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得多還長不胖?這可能是營養吸收障礙!

寶寶吃得多還長不胖?這可能是營養吸收障礙!

有的寶寶明明吃得很好,卻還是出現了營養不良的狀況,這讓辛苦的寶媽十分委屈:明明很用心地照顧寶寶了,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來,這是「營養吸收障礙」在作怪!

什麼是營養吸收障礙

正常情況下,人體進食的食物營養會在消化過程中被分解為很多小的單元,並穿過腸道內壁到達血液系統,血液再將其運輸到人體各個細胞內。

但如果存在病毒、細菌或寄生蟲感染,引起了腸道內壁表面損壞,營養就不能穿過腸道內壁進入血液系統。發生這個問題的時候,寶寶從飲食獲得的營養就不能被利用,只能隨著便便排出體外。

警惕慢性營養吸收障礙

通常,營養吸收障礙會發生在寶寶患了嚴重的胃腸流感時,而且往往也只會持續1~2天。因為在沒有嚴重損傷的情況下,腸道內壁可以很快自愈,所以營養吸收障礙也不會持續太長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們不用過於擔心。

然而,如果出現了下述癥狀中的一種,就意味著寶寶可能發展成了慢性營養吸收障礙,需要到醫院面診治療。

慢性營養吸收障礙的癥狀

◆ 持續性腹痛伴嘔吐,大便偏稀,排便頻率高,排便量增多,帶有酸臭味。

◆ 體重和身高發育緩慢,甚至好幾個月都觀察不出來發育。

◆ 身體容易出現瘀斑,寶寶更容易出現骨折的情況

慢性營養吸收障礙的診斷與治療

當寶寶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時,營養吸收障礙很有可能是病因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可能是因為寶寶的飲食搭配不恰當,或者因為寶寶存在消化問題,身體無法正常消化食物。對於營養吸收障礙的診斷,建議家長到醫院進行以下檢查:

◆ 對寶寶的汗液進行檢查,判斷寶寶是否存在囊性纖維化。如果患有囊性纖維化,寶寶體內就會缺少某種消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酶,從而導致營養吸收障礙。

◆ 對寶寶的糞便進行分析。如果寶寶糞便中的脂肪含量過多,那麼就有可能出現了營養吸收障礙。

◆ 對寶寶的腸道內皮組織進行活檢,觀察是否有感染、發炎或者其他損傷的徵兆。

◆ 檢查寶寶對於某種特定營養的消化和吸收。

通常情況下,營養吸收障礙的原因是感染或腸道運動過於活躍。對於感染,治療上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如果是後者,只需按時服用醫生開出的藥物,保證腸道有足夠的靜息時間來吸收營養即可。

寶寶出現營養不良的徵兆有哪些?

除了看生長曲線圖,家長們還可以通過以下情況來判斷寶寶是否出現了營養不良的情況:

◆ 寶寶皮膚髮皺,鬆弛,乾燥,不經常發生跌倒碰撞的地方也容易有淤青,傷口癒合較慢

◆ 嘴唇開裂,不易癒合,無血色,牙齦鬆軟易出血,舌頭光滑蒼白,有潰瘍

◆ 眼神獃滯,有黑眼圈,內眼角有脂肪粒

◆ 雙腿彎曲,肋骨突出,雙腳腫脹

◆ 頭髮乾燥、稀疏、易斷

如果寶寶患有營養吸收障礙,家長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對症治療,切記不可私自用藥。


推薦閱讀:

一個枕頭暗藏16種細菌,床單被套這些床上用品怎麼洗才健康?
老人健康長壽不可亂用補藥
警惕衣服帶給你的健康隱患
葛萌芽七種天然方法緩解肌肉抽筋
我不是葯神為什麼說,永遠治不好窮病?

TAG:營養 | 健康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