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什麼都不如換腦筋,可以讓你少走彎路邁得更高遠

換什麼都不如換腦筋,可以讓你少走彎路邁得更高遠

來自專欄職場生存5 人贊了文章

屁股決定腦袋。很早以前就聽過這句比較粗俗但很經典的話。它是說,一個人坐什麼位置,往往決定了他思考的角度和範圍。

這裡,它重點強調了「屁股」或者說位子的重要性。那是不是就意味著,人只有到了那個位置,才能具備那個角色的眼界和格局呢?我看,不一定。

現實中,有許多人,平時不思才幹長進,專司狗苟蠅營、溜須拍馬,上位了,但是,他那個幹事謀事的格局沒上來,還是喜歡就事論事,村長的水平,干鄉長的活。也有人,才華橫溢,思謀高遠,但生不逢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屁股」始終挪不上去。

有的人說,這份工作幹得不爽,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咱撤!換個工作,長時間奔走在頻繁找工作的辛苦路上;有的人腳踏實地,勤奮做事,卻總是得不到上司的認可和賞識;還有的人工作打不開局面,人際關係總是處理不好,因此而茶飯不香、如梗在喉。

如何避免上述這些尷尬的遭遇呢?我認為,這就要及時地換腦筋、想辦法,從蛛絲馬跡中去尋找規律,多個角度發散地去思考解決之道,以巧勁巧力破局開新。也即,做事的方法和思維要與時俱進。

變與不變之間,自己要隨時懂得分辨和把握。不能「一根筋」,冥頑不化,一條道走到黑,賠了夫了又折兵。

那麼,什麼時候需要換腦筋了呢?

1.人生低谷,迷茫彷徨時,需要換腦筋了。

知乎上,經常遇到一些年輕人,向我提問,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兩眼一抬,前路虛無,困惑迷茫呀。剛開始,我還耐心作答。後來,一而再、再而三地遇到類似的問題,我就視而不見了。為嘛?我感覺,一些人非常浮躁,基礎沒打牢,基本功都沒具備,遇到點苦、氣、挫折和磨練就受不了,沉不住氣,你給他講再多的大道理、小點子,他基本上是聽不進去的。更何況,許多來提問的人,只是追求一種怨氣的渲泄,根本不是來尋找解答的。最要命的是,這些人還總是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而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客觀不利因素上,越想,越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可憐的人。

我在工作低谷時,思考了幾件事:造成當前境況的個人原因是什麼?如何改善和自救?在改變不了環境的情況下,自己能幹些什麼管長遠的事?

經過自我反省和總結,我找到了自己前十年發展瓶頸的根本原因:只知埋頭幹事,不知抬頭看路,不知對上主動溝通交流。辛苦汗水,白白打了水漂!怎麼改進?向老同志求教取經,拉下不值錢的面子,硬著頭皮練功補短,脫敏訓練。經歷過之後,發現,許多事情並不是像自己當初想像得那麼高深莫測和不可為之。事實證明,有了很大的改觀和收效。

2.工作遇阻,局面難開時,需要換腦筋了。

事出必有因,反常必有妖。一個聰明的人,「嗅覺」一定會十分靈敏,善於從種種表象中,洞察並摸清問題的「癥結」和不尋常的原因之所在。我們要厲練這種「政治智慧」和「政治眼光」。

比如,甲原本對乙不怎麼樣,很有意見的,突然某一天,甲對你說,乙這個人,好像還不錯嘛。為什麼甲的態度會有這麼大的反差?這裡面,你就可以琢磨出許多東西來了:乙是不是什麼時候,給甲「上香」了,也可能,乙是不是選擇了站隊,背後打小報告,給甲提供「地下情報」……

再比如,當你感覺到,工作起來總是不順暢,暗中似乎總有阻力,領導看你的眼神,好像怪怪的了。這個時候,你就要好好琢磨琢磨了:肯定是哪裡出了「幺蛾子」,肯定是自己什麼時候說話不小心說漏了嘴,有人小在背後「使絆子」、瞎傳話、潑髒水。自己要當心了,找出這個小人,找出問題之所在,查漏補缺,馬上採取針對性措施補救,為之不晚。

3.攻堅克難、破解難題時,需要換腦筋了。

你越不想的事,往往就越容易發生;很多事,特別是一些不期而來的棘手事,不是你想躲,就能躲得掉的!

何謂棘手事,主要是指來自領導、同事和下屬一些難於處理的急事、重事、難事、錯事、壞事和暗事。這些「扎手戳心」問題,有的意想不到、突然降臨,令人措手不及;有的矛盾隱蔽,不好處理;有的複雜尖銳,一時半會難於化解。能否妥善處置這些棘手問題,對人的綜合素質是一種考驗。

過去,我就遇到了一件十分棘手的事,花了近一個小時的時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其妥處。

事情是這樣的:某部門召集開個會,說是很重要,不能請人代會,必須分管領導本人參加。我們部門是這個某委員會的成員單位,分管領導過去是我們部門負責人。改革調整後,我們部門負責人換了,原負責人調崗,變成了單位副職,這一工作理應由另一部門負責,分管領導也相應應該由另一部門負責人擔任。但是,由於工作銜接問題,還沒及時調整,所以,我們部門原負責人被通知親自參會,而他又不想去,說是讓我去代會,人家不同意,說如果有事請假,須給他們主要領導電話請假。怎麼辦?會議明天上午就開了。請示我們部門新負責人,他說這項工作不屬我們管,應該由另一部門負責人去,他不去。這下,我可有點懵了!

那時,我就像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被拋皮球一樣推來推去。

坐在辦公室里,點了一支煙,理了理紛亂的思緒,把心情平靜下來,思考了兩分鐘。我想,還是要去請示我們部門原負責人,現在的副職,盡量說明情況,請他參加。如其實在不想,就建議請另一部門負責人參加。再不行,就老子自己參加。如若問起來,再說。

跑上樓去給我們部門原負責人彙報,辦公室沒人。一了解,跑到轄市調研去了。沒辦法,估計打電話,其正在會議室或在參觀的途中,不方便接電話。先發個簡訊息,說明情況。15分鐘沒反應,多半是沒看到。去他娘的,直接打手機,響了50秒,沒接,可能沒聽到。

這下,真正的有點山窮水盡了。看著窗外的殘竹,心情變得沉重起來。

又過了二、三分鐘,手機響了,拿起來一看,領導回電了。他說,才看到電話,同意我的建議,他明天上午有事,就請另一部門負責人蔘會,給他把情況解釋好,然後給主會方溝通協調好,把委員會領導名單調整成另一部門負責……

按照當初的預想行事,後面比較順利,主會方也沒怎麼多啰嗦,問題得到解決。

類似的事情,在工作中經常會碰到。稱心如意的職場生活,永遠是個高不可及的「黃梁美夢」。

每臨大事有靜氣。凡事盡量往正向方面想,往好的方面積極努力,逆勢而上,危中尋機,總還是有破冰開局之道的。就看你腦子有沒有轉開,辦法有沒有用盡。不是說,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當我們遇到棘手的事情時,我總結,一定要先冷靜心情,再處理事情;先平衡心態,再研究事態;先立體思考,再找點突破;先依靠自力,再找力借力。重點把握三點:

一是平覆心情。先處理心情、掌控情緒,再處理事情,讓自己能夠冷靜下來,事情已經開始有了轉機。經常看到一些人,當面對陌生的來訪者、來電,態度冷漠、出言不遜、暴跳如雷,只會使原本不複雜的事情被搞得越來越棘手,場面越來越僵持,充滿火藥味。

二是底線思維。說白點,就是盡最大的努力,作最壞的打算,這樣子,謀定而後動後,就會比較坦然。有些壞結果,不是你不想,它就不發生的。可是,你儘力往正向撫回了,它如果仍然發生了,你也沒什麼怨悔的。因為,許多事情就如天災人禍一樣,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你盡到心力就OK了。抱著這種心態去解難攻關,一般都能取得好效果。

三是理性思考。意氣用事、魯莽行事是短視的蠢夫。理性決定了一個人,能否時刻保持頭腦清醒,不被他人和情緒左右。善於從紛繁雜亂的現實情境里,梳理出清晰的脈絡和頭緒。善於發散思維、多向立體思維,跳出問題看問題,運用常識、技能和策略,高效地達成目的。理性的人,不管被命運推到怎樣的深谷,依然有向上彈起的勇氣、力量和智慧。

最後,說說平時如何換腦筋,讓自己明白聰慧幹練起來?

其一,因事因人而裁之。要想跟某人打交道,先要知道他想的是什麼,他最關心的是什麼;而要知道他最關心的是什麼,那就先要看他在什麼位置上,從他的角度去思考了。《鬼谷子》云:「故說人主者,必與之言奇。說人臣者,必與之言私。」。在這裡,說讀「shui」,音同「稅」,是遊說、說服的意思。也就是說,要想說服「人主」,也就是老闆,你的見解必須得新鮮點兒,因為老闆每天聽到的說辭太多了,而且也很忙,如果你講的陳詞濫調不能在幾句話內打動他,他就沒耐心再聽下去了;可如果你想說服的只是個「人臣」,也就是打工的,那就必須談點跟他切身利益相關的東西,口口聲聲單位發展如何如何,是得不到「人臣」的共鳴的。

有人說,對牛彈琴不是牛的錯,是人的錯。我認為,非常在理。這世上,沒有一種說辭可以打動所有人,因為每個人關心的東西並不一樣。什麼叫說服力?就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對方最關心的話題,從而把他變成你的同盟者。正如古人所講的,「夫仁人輕貨,不可誘以利,可使出費。勇士輕難,不可懼以患,可使據危。智者達於數,明於理,不可欺以誠,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懼也,貪者易誘也,是因事而裁之。」這些道理,實際上在生活中我們隨時都可能用得到。

其二,提升站位超前謀劃。當你只是菜鳥的時候,你說的話可能沒有幾個人聽得進去,那個時候你的思考可能也僅僅是如何把上級交代的任務,儘快圓滿的完成而已。所以你必須要努力的工作,用實力來證明自己的能力。然而,到了主管位置,思考的可不僅僅是個人的工作範圍,而是如何照顧團隊,帶領大家達成組織目標。

如果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都可以上升兩級思考的話,就可以訓練自己具有比同僚更寬廣的高度,漸漸的你就會接近那個位置的高度和決策力。往上兩層思考是學習放寬自己的眼界,上一層還不夠是因為間距太短。這樣我們就不會拘泥於自己眼前的工作的限制,用更寬廣的角度包容不完美,用更清楚的視野下判斷,那麼你的人生風景當然不一樣。

近幾年,我很注重一種思維,暫且稱之為老闆思維。無論做什麼,總喜歡這樣想:如果我是老闆或老大,該怎麼處理這件事?或者對於一件具體的事,我會想,這件事對於單位來說,有什麼影響?

這也是一種思想層面改變自己的位置,跳脫原來的思維慣性思考問題的方法。改變屁股,腦袋就能不一樣地思考。簡言之:到更先進的位置去(思想上或者肉體上),獲得更好的信息,更好的資源優勢。

其三,胸懷和眼界要寬廣。我覺得,做領導人最重要的是什麼特質?胸襟,尤其職級越高,胸襟就越重要。專業的事下屬大都可以學會,但胸襟這件事情卻依賴個體的彈性,需要不斷的打開自己,打開眼界,不拘泥於當前和眼下,不固執己見,願意接受所有可能性,以長遠的眼光謀事幹事,從長計議,用人所長,包容其短,人盡其才。


推薦閱讀:

公司業績的好與壞,竟然跟這個有關...收藏
為啥你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這才是90%的人都會忽略的底層邏輯
什麼是好的工作態度?
人生,無自制不自在!

TAG:職業規劃 | 人生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