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寫不出文章時,你可以這樣做……

當你寫不出文章時,你可以這樣做……

來自專欄寫作自媒體課堂4 人贊了文章

每個寫作者都會有抓耳撓腮寫不出來的時刻,尤其是初學者寫上三月後,感覺自己和身邊人值得寫的人事都已寫完,就覺沒有素材可寫,進入一個焦慮的瓶頸期,更有甚者會就此放棄。

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果遇上這種情況,那我們要怎樣做呢?

可以採用語音輸入法

有時下班人很累,想打開文檔寫作,又沒精神,疲憊得不想動,愈是這樣愈是感覺自己毫無靈感,一個字也寫不出。

這時,可以採用印象筆記里的語音輸入法,這樣幾分鐘就可說上千字,就把白天所見所聞,印象深刻的事說出來,存在那裡,等第二天早上,再進行分段排版整理髮表。

走出去

我們在公交車常看到大塊宣傳招牌,上面會有幾句宣傳標語,我們可以把這標語寫出來,添加聯想擴充,或以此做標題,整成一篇文章,還有地鐵、車站、機場、商場到處都有廣告語。

比如夜晚走在集市上,看到擺夜市的小商販,賣水果的,烤魷魚的,下餛飩的,各式各樣的人,點碗混沌坐下吃,邊觀察忙碌的生意人,你可以用手機寫上幾百字記錄文字,回家再進行填充。

或者換個環境去圖書館,那裡安靜,學習氛圍好,氤氳在書香里,人的心情會變得澄澈明朗,靈感自然也會多起來

自由輸入法

這是一種很好的解決寫作瓶頸期焦慮的辦法,比如規定自己30分鐘,任意書寫,沒有題目,沒有題材限制,卸下包袱,想到哪寫到哪,寫到自己指定的時間就停止,這樣堅持幾天後,既能有很好的傾訴釋放,又積累了大量寫作素材,再把自己任意寫下的文字,整理加工就是一篇篇文章。

電視電影文章

看電視電影后,寫一段觀後感,假設自己是編劇,哪個情節是否可以再完美些,哪裡可以再補充一下,大多電視結局會留一絲懸念,給觀眾想像空間,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那我們也可以想像,若再加上兩集該怎樣寫,這也是很好的練筆素材,可解決沒東西寫時的焦慮。

記得上學時,語文老師曾布置我們寫孔乙己的後續,想像孔乙己後來到底該是怎樣的境況,給孔乙己寫一個明確的命運結局。

初中有篇文章叫《死海不死》,老師就讓我們全班寫篇《天空不空》,是為調動我們所有的想像力,這也一種命題作文方式。

模仿,模仿不是成為別人,而是取其所長,成為更好的自己,模仿一個人是抄襲,模仿一群人是創新。看自己所愛作家看過的書,分析作家的筆法特點,學習敘事結構。

捕捉靈感工具,手機拍照,簡書私密,備忘錄,鎚子便簽,印象筆記,屏幕截圖,語音錄音保存。

邊進行閱讀邊堅持寫作

帶著寫作的目的去閱讀,會有高效的閱讀性,邊讀邊寫,會受這個作者影響最大,沉浸在閱讀的氛圍中,自己的文筆思想會很靠近作者。

關於日更

日更只是一種過程,而並不非是結果,日更因人而異,我通常一周正式發出有三篇,但每天都有在寫,有時五六百字也有上千字的,存在簡書私密文章里,保持每天有輸出的習慣,這叫刻意練習。

誠如馬丁曾說:「必須要真刀真槍地寫了,每天都要寫作,哪怕只寫一兩頁也好,寫得越多,收益越大。別偷懶,像健身一樣,如果你不去鍛煉『文字的肌肉』,你永遠不可能『肌肉發達』。」

寫作的重要性

李笑來老師說,寫作是「把自己的同一段時間重複銷售很多很多次」的極少數選擇之一,也是相對來看最容易成為普通人起步的台階之一。

寫作是提升思維的過程,下筆能產生新的觀點,視角。啟發人進一步的思考,尋找自己思維的邊界和可能性,思想和技能通過文字傳播,鏈接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可以持續的塑造個人品牌。

如果你能持之以恆地寫,很快,你就會成為小圈子裡的佼佼者,再刻苦修行幾年,就會在業界小有名氣,吸引力法證明:當你持之以恆地做一件事,你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同類,也吸引越來越多的機會,慢慢地,也許你就可以藉此,過上想過的生活。

持續寫作很可能是鍛煉學習能力、鍛煉思考能力、鍛煉分析能力、鍛煉溝通能力的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

願你我都永不言棄,共勉!


推薦閱讀:

【寫作】 怎樣讓你的文字具有故事性?
SCI論文寫作全攻略-其他內容
有了這篇乾貨,碼字再也不會靈感枯竭!
對聯寫作指導

TAG:寫作技巧 | 自媒體 | 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