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的佛法-從「無身即無患」談去我執。

《道德經》中的佛法-從「無身即無患」談去我執。

4 人贊了文章

原創: 菩提樹 無禪法苑 5月7日

【前 言】:《無禪法苑》這個公眾號,主要是講佛經、講公案、講現實的煩惱以及剖析常見的精神類問題,目的是為了啟迪般若智慧,同時減輕煩惱,或者對於上利根、有緣人徹底解脫自在。因此,對於佛經,一般不會逐句去翻譯,很多人在做的事情我們就不做了。但我們會基於一個點,對一類問題進行闡述和深研。可能會顯得啰嗦,但目的和發心都是好的,就先請大家見諒。

---*---*---*---*---*---*---*---*---*---*---*---*---*---*---*---

《道德經》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道德經》這裡的寵和辱,擴展開就是我們所有的得與失。無論得到還是失去都如同身有大患。

佛經的相關描述更多,特別是在四聖諦中,即苦集滅道。

通過苦聖諦列舉了這個娑婆世界痛苦的種類,即便我們有短暫的快樂也終會「愛別離」。集聖諦說明了苦形成的根源,主要是因無明、煩惱以及業力牽引。滅聖諦說明眾生可以從生死相續不斷的苦報中得到解脫,究竟涅槃。道聖諦闡述了解脫苦難的方法,即般若智慧。

那麼苦有哪些呢?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及五取蘊苦。

前面七個好理解,最後一個「五取蘊苦」,是指我們對五蘊(色、受、想、行、識)產生的執著,輕一點就是無明和痴愚,重一點還可能落入思維的鬼窟出不來,導致一系列精神問題(即是《楞嚴經》所講的五十陰魔境)。

然後,這些痛苦是怎麼形成的?真的是他人和外界環境所賦予的嗎?

不是的,都是我們自己的意識所造。外部的原因僅是種子,種子需要有土壤才能發芽,這個土壤就是我們的心,也叫心地,而我們心的一系列「躁動」就是「滋養」這些種子的化肥和雨露。

那麼心驅動這些種子發芽的「躁動」(動力)有哪些?佛教稱之為「心所」,所謂心所,就是心意識可以產生的「動作」類型,也就是心有哪些思維操作方式。

按照唯識的理論,主要的類型有五十一種:即觸、作意、受、想、思(以上屬遍行心所)、欲、勝解、念、定、慧(以上屬別境心所)、信、精進、慚、愧、無貪、無嗔、無痴、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以上屬善心所)、貪、嗔、痴、慢、疑、惡見(以上屬煩惱心所)、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以上屬隨煩惱心所)、悔、眠、尋、伺(以上屬不定心所)。

這裡就不展開講了,具體可參閱《法相唯識》,其實再往下細分,心所還可以更細不止51類。

由此可見,佛教對人的了解,對人心的了解是非常細緻、嚴謹和體系化的,也即是我在關於證悟。一文中所言:「究竟的證道,不僅超越了世俗規則,同時也超越了宗教的界限。「道」並非佛教專屬或道家專屬,而是對社會、宇宙、世間以及自身的深刻認識。我講佛經,僅是因為佛經闡述這一終極真理最體系化而已。

那麼對我們煩惱的產生最重要的心所就是「煩惱」和「隨煩惱」,煩惱心所產生的效應非常顯著立竿見影,隨煩惱心所要輕微得多。

煩惱心所:貪、嗔、痴、慢、疑、惡見(惡見包括: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邪見再細分可以至六十二見)。前五個叫思惑,由不正確的思維方式產生的煩惱,後一個叫見惑,因知見不正確產生的錯誤觀念。(思惑去掉,我執基本就沒有了,見惑去掉,法執就消失了,這篇文章僅講我執。)

那麼,我們來感受一下煩惱的產生機制。首先,請大家先把心靜下來。

現在想一下「貪、嗔、痴、慢、疑」這幾個字。

是不是就是幾個文字而已?

我們很容易知道,貪就是貪婪,就是想要更多的東西,就是一個人想要得到或者佔有某些東西的心態。嗔就是嗔恨,就是一個人因某人或某事生氣,內心憤怒的這麼一個狀態。

面對這幾個詞,大家現在很煩惱嗎?肯定沒有的。

那麼怎麼才會讓我們生起煩惱?就是這幾個詞與「我」密切相關。

「你為什麼罵我?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我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領導還不認可?」

「我什麼時候才能實現財務自由,現在的生活真的味同嚼蠟!」

「我這麼愛他,他為什麼不對我好一點?誰能告訴我為什麼?!」

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我們所有的知見都由一系列的名詞相所構成,這些名詞相存在我們的阿賴耶識中,阿賴耶識本身是無覆無記的,也就是這裡的種子本身並無善惡好壞,也無無明和明。但我們還有第七識:末那識,也稱為我執。他執取第八識顯現的相為自我。末那識堅定的認為有我,所以結合第八識的種子,就產生了情緒和煩惱。

人,之所以煩惱,根源就是因為有我。佛經說:「有求皆苦,無求即樂。」求是我在求,苦自然就是我在受。

要明白:外面的際遇僅是因緣和合而起,有生即有滅,如同夢幻泡影,一剎那一剎那,生生滅滅。任何順境逆境,都是客觀條件相加的短暫變化過程而已。凡夫有我,他以自我的立場將情境評估為際遇好壞順逆,又執著於自己這些念頭和觀點,因此苦生苦滅,煩惱輪迴。

當我們面對情景時,不以自我的角度去分辨人生際遇的好壞,心寂然不動,於任何當下,不用主觀立場看待際遇。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只是無我地融入於當下現前,隨著因緣變化而變化,便冥順於道。

悟者隨變化情境變化,只有參與變化的行為,而沒有變化的我存在。明白一切法本無自性,隨緣起滅,情境只是情境。因此變化的情境便不在心中停留,真實了悟這點,故能舍卻種種幻想迷戀,妄心止息,無所貪求。無我便無起心動念者,沒有誰在造罪,也沒有誰在受罪,無我,自然就不受業力牽引。這就是《金剛經》所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因此,也即是《道德經》所言:「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關於去我執和解脫煩惱,在之前的文章《再談煩惱》中,有更為詳細的闡述。

---*---*---*---*---*---*---*---*---*---*---*---*---*---*---*---

既然諸法皆空,是誰在修道?

有誰,才須修道。如果沒有這個誰,哪有誰需要修道?

過往相關文章列表:

關於證悟。

《再談煩惱》

《心燈》

《當下的修行》

《道德經》中的佛法1 - 淺論統一的宗教

《道德經》中的佛法-「道法自然」,原來如此。

作者:菩提樹 成都。

原創聲明:本公眾號內容均是源於對經文的理解以及實證感悟,歡迎討論,隨喜分享。

推薦閱讀:

【轉載】佛學問答(三十)
精典佛學66句解讀
掌中論
36 常隨佛學

TAG:佛教 | 佛法 | 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