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反省:為什麼你的孩子膽小自卑有時又叛逆?

家長反省:為什麼你的孩子膽小自卑有時又叛逆?

2 人贊了文章

「怎麼還在看電視,作業做完了嗎?」「你看別人家xxx,這次考了100分,你怎麼只考90分」....相信有很多的家長這樣吼過孩子,雖然我們的初衷是希望孩子能夠更好的成長,但是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自尊心是每個人的天性,如果一味的按照大人的想法去要求孩子,可能會讓孩子更加的叛逆,今天唐小文整理了一些孩子最害怕父母做的一些事情,希望各位家長能夠反省自身,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1、忽視孩子的優點

父母焦慮,大多時間都只能看到別人家孩子的優秀,很容易忽視自己孩子的優點。在現實生活中,父母經常會把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孩子的長處相比,甚至把別人的孩子過度地美化和誇張,本想給自己的孩子樹立榜樣,其實卻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傷害,甚至會因此影響孩子的一生。

父母自己焦慮也容易導致孩子受到打擊,積極性不高!壓力對兒童健康成長的影響不容忽視,父母的焦慮是構成兒童壓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長處和優點,雖然孩子的天資有別,學習事物有快有慢,學習成績也有高有低,但判斷一個孩子的好壞,不能只取決於一個方面。

2、不相信孩子

微博有個話題:哪一刻你覺得自己不是親生的。

評論有這麼一條:

小時候,爸爸丟了 10 元,懷疑是我拿的,直接衝到學校當著同學們的面,質問我,聲音很大,不容許我解釋。我能感到周邊熱辣辣的眼光。那一刻我覺得我應該不是親生的吧。後面爸爸在自己枕頭底下找到了這 10 元。但是他也當沒發生過,不再提及。

很多時候,家長憑主觀給孩子定下了「罪名」,卻不容許孩子有解釋的機會。不相信孩子的結果,不僅導致親子關係的疏遠,甚至還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父母是孩子的後盾,相信自己的孩子很重要。

3、在客人面前指責孩子

人來客往,親朋好友相聚,談論各自的孩子,常常成為重要話題之一。

很多父母喜歡在眾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別人訴苦,說自己教育這樣一個孩子多不容易。但孰不知,自己只顧著吹毛求疵地指責他的短處,博取別人的讚歎有的家長,簡直把孩子說成「豆腐渣」。這無形中,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讓家人為他受累,也覺得父母對自己不滿意,和父母逐步疏遠。

4、父母發脾氣

孩子簡直像極了蠟筆小新,又在惡作劇了,當你都催了十遍他還是不動窩的時候,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吼了起來。

很多父母往往會對孩子種種行為產生過分的的擔心,所以一看到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就必須馬上採取措施來矯正。這種簡單粗暴的做法,當時可能會有比較明顯的效果,但一旦外力作用消失了,孩子就又回到了當初的樣子。這時候,父母就會抱怨說,我為他付出了這麼多,他怎麼就不肯改呢?

對孩子發脾氣,確實會讓孩子害怕。在恐懼中,孩子那些讓父母心煩的行為暫時看不見了。

孩子對人的情緒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發脾氣,也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和情緒。但是,孩子還弄不清,父母為什麼發脾氣。也就是說,在很多父母發脾氣的時候,孩子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為,但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5、總是在比較

有次去小學接侄子,看到一個印象很深的場景:有個小女孩拿著兩張 100 分的卷子,跑到媽媽面前,像是求表揚一樣遞給媽媽。

媽媽並沒有很高興,對小女孩說:「考 100 有什麼用,你要是能像小鴻一樣鋼琴過 9 級才好」。

孩子眼裡的光芒,瞬間黯淡下去。

家長打擊孩子,可能是不希望孩子驕傲自滿,能繼續努力更上一層樓。出發點是好的,但方式用錯了。

孩子自尊心才在形成階段,如果家長一味地打擊,只會讓孩子感覺自卑壓力大,同時會認為父母不愛自己而缺乏安全感。

家長應該多進行賞識教育,對孩子取得的成績及時肯定,但也要戒驕戒滿,繼續努力。

6、偏心,對孩子不能給予同樣的愛

父母偏心,讓某些孩子從小就成長在父母的餘光里,同是一對父母的孩子,零用錢、衣服、出遊……待遇卻不一樣,這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陰影。大量研究發現,父母偏心會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引發兒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現行為問題,即使他們長大後離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響依然存在。

7、父母吵架

父母以為孩子還小,夫妻間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對小孩子是無所謂的。其實,孩子們那一雙雙亮晶晶的大眼睛,早已把父母在他們面前的一切言行都記錄下來了。

有些家庭,夫妻間爭吵不休,滿嘴粗話,甚至動手動腳,家庭氣氛經常處於緊張狀態,這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巨大的壓力;有些父母,長期感情不合,在家裡寡言少語,在這種氣氛中生活的孩子很壓抑,時間久了勢必損害他們的心理健康,會使孩子變得冷漠、孤獨、執拗、粗野,成為心理方面的畸形兒。

因此,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氣氛,是每一位有愛心的年輕父母應該謹記的。

8、缺少耐心

有的父母嫌孩子煩,三言兩語打發孩子,孩子也許還很小,但他也能感覺到爸媽的態度,父母的冷淡會讓孩子以為自己不應該問問題,或者不應該問這一類問題,讓他對自己能力失去了信心。

爸媽的敷衍還會讓孩子漸漸失去提問的熱情,也會漸漸失去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一知半解,信口作答,孩子對爸媽的話總是深信不已,你給他錯誤的答案,孩子會當成是真理而記住,錯誤的觀念一進入腦海,再要改回來就難了。

好問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現,一般說,好問的孩子勤于思考,愛動手,求知慾強,父母應該對孩子的提問給予及時的肯定,讓孩子感到提問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經常為提出問題而自豪。這對孩子的思維發展有很好的作用。

9、不歡迎孩子的朋友

孩子長大了,也希望擁有幾個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相信媽媽們應該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際關係好。但是有些父母可能會因為孩子的小夥伴不太懂禮貌,或太精於算計,或會欺負人,愛撒謊等缺點而不喜歡。

父母應當尊重孩子對好朋友的選擇。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於進行角色換位思考,尊重維護孩子的選擇。父母要承認與孩子之間選擇朋友時的差異,並尊重這種差異。有時候給孩子足夠的面子,孩子也將會給父母足夠的面子。


推薦閱讀:

我們慣壞孩子了么?
摧毀一個孩子,只需「拋棄」他2次
孩子為什麼厭學

TAG:自卑 | 膽小 | 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