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金主」禁止受資助者在付費期刊上發文

歐盟委員會開放獲取特使Robert-Jan Smits 圖片來源:Nikolay Doychinov

由於科學出版向開放獲取的轉變過於緩慢,歐洲11個國家的科研資助機構近日決定施加壓力。該集團——每年經費約76億歐元,計劃要求到2020年,其資助的每篇論文一經發表就免費開放。

該組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不再允許目前許多訂閱期刊要求的6個月或12個月的開放獲取延遲,它也將不允許論文發表在所謂的混合期刊上。混合期刊收取訂閱費用,但也會對單篇論文單獨收費。

此舉意味著從這11個資助機構,包括英國、荷蘭、法國的國家資助機構以及義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等,獲得經費的科研人員必須放棄在《自然》《科學》《細胞》和《柳葉刀》等雜誌上發表論文,除非這些期刊改變自己的商業模式。

「我們認為,這可能會創造一個轉折點。這邁出了重大而果斷的一步。」歐洲科學協會主席Marc Schiltz 說。

這一消息令許多開放獲取支持者欣喜不已。德國慕尼黑馬普學會數字圖書館科學信息主管Ralf Schimmer表示:「這將加大對出版商的壓力,並提高個別研究人員的意識,讓他們意識到生態系統可能發生變化。」哈佛大學圖書館學術交流辦公室主任Peter Suber也稱這個計劃「非常強大」。

目前,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對「即時開放」有同樣嚴格的要求。歐洲委員會和歐洲研究理事會也表示支持該計劃。歐盟研究、科學和創新專員Carlos Moedas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們未來也可能採取同樣要求。

但傳統出版商對此並不滿意。施普林格·自然的一位發言人表示,這個計劃「可能會破壞整個研究出版系統」。美國科學促進會發言人補充稱:「在我們看來,實施這樣的計劃將擾亂學術交流,損害研究人員的利益,並損害學術自由。這對科學期刊家族來說也是不可持續的。」全球最大的學術出版商愛思唯爾則拒絕置評。(魯亦)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註: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在線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

500字以上

,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

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

weixin@im.ac.cn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

中國生物技術網

回復關鍵詞

熱點

」可閱讀

熱點專題文章,包括「施一公」、「腸道菌群」、「腫瘤」、「免疫」和「健康」

近期熱文TOP15(統計周期:2017.2.1-2017.12.20)

直接點擊文字

即可瀏覽!

1、補牙或將成為歷史?

2、科學你慢慢學,中醫我先治病去了

3、科學告訴你應該多久洗一次澡

4、新證據:喝咖啡能延長壽命! 

5、據說,這是生物醫學碩士博士生的真實的生活寫照6、一頓早餐到底有多重要?7、情商也是把雙刃劍!高情商或讓你更脆弱8、施一公: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鼓勵科學家創業!9、「科學禁食法」真能降低重大疾病風險10、睡眠科學家揭示出8種睡好覺的秘訣

11、有志者事竟成!2型糖尿病成功被逆轉

12、每周兩半小時,任何形式的鍛煉都可以使你更長壽

13、喝醉以後,你以為睡一覺就沒事兒了?!

14、仰卧起坐等或將成為延壽運動? 

15、冥想、瑜伽、太極等不僅能夠改善身心健康...


推薦閱讀:

傑布·布希向金主致歉:參選「夭折」非我所願
「精讀紅樓」第三十五回(下):忝為金主,枉為玉奴
中國成世界第一「拜金主義」國家
港媒:佔中發起者明日提堂 但幕後金主仍逍遙法外

TAG:歐洲 | 期刊 | 資助 | 付費 | 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