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文:真正的自由,是擁有對金錢的把控力

王浩文:真正的自由,是擁有對金錢的把控力

來自專欄項目實戰

一、如果給你1億會怎麼花

看到過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有1億元,會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

底下的答案五花八門,甚至有人給出了如何分配1億元的詳細方案。其中有一個我最中意的答案,如果換做是我,我也會這麼做。

「如果我有1億元,和現在過的生活並沒有什麼差別,因為我正活在自己想要過的人生里。」

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當你已經不再為金錢所困的時候,你還想要什麼?

很多人都會想到《西虹市首富》裡面的劇情,如果真的給你10個億,而且讓你必須在一個月內花光,你會怎麼花這筆錢呢?

規則是這樣的:一個月之內花光10億,不能出西虹市這個四線城市,不能違法,不能贈送,不能燒毀,不能剩下任何具有價值的資產,房子和車子等等,都不行。

房子、車子,還有友情和愛情,這些東西都可以隨便買。只要有實力,無論你長得再土,一樣可以做爸爸。

說實話,「一個月花光十億」挑戰的是你有沒有商業頭腦,看得是你能掌控錢,還是錢反過來支配你。

你可以去看看那些拆遷分到十幾套房子,突然中彩票的家庭,他們後來都過得怎麼樣了?99%的人都活成了悲劇。

如果挑戰失敗了,你就會被狠狠的打回原形,甚至會失去一切東西,你原本簡單的人生節奏,也就不復存在了。為什麼?

《黏性》這本書就解釋過原因:「當一個人知道一件事後,他就無法想像自己是不知道這件事的。」

一夜暴富的經歷,根本就算不上什麼好事,你的餘生很可能因為沒錢耿耿於懷,從而痛苦一輩子。這種感覺其實和「毒癮」差不多。

只有憑著自己的實力爬到山頂,你才能感到真正的踏實、穩定。如果你只是趴在井沿上看了一眼,你一掉下去就會粉身碎骨。

看過漫威電影的人都知道,唐尼對荷蘭弟說過一句話,「如果你沒有這套戰衣,就什麼都不是,那你就不配擁有它。」

我也想對你說,如果你沒有錢就什麼都不是,那你就不配擁有它。

二、建立屬於你的認知系統

獵豹移動的CEO傅盛說過:

「認知,幾乎是人與人之間唯一的本質差別。技能的差別是可量化的,技能再累加,也只是熟練工種。而認知的差別是本質的,是不可量化的。」

什麼是認知?就是你對一件事理解得有多深,有多系統,這種認知直接決定了你的行為和結果。

真正的自由,是擁有對金錢的把控力。當你建立起來的一套屬於自己的認知系統,能夠將時間、經驗、資源、人脈等綜合起來活用時,你就能獲得更好的生活體驗。

打工者做的就是一鎚子買賣,什麼時候不錘了就得挨餓,而投資,寫作和講課這些技能,再加上互聯網,你就能輕而易舉的獲得曝光,獲得粉絲和現金。

這兩類人之間隔著的就是一層認知壁壘,只有不斷的逼自己走出舒適區,你才有可能突破認知盲區。

為什麼有的人寫作賺不到錢?不是缺方法,缺方向,而是缺乏認知。他做不到,於是就認為所有人都做不到。

學習本來就是反本能的事情,更不用說寫作了,任何事情只要加「天天」二字,就老厲害了。

三、你到底有多渴望賺錢

每個人對金錢的渴望都存在著天壤之別,你之所以很努力卻掙不到錢,是因為你根本就是假裝想賺錢。

你對一件事的渴望程度,決定了你的行為和態度,沒有野心的人往往會表現出懶惰。

你可能會說,那些環保工人和苦力勞動者,他們應該對錢有很大的野心啊,為什麼他們付出很大的努力還是掙不到錢呢?

這說明他們沒有改變的動力,不知道學習能讓生活變得更好,也有可能是他們認為,學習比苦力更辛苦。

現在有一個很火的概念,那就是一萬小時定律:「只需要10000小時,任何人都能成為專家。」

有沒有人積累了一萬小時,還是一無所獲呢?當然有,絕大多數人都是。

99%的人都想過1%的生活,也就是自由的生活,而自由取決於你有多大程度安於不確定性。

如果不為金錢所困就是財務自由,就能帶來安全感,但是自由就需要打破安全感。這看起來互相矛盾,對吧?

所謂自由就是你能否在單位時間內有高質量的產出,然後擁有更多自由分配的時間。

這就需要你不斷進行針對性的反饋練習,這就好比不斷毀滅自己,一次次獲得重生,這個過程的確很痛苦,但是堅持下來你的回報就非常可觀了。

不清楚這一點,你絕大多數的努力和積累,只不過是一場愚弄自己的騙局,這時候一萬小時定律,很容易就會變成「一萬小時死亡定律」。

人生都是階段性的,你對錢有多渴望,就代表了你的野心有多強烈,這並不是說錢有多麼重要。不為金錢所困,自由的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才是人生的終極目標。

歡迎轉載或分享!


推薦閱讀:

自由都沒了,我還如何去愛你?
張二江:自由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價值
既是信徒,又是自由,泰不一樣的暹羅之國
獻給母親的歌-自由
財務自由之路:普通人真可以用30萬投資賺到3000萬?

TAG:自由 | 賺錢 | 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