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中國基督教面臨的幾大問題 四:基督教文化建設的疆域

轉:中國基督教面臨的幾大問題 四:基督教文化建設的疆域

源:朴桂峰的博客 | 作者:朴桂峰牧師

核心提示:「基督教文化建設,需要的不僅僅是理念,而是實實在在的果實。要在完善民族文化、教育、經濟、社會道德、法制等方面,都應該把基督永恆性的美善、祝福和愛在各個層面輻射出光輝來。」

三、基督教文化建設的疆域

對中國基督教文化這一概念,要準確地給予界定是比較困難的,今天國內學界對此並沒有統一的說法。有人認為中國基督教還沒有神學,也有人認為中國的神學是多元的。是不是把中國文化的元素加上基督教就叫中國基督教文化?其實,文化的是一個大概念。所謂的中國基督教文化,我個人理解為:以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和思維,將認識和經歷的基督信仰詮釋出來的生活和語言就是中國基督教文化。

將中國歷代哲學中的宗教元素結合基督教信仰的作法,是須謹慎的。作為一種學術上的提法是一回事,作為指導信仰生活的教導又是一回事。比如:同樣是談論「道」,在中國哲學中的道是這個「道」,是宇宙生成的始源和規則。聖經中的道是這位「道」。在論到道與世界的關係時,兩者有共同點:世界萬物本於道、生於道,然而,兩者又有本質上的區別,基督教聖經中所說「道」,不只是一種源頭,更是世界萬有的設計者、創造者,是「這位」而非「這個」,是祂而非它!

目前,中國基督教神學並未形成文化上的顯著成果。中國基督教兩會主張的神學思想建設與所謂文化基督徒的神學並未走在同一軌道里。作為在中國基督教里占居重要成分的家庭教會,卻不認可基督教兩會進行著的神學思想建設。無論是主流教會還是家庭教會,實際上,今天的教會牧會者們大部分的精力,仍在為完善硬體建設而無暇顧及神學上的探討。在教會中教導的大部分話題,依舊是以教導基本教義、基本的信仰原則為主。大多的內容是倫理道德範疇。這些固然重要,但不是基督教的全部。

學界出版的神學書籍,主要是以介紹西方神學成果的居多。而西方神學與中國相比,走得實在是太遠,以致這些作品與信徒拉開了太大的距離。我曾經特意詢問了一些在國內讀過神學的傳道人和在校生,當我問他們在神學院學過或讀過莫爾特曼、尼布爾、馬克思·韋伯、麥奎利、海德格爾、漢斯昆、蒂利希、卡爾·霍爾等人的作品時,他們一臉茫然,說:「這些名字,我們連聽都沒有聽過,不過,我們也不需要知道,只要講好聖經就行了。」這些西方人對我們持守基本信仰是沒有任何關係,可對神學生來說,可以不接受他們的思想,但至少要了解他們都說了什麼。

目前,絕大多數的基層教會,最需要的書是釋經方面的書籍。而國內神學院的原文師資極其缺乏,即使有些院校開設了希伯來文、希臘文等聖經原文課程,也僅僅是簡單的、基礎性教育而已。我曾經向已經畢業多年,當年在校時一起學習原文課的校友詢問,現在是否在研經或講道時能應用原文?他們的回答讓我很吃驚的,「早就忘光了,現在連讀都不會讀了。」

今天,中國基督教文化建設的層面和厚度,與目前教會信徒的數量、教會規模不成正比。既沒有明確的方向感、也無系統的規劃。我曾在某國訪問時發現,基督教文化在那裡是豐富的概念,從純精神領域延伸為基督教文化產業和關懷社會、弘揚真愛的強大動能。基督教文化建設,需要的不僅僅是理念,而是實實在在的果實。要在完善民族文化、教育、經濟、社會道德、法制等方面,都應該把基督永恆性的美善、祝福和愛在各個層面輻射出光輝來。從面對的層面來說,中國基督教文化建設是要向多元化方向行進的,教會對社會要有足夠的使命感、責任感和對民眾的大愛。 (待續)


推薦閱讀:

北京市基督教會朝陽堂

TAG:基督教 | 基督教會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