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夜景老拍不好?那是很多人忽略了調這個!

手機夜景老拍不好?那是很多人忽略了調這個!

來自專欄玩轉手機攝影36 人贊了文章

夜景拍出來的照片總是那麼多噪點...

如下圖...

上圖放大後的截圖

白天光線明亮的時候,多數時間用自動模式就可以了。

但當光線很暗時,自動模式下,低感光度(ISO)拍出的照片,可能顯得很暗,影像也有些「朦朧」。所以要開啟手機的「專業模式」。

但隨著感光度(ISO)的提高,照片明亮了,同時照片上產生的「噪點」也隨之增加,照片看上去像是有了許多「麻點」。

感光度越高,圖像的噪點也會越多!

就像黑白電視上的黑白點!

這時要降低ISO、快門速度,增加進光量,就能拍出好看的照片。

?日月同輝

感光度

感光度,即手機對光線的敏感程度。感光度越低,對光線就越不敏感,需要較長的快門時間,達到正確的曝光;

感光度越高,對光線就越敏感,需要較短的快門時間就可以正確曝光。

但手機和相機的設置是不一樣的。相機可以調節光圈,但手機不行(只有三星S9plus可以調2檔光圈),要通過調節ISO和快門時間來實現降噪的效果

?如果在用手機相機中的手動模式拍照時,可以根據具體場景進行參數設置,在亮度和純凈度(噪點)中做出取捨。

在光線暗的環境下(如夜景)拍攝需要用輔助,比如腳架固定,那是因為光線暗快門速度用到很慢,人手是拿不穩的。

?栓業

相同的感光度調節快門的正確姿勢

先記兩句實用的話:

ISO(感光度)越低,畫質越好,畫面越暗,快門速度也越慢

ISO越高,畫質越差,畫面越亮,快門速度也越快

下圖都是感光度為100

分別用不同的快門速度拍攝出來的例圖:

快門最快時,畫面全部都黑了:

快門速度最慢時,整張照片都白了:

比較上面的圖,從上圖可以清楚看到,感光度為100的情況下,1/10S的例圖是最清晰的。

百分百放大後可以看出沒什麼噪點

怎麼調節感光度降噪?

大家看看同一快門速度下,不同的ISO值,照片有什麼不同!

下面詳細說一下

低感光度指ISO100或以下(畫面比較暗):

低感光度可以獲得極為平滑、細膩的照片。只要能夠把照片拍清楚,就盡量使用低感光度

中感光度指ISO?200~800(畫面增亮):

中感光度你要想想,這張照片要放大到什麼程度。假如你能夠接受噪點,中感光度的設定,降低了拍攝的難度,使成片率提高

高感光度為ISO?800以上(進一步提亮,越到後面越有可能曝光):

在這一段噪點明顯,使用這樣的設置,要看拍攝的題材內容的重要性。

題材內容的重要性往往超過了影像的質量,畢竟有的時候拍攝的條件太差,拍到一張質量稍差但有意義的照片,總比根本捕捉不到影像好。

高、低感光度的優缺點

高感光度優點:感光度對攝影的影響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速度,高感光度可以獲得更快的快門速度。二是畫質,低感光度帶來更細膩的成像質量 。

缺點:ISO越高,噪點越多,影像的清晰度越差,影像之間的過渡越不自然,因此不適用於拍攝高調風格照片及追求高畫質的題材。

低感光度優點:使用低感光度可以獲得質量很高的影像照片的噪點很少。因此,如果追求高質量影像,應該使用低感光度。

?劉慧芬

缺點:在弱光環境下手持相機進行拍攝時,如果使用低感光度會造成畫面模糊。

(在此情況下曝光時間會比較長,手部或身體都會有輕微的抖動,攝影師需要有平衡的能力。)

所以在光線較好,或沒有設置上的限制時,應該盡量用低感光度進行拍攝。

這樣,照片看上去會幹凈、清晰得多。我們可以應拍攝環境的亮度來選擇不同感光度

如果舞台、演唱會用自動模式曝光不足,可以稍微提高感光度拍攝。(會有部分噪點)

?Ran

總結: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選擇高感光度,能增加進光量,縮短曝光時間,提高快門速度,從而減少手機抖動,保證畫面的清晰度。

但隨著感光度的增加,照片畫質會隨之降低。想要拍出畫質好、清晰度高的照片,應拍攝環境的亮度來選擇低感光度。

推薦閱讀:

袁武藝術瑣談
紅樓語言藝術之「雅俗共賞<<紅樓夢>>」
當代實力派青年畫家——鄧佩福
天津美術館推出大型書法藝術
古琴藝術

TAG:夜景 | 手機攝影 |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