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浣熊》有感
4 人贊了文章
本文為個人讀書筆記,首發於個人公眾號:胡說,ID:hushuochongwen
讀《浣熊》
好的文字,不會是扁平的、二維的、乾巴巴的。好的文字,是立體的、感官的。好的文字,能讓人感覺得到風、雨、雷、電、溫度、濕度、色彩……
我是南方人,從小便習慣了在雷電中睡去,在雨水滴答中醒來。對於雨,對於水,對於溫,對於潤,有天然的親切感。
葛亮的文字,讓我感到熟悉、親切。像極了南方夏天的降雨,倦意黃昏,不疾不徐,款款而來;黑雲壓城,氣壓極低,隨處可見的剋制與冷靜。催眠曲一般,讓人在簌簌的雨中睡去。葛亮的文字,有距離感。這種距離感,是文字的優美帶來的,這樣的文字,只從才華橫溢的筆端流出,八輩子也追不上!他的行文,就是那雨腳,啪嗒啪嗒,富有節奏,又密密麻麻,組成交響樂式的韻律。
什麼是節奏韻律呢?有時候完全憑讀者的感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有時候又能讀出一些端倪:
「 依然寫相遇,遇的是時世的變遷,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
「 留一點物慾的貪戀,聊做安慰 」「 半個世紀前的無奈與蒼涼,倏然定格於傾城,延綿至今」 「 島上的新舊人事,眾聲喧嘩 」
這就是節奏感,這就是音韻美。
畢飛宇說:
「短篇小說要放在短篇小說集裡頭去讀。一個小說家的短篇小說到底怎麼樣,有時候單篇看不出來,有一本集子就一覽無餘了。。好的短篇集,千姿百態,單篇與單篇之間,又有內在的邏輯」
葛亮的《浣熊》正是這樣一本短篇小說集,這個集子的內在邏輯,就是香港,就是香港的遇見。背景雖都是香港,每一篇的故事、敘述方式卻都不盡相同,千姿百態。
第一篇小說,就是這個集子的名字《浣熊》。
《浣熊》的開篇:「她站在地鐵站的出口,有些無措」。
她是誰?地鐵出口一般不都是行色匆匆嗎,她為什麼要站在那裡?什麼事情讓她感到無措?
這就是最好的那種小說開篇,13個字就調動了讀者的想像力。
「路人已經走得缺乏章法,有的終於奔跑起來。眼前一隻麥當勞紙袋隨風滾動,跟著行人身後亦步亦趨,最後在雨的擊打下疲軟,停在了街道盡頭的斑馬線上……」
這一段屬於環境描寫,是鋪陳。鋪陳的意思並不是作者沒得寫了,湊字數。鋪陳交代的是事情的起因,以及細節。
哦!原來是因為下雨了,她才會停在地鐵站出口,顯然,她沒有雨傘,要麼是粗心大意,要麼是雨水突然襲擊。
接下來的環境描寫,交代了這個城市是香港,下雨是因為颱風的襲擊,並且天文台發出了紅色預警。看起來很嚴重。
環境細節鋪陳完畢,該預設的伏筆也都順利埋好,就等著故事的發生。
一個送快遞的中年男人,蹲在了她的身旁。身上的汗餿味,顯示出了他生活在最底層。
她是一個騙子公司的皮條客,以「星探」的名義騙人去公司試鏡,然後通過收取各種手續費賺錢。她工作半個月來一無所獲。在香港這樣的城市,她只有五千五的底薪。她一家四口住在不足四十平的房子里,母親、後父、母親和後父的兒子,以及自己。家中只有兩個雙層床,分別在兩間屋子。小弟還小的時候,和自己睡在一間。後來小弟開始看play boy,甚至被她發現用自己的bra打飛機。母親是愛她的,是向著她的,這一點從夜晚下班後的煲湯、從把小弟趕去後父那裡自己和女兒睡,顯露無遺。但是,後父是個色鬼變態,偷看她換衣。
真相大白,小說開篇,她的無措,並不因為颱風季雨。家庭空間狹小逼仄、後父和後弟變態色慾,她想搬出家去住,然而,她的底薪微薄,十五天了依然沒有簽單。所以她感到無措。
她的窘境,逼得她不得不將底層的中年快遞男作為下手目標。其實,她壓根沒想把這個男人作為目標,甚至這個男人的汗臭味,讓她遠離。但是這個男人對她表現得太主動了,主動踩了她的傳單又主動撿起她被吹飛的傳單,主動和她說話。顯然,他喜歡她。
中年快遞男是底層,她也是底層呀!底層自然懂得底層的不易,男人再主動她也不回去騙她。如果她真的想騙這個同為底層的男人,為什麼之前的半個月都沒有開單呢?她有這個心的話,自然有更適合被騙的非底層。
她並不想騙這個男人!
一個騙子不騙人的話,就像是飛行員不開飛機、廚師不做飯了一樣,這個世界就會亂套了。作者怎麼可能會讓小說世界亂了套!除非他是瞎寫,騙錢。葛亮不是,葛亮是一個好作家。
這時候,男人的外貌描述出現了:他是混血、長相俊美,他胸前有一個並不便宜的吊墜。
於是,她向他遞上了名片。
讀到這裡,不得不佩服小說邏輯的嚴密。四十平的房子、鍋里的湯、床下的play boy雜誌、手中的傳單、男子英俊的外貌和價值不菲的吊墜……一切事物、人物,都是故事發生的原因。如果她是一個白領、如果她住在一百平的房子,有自己的房間……如果沒有這一切,故事便不會發生。
這個男人,在後來的試鏡中,慢慢反客為主:他表現得很純真,毫不猶豫送上錢,主動換她作為搭檔模特……
說實話,作為一個騙子,她的表現並不合格,甚至糟糕。她有同情心,她不忍,她沒有作為一個騙子的原則。
男子為什麼這麼主動被騙?他喜歡她。
她為什麼喪失了作為騙子的原則?除了急於簽單,她喜歡他,隱隱約約的。
就在讀者以為這是一部關於邂逅的愛情小說,以為她快要改邪歸正,小說要圓滿結局的時候。小說作者葛亮顯示了他的的剋制、不凡。在葛亮面前,作為讀者的我的揣測,顯得庸俗和卑鄙。
既然前面我說了,葛亮文筆甚好,小說邏輯嚴密。那葛亮就不會犯下毫無邏輯的錯誤!
一場地鐵口邂逅產生的愛情,這麼俗套的故事,即便你相信,葛亮也不會寫。既然地鐵站沒有一見鍾情,那麼,小說男主角的純真與主動,便是有原因、有目的的!
在葛亮雨腳般的描寫中,我們知道了,原來他是警探。一切純真與主動,都是為了掌握證據、拿獲騙子。這就是小說的邏輯。
「原來他是警探,接近是為了獲取證據。可明明試鏡的過程中,他的身體反應、他的氣息,那樣真實,演不出來的」。她知道,他一定是喜歡她的。其實讀者也知道了,因為細節的描寫都在那裡擺著。
她也真喜歡他。
他和她約定,過完出獄後的一生。
前面我說過,葛亮是個優秀作家,不會寫出毫無用處的鋪墊。小說一開篇的鋪墊,她的無措,並不是因為颳風下雨,更用不著作颱風紅色預警。那場颱風的作用,就是在她入獄後,帶走他的生命。那個颱風,被命名為浣熊,浣熊完成了這部起伏跌宕的悲劇。
波瀾起伏的情節,合理的敘事結構,嚴密的小說邏輯,優美的文位元組奏,這些元素構成了這部短篇的優秀。葛亮的才華橫溢,足見一斑。
推薦閱讀:
※拿起來,看完才能放下的作品
※一雙玉臂千人枕 半點朱唇萬客嘗 究竟是在講什麼
※以古寫今——為何要讀書
※為什麼自己的文字,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