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晰的自我界限,才有安全感和愉悅感

有清晰的自我界限,才有安全感和愉悅感

來自專欄心理諮詢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自我界限模糊的情況。

比如,一個有著眾多兄弟姐妹家庭中的長子或長女,在成年之後,總會覺得照顧弟弟妹妹是他的責任。而如果他沒有能力或沒有意願去做到,就會覺得自己很壞,很自私自利。從而,產生了過多的生活壓力,或者陷入過多的自責自罪,或者不能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而鬱鬱寡歡。

再比如,時下年輕人群體中普遍存在的「啃老」現象。一方面,已成年的子女,在經濟上常常享受父母的照顧;而另一方面,又因父母對自己的種種控制,而陷入到糾結和苦惱中。同時,有些父母可能會習慣性的認為「我為你付出了多少多少,你應該怎樣怎樣」這樣的語言來界入子女的生活空間和心理空間。

為什麼會自我界限不清?

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際關係中,個體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責任和權力範圍,既保護自己的個人空間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個人空間。

從心理發展上看,自我界限是逐漸形成的。胎兒在母親體內,他感覺到他和母親是一體的,母親就是他,他就是母親的一部分。出生以後,雖然在肉體上與母親已經分開,但在心理上仍然是連在一起。沒有母親或母親的替代者,他一天也活不下去。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與母親的心理距離也就越來越遠。成長的過程,也就是與母親在心理上分離的過程。分得越開,也就意味著成長得越好。

遺憾的是,好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形成一種與母親一部分分開、另一部分還連在一起的狀況,這是一種不完全的成長。換一種說法,就是:處於這種狀況的人,他的自我與母親之間的界限不清楚。

這種界限不清楚的狀況會投射到他的所有人際關係中。具體表現是:

一方面,他會過多地在他人面前展露自己的內心世界,過分地渴望他人了解自己,並過度地依賴他人,希望他人在本來該自己做出決定的方面代替自己做出決定;

另一方面,他會過多地想了解別人的內心世界,以便獲得與別人融為一體的感覺,還想別人依賴自己,希望參與別人即使是很私人化的決定等等。

在自我界限不清楚的人的內心裡,總是存在著成長與不成長之間的衝突。

界限不清帶來的「好處」

成長的力量當然是十分巨大的。曾經有科學家做過植物成長的力量的試驗:用一些較薄的鐵條捆住小南瓜,小南瓜慢慢長大,輕而易舉就把鐵條綳斷了。然後逐漸增加鐵條的厚度,直到鐵條的厚度到了預計值的十倍時,才沒有被綳斷。植物的成長的力量都如此驚人,人的成長的力量就根本無法測量了。

想想一個一歲的小孩能做什麼,再想想一個三十歲的男人能做什麼,就知道成長是怎麼回事了。

但是,不成長的力量同樣也是很大的。

這是因為,不成長有很多的好處。

01

「孩童式的安全」

小孩在學步的過程中,走幾步就回頭,抱住媽媽的腿,那是為了安全;

再長大一點,打開自己家的房門,看見有陌生人走過,把門一關,又跑回來抱住媽媽,那也是為了安全。在孩子心中,只要與媽媽融為一體,就什麼都不怕了。

這種心理會保持到成年,一個沒有充分成長的成年人,他會下意識地感到,只要跟另外一個人變成一個人,就會有安全感,這是一種共生的模式。

自我界限就在這樣的過程中變得模糊不清了。

成長從來都是以突破安全感為前提的,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其重要性僅次於人對食物和性的需要,所以對安全感的追求,可以強大到與成長的力量抗衡的程度。

02

可以獲得想像的、虛假的溫情

從生理的角度看,在我們用手觸摸邊界很清楚的物品,比如表面光滑的硬物時,我們的感受是它是它、我是我,較少有交流的體驗。但當我們觸摸一件軟的、毛茸茸的物品時,我們就會感覺到與該物品在某種程度上的融合和某種意義上的溫情。

心理上也是如此,在我們覺得與一個人沒有邊界的時候,我們就會自然地感到來自他的溫情,即使這些溫情是我們自己想像的,也可以暫時幫助我們抵禦人世間的風寒。

03

可以控制他人

當然,這種控制感也是想像的、虛假的。需要這種控制感的原因是,自我界限不清的人往往都不太自信,他不能肯定別人會對他好,所以需要控制他人的態度,這樣可以讓自己感到有信心一些。

大家已經看得很清楚,這些好處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好處。

如果把安全感建立在他人身上,這樣的安全感是很不穩定的;假想的溫情,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露出其本來的面孔,結果是更令人難以承受的冷漠。

而假想的控制感,會使人覺得自己對他人有巨大的權力,這遲早會導致關係的破壞。不僅如此,在他控制別人的同時,他自己實際上也失去了自由,他時常會有被別人控制的感覺,言行舉止都會過多地考慮別人會怎麼想,就好像在為別人而活著。

只有成長本身會帶來真正的安全感

因為這種安全感是建立在自己的能力之上,所以它非常穩定可靠。當然,即使是一個成長得很好的人,也會需要溫情,但是他所感受到的溫情是真實的,不帶任何虛情假意。

至於控制感,他可能根本就不需要(理性的控制除外,比如作為行政首腦對下屬的必要控制),他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別人對他的態度的好壞,對他的自信心沒有任何影響。

要在心理上劃清與他人的界限,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久的努力。

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自己在哪些看法、情感和行為上與別人的界限不清楚。

(最好一條條列出清單,每隔一天或者幾天增加一條...這樣才有針對性的對治)

然後一條一條慢慢地在那些不清楚的地方畫上清楚的線。

這樣做會有一些痛苦,但也會有更多的成長的喜悅。

自我界限清楚的人,並不意味著他不需要別人,也就是說,他並非在任何情形下都自己承擔一切,拒絕別人在情感上和行動上的支持。

自我界限清楚意味著,一個人與他人接近,但沒有近到他失去自己的程度,也沒有近到把別人當成了自己的一部分的程度,他還是他,別人還是別人;與此同時,他也不會離別人太遠,不會遠到喪失愛自己想愛的人的能力和可能性,在他真正需要的時候,他會從別人那裡獲得不虛假的安全感與溫情。

即使在夫妻之間、父母與兒女之間、朋友之間,每個人也都應該有清楚的自我界限。

那種消弭了自我界限的情感,遲早會對身處這種情感關係中的每一個人造成傷害。也許有人會說,在這樣親密的關係中把界限弄得那麼清楚,會不會使關係變得很冷漠?回答是不會。

因為自我界限清楚,並不意味著沒有情感。

而且,兩個都有著清楚的自我界限的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才是最深厚、最真實和最有價值的。

讓我們近一點吧,因為我們都互相需要,但也不要太近,不要近得分不清哪個是你,哪個是我;或者我們互相離遠一點吧,但是不要遠得在我們彼此需要愛的時候,聽不到對方的聲音。

就像一個宏偉的宮殿,所有的柱子都是獨立平行獨立的,才能更好穩定的承載重量。

為你的親密關係建立該有的界限吧!

無須太遠不會太近,因為只有你的自我成長才能帶來真正的安全感!

世界上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責任,也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的幸福和快樂。人與人之間有那麼多的矛盾和衝突,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超越了自己界限,把別人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背負著;或者把自己的事當成別人的事,要別人承擔,結果任誰都不舒服。

懂得界限的人,能夠放下很多東西。不該自己問的事情不問,不對權責以外的事情指手畫腳。維護好自己的界限,同時不去操控別人,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的摩擦。

更多內容前往公眾號進行了解——愛之源心理諮詢室


推薦閱讀:

做人,心不計較才能看見美好,放寬心才不累
積極心理學入門看哪些書?聽知乎的大神說
津巴多:害羞心理學

TAG:心理 | 心理學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