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生如酒,品過才懂

人生如酒,品過才懂

來自專欄張佳瑋寫字的地方1,303 人贊了文章

約稿。

酒有什麼好喝呢?

我先前在上海呆了十年,並不覺得酒好喝。啤酒苦,葡萄酒酸,白酒辣,加上酒局氛圍令人生厭,並不太愛喝酒。

到巴黎第一個聖誕節,去超市買鵝肝;發現有超市推薦搭配的便宜白葡萄酒:10歐一瓶,是前一年居朗松一個無名酒庄產的2011年新酒,既不著名,又不醇厚,只是色彩金黃,很美。買一瓶回去,意外地喜歡上了:果香瑩潤,入口甜濃,有蜂蜜與杏仁香。

幾周後的2013年初,我去C羅的故鄉馬德拉島,喝到了著名的馬德拉酒

和很多愛酒的人一樣,我和酒精的接觸順序是,先開始愛甜,然後習慣了酒味:酒精有點兒刺,有點兒煞,喝了會嘴裡忍不住絲絲幾聲,但很香。冬日裡飲酒,更能感覺到它的妙處:須臾就全身暖和起來,頭腦略有點兒飄,還沒醉,但彷彿一根緊縛著思緒的繩子,被解開了似的。

那會兒多少有點明白,喝一點兒小酒的妙處了:刺一下之後,是蓬鬆滲透四肢的溫暖,是被摺疊的身心一點兒舒展,以及一點兒飽滿的、在嘴裡與鼻腔揮之不去的香味。

當然,還有酒本身複雜深厚的味道。

比如,2017年初,我去波爾多,一天內喝過來,對比很明白。侯伯王的酒,沉靜但味道華麗,胡椒味,無花果味,甚至有點雪茄苦甜交加的餘味:酒性有陽光微微的刺辣感,但柔又沉地收住了,彷彿黃昏夕陽西下,恰好收住光芒的瞬間。木桐的酒卻是收束平衡,舒展得益,所以入口的酒,彷彿一整塊巧克力色的絲絨,敦厚地落在口中;須臾,味道散發,猶如濾鏡下的陽光,五彩流動。

到這個地步,就能開始喝蒸餾酒了。

有些蒸餾酒制完了,靠桶熏出多彩的味道;有些蒸餾酒全然無味,只讓你嘗到純澈的酒香。有些蒸餾酒,比如法國白蘭地,是葡萄蒸餾的,當然要調配:像軒尼詩是更講究靠調配帶出葡萄與花果香,然後精確又有風味。

許多沒經歷過的都好奇:為什麼喝烈酒、喝咖啡的人,非得找個地方呢?那,嗜好品大多如此:適合人少的時候,安靜的時候,適合你可以閑下來,來上一口,看著迷離的色澤,醇厚的香味,然後發獃。

酒、雪茄、咖啡、巧克力這類嗜好品所以動人,味道只是一方面;味道與色澤,能夠把你帶得很遠,彷彿靈魂一時出竅飄遊。所以那味道令你刻骨銘心,是因為那味道與你某一刻的場景、聲光、氣味、心情搭了鉤。半暈呼呼里就覺得自己要融化在周圍的幽暗中;這種感覺難以言喻,只有下次再走一杯時才能感覺出來。每個人都有那麼一串漫長的苦甜交加的故事,關乎夢或者愛或者一些純粹時光的美好事物;到這種時候,就發出來了。

大多數人,多少都會經歷這麼個過程:

從喜歡喝點小甜水兒;到樂意喝一點有果味的、更細膩的東西(白葡萄酒或香檳),到樂意為了領略更深邃的喝些不那麼甜的玩意(比如干紅葡萄酒),到能夠領略上口不那麼甜美但味道沉厚複雜如其色調一樣的飲料——比如白蘭地這類蒸餾酒。

這裡頭,有一個所謂延遲滿足的過程。最初的滿足,是急吼吼喝口甜的就好,然後慢慢地能夠接受一點苦與辛辣,來領會更豐厚多樣的味道。

這其實,也就是一點點長大的過程。不止是味覺,也是對其他的態度,日益遞進。

當然,世無定法,酒也是。有多少人喝過了世上的一切,最後還只是喜歡自己那一口?

偉大的雷諾阿在二十來歲時,與莫奈到處蹭飯吃;到他年近八旬,親眼看著盧浮宮收錄了自己的作品後,卻還在回憶少年時,說他和莫奈二十郎當歲,上別人家蹭飯,瘋狂地吃火雞,往肚子里澆香貝坦紅葡萄酒,把別人家存糧吃罷,才興高采烈離去。

「那是我人生里最快樂的時光!」

有些人是會慢慢長大,找到自己的位置,最後成為日神一般理智明慧的自己;有些人則在一開始就決定了自己一生的性情,至老不變,都如酒神般狂喜。

世無定法,酒也是。

人生這玩意,從來也沒標準;就像自己喜歡的酒。具體什麼滋味,自己適合什麼,品過才知道。

8月31日,軒尼詩x天貓超級品牌日邀請熱愛探索生活中未知可能,擁抱當下美好的你們,來品嘗凝結在253年歲月中的韻味和美好。


推薦閱讀:

【以吃串聯的記憶】崇明醬包瓜
美食知識 > 怎樣識別有毒的河豚魚
何時才能吃到童年那麼美味的涼粉?
魔都很火的網紅飲品,給你做出來了,比喜茶好喝

TAG: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