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感傷主義文論 伯克

英國感傷主義文論 伯克

來自專欄玖爺的哲學筆記10 人贊了文章

18世紀中後期確實有個感傷主義不假,當時理論界感傷這個詞也很流行不假,但是令人奇怪的是,理論界和創作界說的「感傷」並不是一個意思。

作為文學流派的感傷主義,其感傷就是字面意思的感傷,寫悲哀無奈的情緒,代表是斯泰恩《感傷的旅行》,感傷主義這個詞就來自於這部作品,後來還有哥爾德斯密斯的《威克菲爾牧師》和《荒村》。但是在學術界思想界,感傷這個詞本義卻是「感覺迅速」,也就大概是「敏感」的意思,強調感性敏銳。

所以文論中的感傷主義,其實指的是強調感性這個心靈主體特點的文論,開創者是英國的伯克。

|「感傷」和「情慾」

感傷主義文論就是強調經驗感情,並將其作為理論出發點的文學理論。在伯克的《關於崇高和美的觀念起源和哲學探討》,以及後來的《論鑒賞力》中,伯克從人的心理出發來建構自己的理論。

他將審美過程歸結於情慾,情慾指的就是人的感性心理機制,而情慾指的一方面是感性心理,另一方面指的則是審美快感。而這種情慾則分兩種,自體保存的情慾引發崇高感,社會生活的情慾引發美感,也就是說,美和崇高都是情感。而另一個分類是用來解釋文藝活動的,情慾又分成三類,同情用來解釋讀者觀眾的欣賞,模仿用來解釋作品和文化的關係,也和創作者、欣賞者有關,抱負則用來解釋創作者的能動性。

人們之所以參加文藝欣賞,就是因為他們具有同情的心理機制,這使得他們關懷他人的故事,並且被他人所感動。

模仿是人們之間最強的社會聯繫,其解釋了欣賞者為什麼能從作品中獲得美感,這是因為他們出於這種自然素質,而對作品模仿的對象產生了愉悅的情緒。而作品的美感還出自於模仿的形式和技巧,這個就和創作者有關了。不過究其根本,模仿這個概念還是用來解釋作品和作品之外的文化之間關係的。

抱負是用來解釋創作者能動性的,抱負鼓勵人們開拓和創造,驅使人們表現自己。

伯克理論的另一面則是從語言分析的角度來考察文學的效果,他認為詞語會在聽眾的心裡產生三種效果,聲音圖像和感情,而聲音和圖像是互斥的,在談話的一連串詞語序列中,不可能同時引發聲音和圖像的觀念,因此詩歌就不必要受限於具體的印象,而可以專註於情感上的效果。

他因此認為詩可以分為戲劇性的詩和描繪性的詩,只有那些表達情感、引發情感效果的詩才是戲劇性的詩,才詩真正的模仿,描繪性的詩引發聲音和圖像的觀念,都不是模仿性的。

另外,他還區分了清晰的表達和強烈的表達,前者訴諸於理解力,後者訴諸於感情和感性,這種對於語言功能的區分流毒不淺,後世所謂文學語言和科學語言的區分或許是從這裡來的。

|評價和影響

奇怪的評價。

教科書給他的定位是文論哲學化的開創者,在他之前的文論學者都在經驗層面上訴說觀點,而他上升到了「純粹形而上的層次」,從人的感覺出發,建立了關於美和崇高的一般理論,再從詞和語言的一般特性,來得到他關於文學性質的結論。

我的理解呢,大概是這樣的。近現代哲學走的是認識論哲學的方向,強調對心理認識機制進行解讀,所以哲學化文論也保持了這種理論關注,對處於二號位的抽象主體性特別關注。20世紀中的現象學文論似乎也有類似的特點。

(下面個人偏見警告)

我是沒覺得這有什麼好吹的,把審美局限在心理領域,局限在感性領域,表面上看上去抽象全面,實際上說的全是偏見和獨斷。

從哲學拿資源的文藝理論,有一個算一個,都是這種念經念歪了的。當然,搞哲學順便談談文藝問題的,滿腦子偏見還能理解,伯克這樣的真的是沒法原諒。


推薦閱讀:

交往和語言理論 巴赫金
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阿爾都塞
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概論
觀與思·古代文學研究漫談
二十世紀以前的文學理論

TAG:文學 | 英國文學 | 文學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