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推普與保護方言問題之我見

推普與保護方言問題之我見

4 人贊了文章

論方言無法言言平等

還是由於專業原因,願意出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最近的留言已經溢出陸台比較的範圍,而直接關涉大陸語言政策的合理性問題。我以為,要討論這個問題,可以先考慮這樣一個命題:有沒有最理想設定?即統一交流無障礙的同時,每個方言都得到完全的尊重和平等的對待。換一種說法,方言是否可以言言平等?

從標題就可以看出,我認為這種情形是無法實現,或者說,實現之後,貽害無窮。

1、強調樹立多種方言代表,在當下的中國,本身就是以暴制暴。推普固然暴力,但樹立多個方言代表,比如北京話代表北方話,蘇州話(或上海話)代表吳方言,福州話代表閩方言,廣州話代表粵方言……,這本身也是暴力。蘇州話和溫州話同屬吳語,可無法對話,還有江西、浙南的一些南部吳語,跟蘇州話差別就更大,它們憑什麼就被蘇州話代表了?多設代表方言,跟推普相比,不過五十步笑百步罷了。有人說,五十步總比百步好,那我也沒辦法。因為你不能到最後,所有有差別的方言都要站出來,要政策,要表現。

2、為什麼不能所有的方言都一一代表自己?原因是資源有限。方言要受到重視,它需要在資源分配上有所體現,否則重視方言就是一句空話。舉例來說,編製教材、教學語言、官方用語、電視用語乃至用人方言優先等等。火車報站,你不用普通話,用什麼?有的地區,用兩種方言報,但如上所述,這不過五十步笑百步。難道你要把當地所有的語言都報一遍?民族共同語,之所以牛,就是因為擁有它,你才能在資源分配上獲得優勢地位。這種優勢地位是只能賦予一個或少數方言的。如果人人都是將軍,那就無所謂將軍了。只不過是一種暴力與另一種暴力的對抗而已,多選幾個代表,本身並不會就正義多幾分。

3、既然是兩種暴力對抗,為什麼不多選幾個代表呢,那樣似乎多少更公平一點啊?這就是我要表達的主要邏輯了:既然不可能言言平等,那我寧願只選一個代表。因為這樣利於長治久安。語言是個非常重要的身份認同符號,同一語言,對於團結、統一非常重要。所以,我在早些的答案里說,對於中央政權來說,言同音絕對是首選,只是做不到而已。推普讓方言面貌出現巨大變化,這對於我們這些方言工作者來說,是很心痛的。但我還是支持推普。因為方言消失的代價跟地域分離的危險相比,我本人覺得前者無疑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4、推廣普通話的現實意義。很多人可能覺得,現在普通話這麼強勢,方言都快完蛋了,還是推什麼推,趕緊保護方言吧!這話本也沒什麼錯的。方言受衝擊確實很大,有些方言正在消亡,有些雖然在說,但詞與音都在明顯向普通話靠攏。可是,要怎麼保護呢?如果真正要保護方言,哪些會得到保護呢?我想絕不是哪些瀕臨消亡的方言,而是那些強勢方言,如蘇州、上海、廣州、廈門之類的。這些方言之所以強勢,是因為他們經濟強勢。伴隨著經濟的強勢,一些危險的論調已經出現了,比如我大上海為什麼要拿出財政支援其他地區?我大廣州如何如何?這些意識,如果再結合方言這樣一個身份認同符號,將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民粹稍一操弄,就可能無法收拾。

5、方言怎能辦?方言消失又不會死人,沒什麼大不了的。當然,從文化的角度,確實應該保護。但保護方言的推普之間需要有位階差別,推普優先於保護方言。方言保護只能在保證大家學好普通話之下,做一些兼顧的工作。這裡面可以做的工作挺多的,比如語保工程、比如《多彩中國話》這些節目。台灣的某些做法也或可借鑒,但那種認為言言需平等的民粹式觀念大陸是絕對不能拿過來的。


推薦閱讀:

我國八大方言,哪一種方言最接近古代漢語?
中國愛講方言幾座城市,外地人與他們很難溝通!有你的家鄉嗎?
方言說唱這條路能「走到黑」嗎?
這九個地方的方言,能聽懂三個算你厲害!

TAG:方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