份。滴滴客服回復稱安全專家會介入,要求繼續等回復。到了18點13分的時候,滴滴公司將他們查詢情況,滴滴車的車牌以及駕駛員基本情況發給警方。警方滴滴客服之間,從溝通到取得嫌疑人身份信息,花費了92分鐘。

救人最關鍵的時刻,滴滴不是第一時間配合警方,而是拖延了一個半小時。

其實,滴滴順風車司機姦殺女乘客這種悲劇,早在2016年滴滴收購Uber中國的時候,就已經有隱患了。

uber是信任乘客信任司機,信任員工。如果乘客來反應沒坐車卻扣了錢,那客服第一操作就是查看乘客的資料,如果沒有欺詐記錄,那就默認乘客說的是事實,會把司機的錢扣回來,退給乘客。

如果發現有人欺詐,確切證據情況下司機封禁七天起步,乘客第一次正常退錢,第二次警告,第三次永久封禁。

任何一個客服都有這些許可權,都可以這樣處理。uber給員工的許可權非常大,就算你不按建議流程來,只要能給出合理的理由也行。

uber出現類似的事情也不少,但一旦出了事不會像滴滴一樣,第一反應是壓下去,uber是你該報警報警,該找媒體找媒體,因為這是你的權利。

乘客的家人來要司機的信息,你只需要證明你是乘客的家人就行了,例如報出乘客的經常乘車信息,身份證號之類的,別說司機的車牌號碼,uber客服可以直接將乘客的賬號密碼改成123456,讓你自己登陸賬號查看,而且乘客的客戶端是可以看到司機的車牌、真實照片等一系列信息的,想要什麼自己看。更不要說警察來要資料了。

滴滴的客服是大量外包,一線接線員都來自於各個不同的外包公司,而他們則嚴格受限於滴滴提供的一套管理流程。

滴滴這邊客服基本上是沒有任何權利的,頂多也就是五塊錢優惠券的權利,屁大一點事都要上報處理,碰到刁鑽一點的司機,你根本聯繫不到他,不接你電話你毫無辦法。擱uber直接把你賬號封了,通過系統發個簡訊讓你聯繫誰誰誰,自己乖乖來找客服。

在整改期間,滴滴接到乘客舉報投訴司機的情況下,並沒有及時有效處理,說明滴滴對此類事件的重視程度不夠高,整改力度不夠大;另外,讓大眾比較不能理解的是,滴滴作為互聯網公司的行業巨頭,對客服工作方面的認識層次較為欠缺,認知程度不高,沒有想過花大力氣去解決用戶的訴求,這就意味著滴滴管理機制存在漏洞。

據說滴滴當時管理客服運營的標準只有四個字不是服務顧客而是——壓縮成本。

當時Uber中國和滴滴合併的時候,很多人感嘆打車界的燒錢大戰終於要結束了。

沒想到,燒錢大戰結束後,開始「燒」 人命了。

滴滴市場份額一度達到90%,壟斷經營弊病頻出,一家獨大,行業壟斷,就讓他們有資本肆無忌憚。

2016年,從魏則西事件爆發引全民譴責之後,百度除了一封「不小心流出」的李彥宏致全體員工的內部郵件外,再沒有對此事進行過表態。而百度依舊在眾多廣告上我行我素,肆無忌憚。

百度這種壟斷型公司凡是被大家注意了、媒體跟進了的問題,就會"我們已經著手調查,如發現問題屬實一定改正"。近十年的壟斷地位,讓百度幾乎可以熬過所有危機。

這是一種「你們隨便罵,明天照樣用百度」的傲慢情緒。

面對谷歌可能會重返中國的消息,李彥宏也是信心滿滿,覺得百度能再贏一次。

早在Uber和滴滴併購的時候,就有很多人來質疑滴滴壟斷之後的風險。

不怕你一家獨大,就怕你壟斷之後害得大家別無選擇,只能妥協於你。

在企業快速擴張,資本不斷膨脹的同時,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何在?

建議政府在涉及行業壟斷的合併和收購時,謹慎處理為民眾留一線生機。請關註:遠方的獅


推薦閱讀:

被抹黑的中國反壟斷真相
克萊斯勒奧迪已被查明壟斷 中外豪車差價高達3倍--20140806
百萬年差一秒的技術起源於德國,但日本壟斷全球!中國呢?
我國對外企價格壟斷開首張罰單 三星等被罰3.53億
如何完善反壟斷法律責任制度

TAG:壟斷 | 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