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別讓正經成為猥瑣的通行證

別讓正經成為猥瑣的通行證

來自專欄安心坊8 人贊了文章

在佛法的修行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迴向。把自己修行的一切功德迴向給他人。大德們也經常說,做了善事不作善事想,不能著【善】的相。也有一些弘法大德在勸善的時候特意說明【陰德】和【陽德】的區別,強調陰德才是真正積善之法,也就是不要宣揚自己的功德,或者所做的善事。

十幾年前,因為幫恩施籌募建寺資金,聯繫了以前新加坡經常樂於資助道場和助印經書的舊同事,在電郵中說明原因後,收到的回復是一長串的功德羅列,意思是說她那年已經做了很多布施功德了,不打算為遠在中國的寺院捐獻了。

在大多數教導中,這種需要三際托空(無施者,無受者,無所施)是在對於體悟空性及無我的培養,也是避免我慢增長,更是對治貪念的好方法。其實,在心理學裡面,也發現如果我們認為自己做了一些道德上備受讚歎的事,我們可能更容易在不知覺中做出一些與其相反的,也就是非道德所讚歎的事。

英國早年有對小學生的運動量做研究,在三個不同的學校叫小朋友穿戴上步數器記錄他們一天的活動量。結果發現三所學校的學生運動量一天下來整體基本沒什麼區別。但是如果分開看在學校和在學校外的活動量,這個就有趣多了,因為那些在學校活動少的,離開學校後就會很活躍,那些在學校很活躍的,離開之後就會靜下來(Mallam, Metcalf, Kirkby, Voss & Wilkin, 2003)。這說明了我們其實天生有一定的衝動或者生理能量需要消耗。也可能我們就是天生以及從小就有這種自我調節的習慣,讀書努力了要玩一會兒才覺得平衡,玩太多了也要稍微讀下書來減輕罪惡感。

但是,這個和不要著行善的相好像沒什麼關係吧?

那我們直接看看道德心理層面的一些研究吧!當一個人高調做了或者支持有道德的或者政治正確的事後,研究發現這個人接下來會做出一些不那麼道德或者政治正確的言論或者選擇,比如說公開反對性別歧視後,反而會更容易做出一些帶有性別歧視的選擇(Monin & Miller, 2001)。有更針對的研究連奧巴馬也牽連進去了,這個研究發現表態支持奧巴馬之後,在聘用請人的決定上更偏向於選用白種人 (Effron, Cameron & Monin, 2009)。另外一個研究發現那些感覺自己運動效果好的,獎賞讓他們吃自助餐的時候,所吃的卡路里和高熱量食物比那些被告知運動效果不理想的那群吃得更兇猛(Dolan & Galizzi, 2014)。越是沾沾自喜,越容易讓這些誘惑有機可乘。在不知不覺間,我們就進入了這些誘惑的圈套。

也就是說,當我們感覺自己有成就了,自然就會傾向於放逸。所以,無論是在家人也好,出家人也好,當我們覺得自己有本事,覺得自己有道德,覺得自己有成就的時候,這個很可能就是我們墮落的警鐘在響。切莫住於這些所謂的善,所謂的功德,所謂的成就上!因為我們很可能就會更容易犯下自己覺得最為不恥的事。宣說道德正義越多,你對猥瑣犯戒的事可能更容易鬆懈而觸犯。

所以,於功德不作功德想。《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當然,這個要求可能高了些,但是從功德做起,不作功德想,從名與利做起,不作名利觀。別讓你的善行成為你的惡行的通行證。

參考文獻:

Dolan, P., & Galizzi, M. M. (2014, July 2014). Because I』m worth it: A lab-field experiment on the spillover effects of incentives in health. (1286). London, UK.

Effron, D. A., Cameron, J. S., & Monin, B. (2009). Endorsing Obama licenses favoring Whit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3), 590-593. doi:10.1016/j.jesp.2009.02.001

Mallam, K. M., Metcalf, B. S., Kirkby, J., Voss, L. D., & Wilkin, T. J. (2003). Contribution of timetabled physical education to total physical activity in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Cross sectional study. Bmj, 327(7415), 592-593. doi:10.1136/bmj.327.7415.592

Monin, B., & Miller, D. T. (2001). Moral credentials and the expression of prejudi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1(1), 33-43. doi:10.1037/0022-3514.81.1.33

推薦閱讀:

第一次約會,我應該吻她嗎?是的!
榮格的陰影觀
心理學,教你怎樣去看懂人心(二)
美軍生存手冊生存心理學

TAG:佛法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