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寶寶擦傷,媽媽VS奶奶各執一詞!

對於寶寶擦傷,媽媽VS奶奶各執一詞!

寶寶是家裡的心頭寶,一舉一動都受到全家的「關心」,而生性活潑好動的寶寶又喜歡爬上爬下,到處探索未知的領域。他們在玩耍時很容易因為不小心摔跤或碰撞擦傷了皮膚,緊接著伴隨哇哇地哭聲。這時,媽媽和奶奶心疼又心急,只想趕緊對寶寶傷口進行處理,然而這時雙方出現了爭執。

奶奶認為寶寶只是少量出血,應先用清水清潔傷口,再用肥皂泡沫進行二次清洗,最後貼上創可貼。媽媽則不認同這樣的做法,認為肥皂太刺激了,不適合用於寶寶嬌嫩的肌膚,應該先用清水清潔,再對傷口進行消毒避免感染,最後再貼創可貼。

也許有的媽媽沒把消毒當回事,殊不知,傷口沒有處理好很有可能導致感染化膿。因為當寶寶擦傷出現傷口後,如果不對其消毒包紮處理,細菌很容易乘虛而入,加上自身免疫系統發揮作用,吞噬入侵病菌,而膿液主要為白細胞消滅病菌後的殘留!所以一定要及時清潔,注意消毒!

但是外傷究竟要如何消毒呢?殊不知小小消毒方式也有深講究。一般情況下用到碘酒、酒精和碘伏,這些到底適不適合傷口消毒呢?皮膚破了用什麼消毒?外傷又該用什麼消毒?

這裡要分清碘酒、酒精和碘伏作用,才能正確地使用它們。首先碘酒的刺激性大,應避免局部大劑量、大面積地使用,否則會造成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同時,碘酒不適合於紅藥水同時混擦,不僅失去殺菌作用,而且會腐蝕皮膚引起潰爛。[1]

其次是我們熟悉的酒精,它有破壞細胞及較強的刺激性,故不能用於傷口內、破潰補位及眼、鼻、口等部位粘膜消毒。對於較深的傷口來說,酒精也不合適,因為難以達到傷口深處,存在破傷風感染的風險。【1】【2】

最後是碘伏,它相對酒精和碘酒來說刺激性較小,帶來的疼痛感較弱,應而比較推薦。只是在塗抹傷口時,盡量減少來回塗抹的次數。【3】

除了以上三種消毒產品外,近幾年來,市面上已出現了很多刺激性小的消毒產品。比如百多邦的創面消毒噴霧劑,它未添加酒精、香精和色素,對於人體來說非常的溫和低刺激,而且99.99%有效殺菌*(*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和白色念珠菌),不僅是成年人,連寶寶同樣適用,而且小小一瓶方便攜帶,另外噴頭設計令你在使用時更加安全。

所以,家裡可以備一支噴霧式的傷口消毒劑,下次再應對寶寶擦傷時,媽媽和奶奶都不會慌了。在外傷用什麼消毒的問題上,媽媽和奶奶也不會有過多爭執。

外傷消毒參考文獻:

【1】醫藥與保健.2011;07:68

【2】張廣厚 現代養生.2013;26

【3】高世娟.大家健康.2016; 10(35):41

*源自葛蘭素史克動物完整皮膚刺激試驗

Zinc號:CHCNCHBAC002118 有效期至:2020年4月

推薦閱讀:

寶寶發燒,父母一定要知道這四個階段!
孩子養成這樣才知道著急,早幹嘛去了!
香港衛生署教你如何應對新生嬰兒黃疸?
育兒師建議家長不能給孩子講的5句話,太傷孩子 總有一句你說過
台灣藝人謝和弦妻子宣布試管嬰兒寶寶流產:明星受孕也難

TAG:奶奶 | 健康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