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VS測試:SPC軟體中雞與蛋的故事

過程VS測試:SPC軟體中雞與蛋的故事

來自專欄張正平講管理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讓人困惑的問題,但我卻對這個問題深深的著迷,為什麼?我先賣個關子給大家。我去過很多工廠,發現在用SPC軟體時,很多工程師會對數據的採集方式感到茫然——設備信息是定義到過程還是定義到測試?看,這個問題多像上面所說的雞與蛋的問題。

舉個飲料灌裝機的例子:某飲料生產廠使用的自動灌裝機(不妨稱為1號機)有10個可單獨調節的噴嘴,同時可灌裝10瓶飲料。工廠要求每30分鐘,對每個噴嘴灌裝飲料抽取一瓶進行稱重。(當然,稱重前,已採集了皮重數據並將以資料庫取值方式調用皮重數據進行分析。)

該工廠採集數據方式以測試為主。實際上,他們已為每個重量建立了單獨測試。例如,他們列出「1號機」的過程,包括1個皮重測試、從重量1(Wt. Row01)到重量10(Wt. Row 10)的10個總重量測試和從重量1(Wt. Row 01)到重量10 (Wt. Row10)的10個凈含量測試。這樣,在一個配置中存在21個測試。當然,工程師們通過SPC軟體中的圖表可輕鬆查看數據,計算平均值,並能夠用數據繪製曲線圖。

還有別的數據採集方法嗎?如果灌裝機上有兩個以上的灌裝頭該怎麼辦?

由於每一個噴嘴可單獨調節,它們應該視為單獨的過程。使用這種方法,實際會產生10個過程(1號機1噴嘴, 1號機2噴嘴, 一直到 1號機10噴嘴)。這些過程被分到1號機過程組中。如果灌裝機上有多個灌裝頭,這個過程組可稱為1號機1號灌裝頭和1號機2號灌裝頭,噴嘴1可以稱為1號機1號灌裝頭1噴嘴、噴嘴2可以稱為1號機2號灌裝頭2噴嘴, 等等。用戶將可以通過灌裝頭和噴嘴進行能力計算。在這樣的配置中,測試可以簡單地分為三項:皮重(資料庫取值)、總重量(量具或鍵盤)和凈含量(計算)。

如何修改數據錄入配置?

必選項選項卡中選擇D.過程:選擇1號機 (1號機1噴嘴)*1號機代表過程組,1號機1噴嘴代表過程。這個「*」標識表示激活了用戶可選選項。在過程的屬性選項中,有兩個可選項命令:1、用戶可選 +2、對所有組項自動排序 + 。在這種配置中兩個選項都需要使用。選項1不會更改原有的配置,但是選項2將允許同時採集從1噴嘴開始的每個噴嘴的重量數據。

如何修改數據分析和查看方式?

在原有配置中,數據選擇由過程1號機選取,並且所有的凈含量測試顯示在同一行。數據查看錶從左到右顯示所有凈含量,但同時也要求用戶必須移動滾動條來顯示所有數據。需要另一個測試來顯示1-5行或6-10行的平均值。由於有10個單獨的測試,這將有10個單獨的控制圖(每行一個)和能力分析圖。箱線圖通過測試分類,在每行顯示凈含量數據。

在新的配置數據選擇中,選擇過程1號機1噴嘴(包括所有組成員)。數據查看圖表在一個垂直列中顯示凈含量,不需使用滾動條。由於不止有一個過程,但是只有一個測試,因此只生成一張控制圖,在圖表上將顯示所有過程。為此,如果某個噴嘴出現了問題將會被突出顯示。工程師也可以為每個要查看的噴嘴數據創建控制圖。這將可以看到每個噴嘴的真實過程能力。箱線圖通過過程分類,將顯示所有噴嘴的凈含量數據。

當使用這種方式創建一個新的配置時,工程師只需選擇一個不同的過程就可以完成所有配置。

在SPC軟體應用中,究竟上面哪種方法更好?還是您自己決定。不過要記住,雖然這兩種方法取得的效果相似,但如果設備是可調整的,您就應該把它當作過程來處理。好了,這就是過程VS.測試,SPC軟體中雞與蛋的故事。如此來看,您應該知道,我為什麼對這個問題如此著迷了。

盈飛無限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感謝配合。

推薦閱讀:

好病歷怎麼寫?揭秘協和強化病歷質量管理的那些事......
SPC系列5:應用SPC監控制造過程時候需要注意即時性
談談全面質量管理(TQM)

TAG:軟體 | 質量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