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鬼,這部國產劇也足夠恐怖!

沒有鬼,這部國產劇也足夠恐怖!

19 人贊了文章

萬萬沒想到!有一天,我居然會被國產恐怖劇嚇到。

廢話不多說,先放幾張劇照,讓大家一同來感受下它的恐怖度:

先放一張一級嚇人的:

二級的來了……

前方高能!!!

三級……

三級plus:

嗯,這部嚇到我,或許在剛剛也嚇到你的恐怖類型作品,便是我們今天要推薦的國產自製網劇:

《瘋人院》

本劇目前豆瓣評分8分,超過90%國產網劇

事實上,說起國產恐怖片(劇),大家往往態度消極。

畢竟這些年,大家都被演員們比鬼還可怕的演技嚇壞了:

大冪冪在國產恐怖片[孤島驚魂]里尷尬的演技

再加上這些作品中的五毛特效和毫無邏輯的情節:

[貓臉老太太]莫名奇妙的情節

真是把國產恐怖片活生生地拍成了國產喜劇。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瘋人院》說不上完美規避前面的所有問題,但總的來說,稱它是近五年來最恐怖的國產恐怖劇,還是當之無愧的。

首先,從故事而言,此劇故事的豐富性完全是秒殺99%國產恐怖片的,甚至在深度和內涵方面也是遠遠超越大部分國產劇的。

正如此劇的宣傳海報上寫的:

《瘋人院》講述的故事是交叉於懸疑、科幻、倫理、邪典之間。

具體說來,是講了這樣的故事:

由劉暢飾演的擁有超能力的男主孟喃,收到來自國外神秘組織的神秘任務,要尋找另外一名超能力者。

通過調查之後,他發現這個人可能在國內的一家瘋人院之中。

於是他假扮成留學歸來的心理學高材生,混進了瘋人院成為了一名實習醫生。

與此同時,女主穆思凡也來到這裡,她也是一個實習醫生,於是全劇以他倆為療養院的病人們進行的一次次「治療」向觀眾展開。

《瘋人院》一共24集,前12集是第一季,第一季在整體設定上有點像懸疑類型的美劇,類似《犯罪心理》《邪惡力量》。

基本上兩集為一個單元,講述一個精神病人的故事,但又將男主找人的過程作為一個大的主線將整季故事串起來。

第一季播到11、12集的時候開始引出第二季的主線,後12集是第二季,第二季不再是兩集一個小故事這樣的形式,而是直接展開男主的主線。

雖說大的故事線,便是本劇的科幻部分,看似有一些「中二」,但私以為,本劇最精彩的其實在於每一個小故事之中懸疑與倫理的完美融合

更重要的是,這一部分的內容,在演員方面得到了最大化地呈現

以本劇第二集故事《送神》為例:

姐姐蘇茂平自從一次事故之後,就能看到鬼。

那次事故其實是她間接引起的,因為當時一輛公交車為了躲避她的車,出了車禍,裡面的人全部死了。

在逢7之夜便能見到鬼,那些全部死在公交車上面的人。

妹妹蘇麗珍也在她的影響下,開始頻繁見鬼。

梅婷在這集故事之中飾演了姐姐蘇茂平,被看過的網友稱讚:

演技炸裂,連黑眼圈都充滿著驚恐!

來,看幾張截圖,感受下:

但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的,這劇並不是一味的嚇人。

因此,本集故事發展到後期,隨著男主的介入,梅婷所飾演的姐姐逐漸意識到,自己之所能看到鬼的真實原因以後,故事又漸漸從驚悚向轉化為溫情救贖向。

於是,我們看到了梅婷在此種設定下,整體角色的狀態的轉變、眼神的轉變,相比於之前發病期的癲狂,完全轉變為了清醒之後的落寞與無奈。

而這種到位的演繹,則道出了本劇救贖本質的內涵。

事實上,除了梅婷,這劇真是雲集了眾多演技派配角,包括:

[琅琊榜]里陽長公主的飾演者張棪琰;[我不是葯神]里的神父楊新鳴,[鬼吹燈之精絕古城]里安力滿的飾演者王永泉;[偽裝者]里大姐明鏡的飾演者劉敏濤等等……

[我不是葯神]里的神父:楊新鳴在劇中飾演一名病人的父親

[琅琊榜]里陽長公主的飾演者張棪琰在本劇中飾演精神科醫生

這些老戲骨們,用自己多年來沉澱的演技,將每個故事裡前期的驚悚、詭異,後期的救贖治癒都完美呈現出來,轉化自然好不誇張與做作。

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這些配角富有靈魂的演出,憑著男女主角略顯生硬的演技,再好的劇情也很難堅持看下去。

相比於男主的青澀演技,劉敏濤等老戲骨演出了精神病人的脆弱敏感與多疑

如果說配角給力,為此劇如虎添翼的話。那麼,本劇的導演老算,才是本劇能成功的重要基礎所在。

在本劇之前,老算只拍過廣告,還拍過一部三四個小時長的文藝電影[芻狗],小E並沒有在豆瓣找到相關詞條,估計並沒有上映。

《瘋人院》是老算第一次執導網劇拍攝,也算是第一部讓大家知道他名字的作品。

但他無疑是幸運的,他的投資人為他拉來了一群這個行業內最優秀的製作們為他保駕護航。

這些名字一聽就都是響噹噹的人物,而這些人也的確為本劇的內容把關貢獻了不少力量:

比如香港導演陳嘉上擔任了本劇的製片人。

這位在在香港電影黃金時期執導了[逃學威龍]、[武狀元蘇乞兒]、[精武英雄]、[野獸刑警]等經典佳作。

到內地發展之後,更是執導出[畫皮]、[畫壁]、[四大名捕]系列等屢屢引爆市場的作品,堪稱進入內地電影市場最成功的香港電影人之一。

陳嘉上導演

陳嘉上導演最受好評的五部作品,大部分屬於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作品

再比如:

參與了[無間道]系列、[非誠勿擾]、[唐山大地震]美術指導劉凌暉

參與了[琅琊榜]、[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歡樂頌]系列的攝影指導史成業

參與了[綉春刀]系列的錄音指導、後期指導熊藝

等等

主創團隊合照

當然了,圈內「關係戶」多了去了,要成功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導演老算的確是有「靈氣的」。而他的靈氣則表現在他的故事書寫,以及他對自己作品的呈現方式。

這劇最初的靈感源於攝影師呂楠於1989年到1990年,花了兩年時間,跨越十個省市拍攝的《被人遺忘的人――中國精神病人的生存狀況》畫冊。

但真正成為作品則是2014年:當時老算跟著母親去療養院探望一個親戚時,被精神病院里那種用言語也道不清的氛圍給震撼了,一個強烈創作的念頭就此扎在了他的心裡。

並在之後他甚至通過各種渠道,留在療養院做實習護士,實地採風,試圖了解精神病患者的日常,了解每一位醫生和護士,創作了接近20篇故事。

而這20篇故事,則是《瘋人院》的雛形。

有了故事之後,老算則繼續用他那有些「處女強迫症」的精益求精的態度,為本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能精確、真實的拍出這部劇的場景和感覺,老算不僅親自多次勘察取景地,為了能還原最逼真的場景,最終團隊在都江堰創建了一個真正的「瘋人院」。場地盡量做到精緻再精緻。

還好,他的團隊也一樣有著處女座強迫症,於是,我們在劇中看到的每一個鏡頭都是被進行「研討」過的:

關於調色

在正片定剪前,導演就和調色師魏堯曾在預告片顏色方面做的大膽嘗試,確定了他們想要的大方向,低飽和,低亮度。

關於音效和作曲

早在劇本創作的時候,導演就已經在挑選瘋人院需要什麼樣的音樂,他每一場戲在剪輯的時候給了音效和音樂的提示,幫助聲音後期和作曲,迅速get到他想表現的氛圍和每一場戲的節奏。

關於配音

在配音方面,本劇使用了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同期,只有在錄音環境非常差的情況下選擇了補錄。在現如今同期錄音環境惡劣的條件下,能大量使用同期聲的影視劇比較少,也很困難。正是全劇組人員的努力才保留了這部劇相對較好的同期環境,我們才得以給觀眾展現演員們在現場,在對手戲中,一呼一吸之間的表演。

來自工作人員方敏娜在豆瓣的「爆料」

再加上,整部劇充滿電影質感之外,隱藏在劇中細節里充滿了導演的「惡趣味」:

比如:第七集片頭還有模仿日本節目做的視頻片段,很逗也很恐怖。

而以上這些,則讓《瘋人院》成為少數國產網劇之中,具有強烈導演風格的作品了。

國內的懸疑片(劇)常常讓人看到開頭就猜到了結尾。但這部劇卻高潮迭起、故事的起承轉合都充滿了合理的轉變。

讓人驚喜卻並不覺得冒失

再加上本劇題材現實意義強烈,於是編劇更是在每個精神病患者故事的背後對應某類社會問題,讓人看過劇後,不僅能引發深思,更會關注到背後深層含義。

以本劇第七八集的故事為例,這兩集探討現代社會的老人贍養問題以及留守老人與子女的情感問題:

江教授因為早年忙於工作疏忽了對子女的關心和愛。老伴去世後,江教授不懂如何與子女溝通,關係更加緊張,子女為他請了保姆,但保姆是個變態殺人狂,江教授從此不斷地做噩夢。

他將此事告訴子女,但子女未曾理會,覺得是他過於苛刻。

後來保姆因盜竊被抓,連帶查出殺人真相被判死刑。但江教授並沒有因此阻止了噩夢的到來,因為他的內心沒有真的解開與子女的結。

教授的噩夢裡保姆擁有無數分身

在這兩集的結尾,導演通過江教授之口,說出了他所要表達的觀點,父母與子女關係不好的原罪其實在於雙方錯過了角色扮演的最佳時期:

「不管是母愛還是父愛,都不是天生的,真正天生的,是子女向父母索取關注和庇護的行為,在這個驅使下,父母不斷地學習成為真正的父母。我年輕的時候,一味地賺錢養家,錯過了學習的機會。與其相處地不愉快,不如給各自彼此的空間吧。」

可以說,《瘋人院》是一部內容非常豐富,類型非常多元的作品了。

相比於一般國產恐怖片轉神弄鬼故意嚇人的低級,這劇無論是視覺呈現上還是內在表達上,都呈現出一種高級的美學觀念。

導演編劇以及整個製作團隊,對於精神病人這樣處於「灰色地帶」的小眾群體,用自然的心態去解讀他們的內心。

通過科技手段和後期去呈現,幫助我們這些「正常人」去感受他們不為人知的內心形態。

這劇從立意開始就非常的高級,也非常的有意義。而以上這些,都是我推薦大家去這部劇的原因。


推薦閱讀:

點播影院政策落地,政策紅利和資質壁壘時代來臨
影視新星--顧軒
豆瓣9分以上! 2018年春夏季五大高分美劇推薦,口碑炸裂!
Netflix vs Amazon Prime Video: 誰對得起你的鈔票
影視剪輯技法

TAG:鬼怪 | 電影 | 影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