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孕」太難!誰傷害了女人的生育能力?

「好孕」太難!誰傷害了女人的生育能力?

1 人贊了文章

「好孕」太難!誰傷害了女人的生育能力?

01「好孕」太難

也許這是一個令人吃驚的數字:現在,每6對夫妻就有一對不孕不育;而在20年前,這個數字是每15對中才有一對。

(我:如果沒有孩子要婚姻還有什麼用?)

02迷路寶貝熬煎著所有的人

我們無比熱愛的粉嫩小生命的起源,曾經被我們描繪得很自然,也很詩意。而當生育變成一樁需要「努力」去完成的重大任務,這其中的一切,就變得不再自然,不再詩意。其中的慘烈,完全就是一場殘酷的戰爭。

(我:老公,無論如何,要讓你的那隻「小蝌蚪」與我的卵子相遇!)

反覆地檢查,反覆地嘗試,反覆地失敗,在希望中等來失望,在失望中又升起希望,然後又是失望……痛苦就像慢性病毒一樣沒有邊際地侵蝕,還有來自社會的目光,來自家庭的目光,來自內心的自我評判,一些女人覺得自己是殘疾人……

(我:老公,我生不了孩子,是個罪人,還是離婚吧~!)

03子宮,變得貧瘠的「土壤」

現在三十齣頭的很多女人『土壤』不好。

來自醫院婦科門診的調查發現,1/3以上的不孕婦女,在婚前或婚後都曾有過不當人流的經歷。而人工流產絕非安全,很可能造成盆腔炎和輸卵管發炎堵塞,從而發生不孕。

反覆流產更可能使我們的子宮這個「土壤」變成不能生長生命的荒漠。

(我媽:我們那個年代計劃生育來控制人口,現在不育的人可真多!

我:唉~!)

04還有年齡:一再推遲做母親

恰恰在23~35歲的最佳生育年齡區間,我們把它作為職場打拚的時段。也許我們必須更早意識到,我們的孕資源也是不可再生的,用一點就少一點,揮霍性使用它,就可能得到報復性的結果。在我們的人生里,我們也許應該尊重我們的身體編好的生育程序,給生育和職業生涯一個更加平衡的規劃。

(我媽:早都勸過你,早點要個娃,現在受罪了吧?

我:我還不是想在事業上做出點成績,之後物質上也能對娃有保障~)

05為什麼孕育困難的現象變得如此普遍?

職場上、生活中所衍生的焦慮、抑鬱等負性情緒反映在女性身上,就會通過心身調節機制影響內分泌的改變。再有就是職業女性對生活的過度規劃。由它而起的,孕育可以產生三方面的問題:

(我:男女平等,女人也被迫要頂起半邊天,壓力大啊!)

一是年齡。

現在有相當部分都市女性由於種種原因把計劃要孩子的年齡拖至35歲以後,這就不得不和進入衰退期的卵巢功能打一個賭了。

(我:現在的競爭多大啊,根本不敢懷娃~)

二是過度規劃。

過度規劃是很多女性人工流產的直接原因,而人工流產後遺症,可以說是繼發性不孕和孕育困難的首因。

(朋友:我以前總覺得想要的時候再懷就好了,唉!結果現在懷不上了~

我:唉!現在的人流雖然是便但是害人不淺啊~)

三是心理壓力。

現在一些知識女性在準備要孩子的時候,會使用試紙測,或直接到醫院做B超監測排卵情況,以求一舉中的。這些做法真的很難說是使懷孕更容易了還是更難。包括用某些方法計算胎兒性別、生辰運勢,或來自父母、公婆以及周圍社會關係的催促,都會造成心理期待過強。

(我:天天被催生!再懷不上,我都快瘋!)

06為什麼一些女性,本來要不要孩子無所謂,一旦被宣布不孕不育,就非要上不可?

這可能由於自我評價的改變,她的內心平衡被打破了,不能接受不完整的自己。被宣判為不孕不育,無異於要承認和接受自己女性重要功能的喪失,這傷及女性生命的價值,是生命中的至痛。

(朋友:我就不信我懷不上,就是做試管我也要懷一個!

我:那得多受罪啊!)

備孕小知識:

給進入婚育期的職業女性的建議:

盡量選擇物理方法避孕(戴避孕套);成熟的女性結婚時就要做好當媽媽的心理準備;參加婚前、孕前的心理輔導;生活有很多重要方面,順其自然可能是聰明之選。


推薦閱讀:

胎停兩次後,我是如何備孕,生下雙胞胎寶寶的
戰勝宮寒,讓備孕不在難
備孕
白領女性備孕要杜絕5個壞習慣

TAG:懷孕 | 育兒 | 備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