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去了相親角6次,收集了這874份徵婚啟事

我們去了相親角6次,收集了這874份徵婚啟事

來自專欄美數課5 人贊了文章

選一個晴天的周日,從上海人民廣場地鐵站9號口出門,左手邊就是聞名全國的人民廣場相親角。五六十歲模樣的大叔大媽們帶著傘和小板凳,在這裡為他們的晚輩尋覓一份姻緣。

澎湃新聞(thepaper.cn)數據記者花費了六個周末的時間,收集了874份相親廣告。從中,可以讀出關於618位女士和256位男士的覓愛故事。

這些相親廣告可能由父母或親友代筆,也可能由子女自己寫作,所以我們無法確定雙方的看法各佔多少,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我們會用「男方」和「女方」來表達性別。男方在圖中是藍色,女方則是粉色。

八百多份的樣本量,還不足以證明任何假說。但是,這足夠讓我們對現在的相親市場乃至婚戀市場進行一場深入的觀察。

一、在相親市場,男女方是如何看待自己「行情」的?

相親廣告的模式,大多分為兩部分。首先,是對自身情況的描述;然後,則是羅列對期待對象的要求。這個自我評價和目標描述之間的關係,可以幫我們判斷男女方在相親市場的自我定位。

1、門當戶對

「門當戶對」是中國經典的擇偶理論,這在相親角也比較常見。這裡的廣告上經常出現「年齡相近」、「家庭條件相當」、「工資相近」等描述「條件相當」的字眼。從現有樣本看,女方對「條件相當」的強調,比男方稍微多一點。

但現實中的姻緣配對,絕非門當戶對那麼簡單。

2、女性有年齡焦慮嗎?

在相親角廣告中出現的男男女女,年齡大概處於怎樣的範圍?從中,我們能看出什麼男女方對婚姻年齡焦慮的差異嗎?

上面的圖表,分別展示了相親角廣告男主角和女主角們的年齡分布。從上方藍色圖表看,男士以80後居多,75後也有不少聚集。而粉色圖表則顯示,80後女生佔到七成以上,仍是主體。但是90後的女生數量已不可小覷,比70後還多三位;連95年的女孩,都已經出現在了相親角,我們就已經收集到三份23歲女孩的徵婚廣告。

不過,男長女幼是婚配中的普遍邏輯。從人民大學論文《90年代以來中國夫婦年齡差變動趨勢及其原因分析》來看,2010年中國夫妻年齡差為2.77歲。相親廣告中的男女年齡分布差,也可以理解為社會中適婚年齡差異的寫照。

那麼,讓我們來看看,男女方期待的對象年齡有什麼特點。

觀看上面兩張流向圖,向左偏的線條代表尋找比自己年長的對象,向右偏的線條則表示尋找比自己小的對象。從圖中可以看出,男方圖表(左)的線段密集部分形成了一個向右傾斜的「菱形」,而女方圖表(右)中的直線則勾勒出一個相對平衡的「梯形」。也就是說,男士們比較清一色的希望對象比自己年輕;而女士們的要求則相對寬鬆,上下幾歲的要求都可以。所謂性別焦慮和擇偶年齡觀念的鬆動,哪個起到更大作用,還很難衡量。

另外,在年齡方面比較有趣的是,還有些人會將對生肖和屬相的要求寫在廣告上,比如「81年不考慮」,「屬相最好牛、馬」,「屬龍屬羊不要」,還有「摩羯座、處女座、巨蟹座、雙魚座、金牛座都行」。

3、個人優秀還是家庭優秀?

那麼,在人民廣場相親角徵婚的人都是什麼樣的?澎湃新聞發現,這些被貼上「剩男」、「剩女」標籤的人,其實各方面條件一點也不差。

首先,這些相親廣告的主角們大部分都有高於本科的學歷。不論男方還是女方,碩士畢業生的比重都達到本科的三分之二左右。不過,相親角特色板塊「海外角」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海外角」是專門為身在海外的中國單身男女開設的區域,大多數人都有海外院校畢業的履歷。

再看家庭條件,為了最直接地判斷家庭條件是否優秀,我們選取了11個描述父母輩職業的關鍵詞:公務員、事業單位、教師、國企、高知、高級、機關、醫生、軍人、老師、高工。男女雙方包含以上關鍵詞的比重不相上下,男方41%*,女方47%。但是,更多的女方廣告填寫了自己的家庭條件。因此,我們不妨大膽推斷:相親角中,女方的家庭條件可能稍微比男方好一些。

*百分比 = 性別包含關鍵詞人數/該性別填寫信息的人數

4、戶口與房產:婚姻有時是場資源重組

房產是婚姻中的重要物質條件之一。孫沛東教授在《誰來娶我的女兒》一書中提到,「是否擁有符合期待的婚房,無疑是決定男性在婚姻市場的吸引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大概也因為如此,雖然男方並不是人人有房產,但對房產提出要求的卻寥寥無幾。

圖中,每個點從上方移到下方,都代表著一個人自身的房產條件(上方分類)和TA對對方的房產條件的期許(下方分類)的關係。男方僅3%有要求,女方則有20%希望對象有房產。

但是,除了男性在相親市場更被期待承擔房產條件之外,其他房產及戶口的期許關係,可以多少看出資源互換的意味。

以戶口為例,圖表中小球的走位以交叉居多。這就意味著,有不少男女在戶口方面,尋找有差異化條件的對象。雖然坊間有上海人只和上海人結婚的流言,但這種情況在相親角並不明顯。上圖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到,許多實心(有房產)的點在往右側跑,這就表示,許多擁有上海戶口的人,並沒有在相親廣告上明確表達自己對戶口的要求。在421名擁有上海戶口的相親者中,僅有39人在相親廣告上要求對方也是上海戶口。這些人中,59%是男方,與女方佔比差不多。

二、相親角廣告是如何描述自己和期待的?

相親角除了是觀察相親和婚戀市場的窗口,其中徵婚廣告的文本也值得玩味。

一般的相親廣告,性別和年齡是必填項,否則匹配不到任何對象。其他自由發揮的類別里,身高、工作、學歷最多,都有超過八成的廣告交代了相關信息。而論及戶口、婚姻及房產狀態,公開信息的比例則直降到50%左右。興趣愛好是提及率最少的信息類別,只有9%的廣告包含該信息。

1、客觀條件:細緻入微

因為房產獨特的重要性,許多相親廣告上的房產條件都會被描述得分外詳細。下圖中的詞句已經過脫敏處理,所以已經比原句少了很多細節。

戶口則是另一項重要的物質條件,也是唯一一個會直接對其他要求產生影響的條件。我們發現了至少5例的廣告,上面寫著「上海女孩子要短婚未育,浙江女孩子要未婚」、「最好上海人,異地優秀也可以」之類的描述。

2、主觀條件:同質化描述騰訊《2016年中國婚戀調查報告》表明,人們在挑選對象時,第二在意的是「三觀相符」,但相親角卻沒有給精神條件留下太多交流空間,最能反映內心世界的興趣其實留下了很多的空值。雖然男方比女方填寫了更多的興趣愛好,但絕大多數都集中在「無不良嗜好」的方面。女方的描述則更多樣化一些,且她們最常見的愛好是「運動」。

同樣能反映內心世界的性格特點,也存在較嚴重的同質化。站在相親角里放眼望去,女性皆是 「膚白貌美氣質佳」,男生皆是「成熟穩重有擔當」。

相親角文書內容同質化的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要讓尋緣者從一群大小相似、字體一樣,而且內容還差不多的紙張中挑出有趣的靈魂,實在太難了。我們在874份廣告中認真挑選,很少有精心雕琢文章的。其中,有一份就把很多同質化的詞語編成了一首詩,「身體健康無疾病,英俊瀟洒有才華,善良大度無不良,成熟穩重有擔當」,也算是別有心裁了。

孫沛東教授曾在《誰來娶我的女兒》一書中提到,「以關愛為情感基礎的相親活動,反而成為一種變相的商品交易活動……真正具有情感內容的過程——談情說愛的過程——被捨棄了」。大概也是因為浪漫氛圍的缺失,相親角的成功率並不盡如人意。上海政府網曾有報道稱,這裡的成功配對不足1%。

從澎湃新聞的相親角資料庫來看,相親角的男女至少有十對是可以互相精確匹配的。TA們,有遇見彼此嗎?

註:上述所有個人隱私數據均經過脫敏處理。

點擊查看PC版交互?

image.thepaper.cn圖標測一測 | 你在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能遇到誰?

projects.thepaper.cn


推薦閱讀:

打開婚戀的幸福鑰匙——婚戀駕校開班啦!
老人婚戀,一定要摸清對方情況
破壞婚戀的以下七種風水
如何相親才能不尷尬?

TAG:婚戀 | 相親角 | 七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