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新時代,暴力從未遠去

網路新時代,暴力從未遠去

在互聯網日益發展的新時代,網路空間越來越成為我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網路的發展是進步的方向,是不可避免的,是順應時勢的。我們選擇融入這樣的浪潮,能尋求的即是機遇,更是挑戰。這是千百年來不曾嘗試的全新領域,互聯網的發家尚不足百年,但其的爆髮式發展,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全新的社會環境。在這裡每天都有能讓我們刷新認知,在這裡總能出現各種「光怪陸離」,在這裡全新的秩序構建仍在摸索。我們注意到在網路中有越來越多似是而非的消息被廣泛的傳播,我們並不清楚每一段煞有介事的文字背後真相還留下多少。

在這裡筆者嘗試從網路暴力著手,一同探討在互聯網時代作為萬千網民之一的我們,舉手投足之間又曾帶來些什麼。

何為網路暴力

網路暴力是指網民在網路上的暴力行為,是社會暴力在網路上的延伸。

網路暴力不同於現實生活中拳腳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為,而是藉助網路的虛擬空間用語言文字對人進行傷害與誣衊。這些惡語相向的言論、圖片、視頻的發表者,往往是一定規模數量的網民們,因網路上發布的一些違背人類公共道德和傳統價值觀念以及觸及人類道德底線的事件所發的言論。這些語言、文字、圖片、視頻都具有惡毒、尖酸刻薄、殘忍凶暴等基本特點,已經超出了對於這些事件正常的評論範圍,不但對事件當事人進行人身攻擊,惡意詆毀,更將這種傷害行為從虛擬網路轉移到現實社會中,對事件當事人進行「人肉搜索」,將其真實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細節等個人隱私公佈於眾。這些評論與做法,不但嚴重地影響了事件當事人的精神狀態,更破壞了當事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秩序,甚至造成嚴重的後果。

——截取自百度百科詞條「網路暴力 (社會現象)」

1.暴力行為

我們應當明確,網路暴力同樣也是一種「暴力行為」,而其帶來的危害更可能超過對肉體的直接傷害。

2.集體行為

網路暴力往往是集體性的施暴,但作為集體中的一個個體,我們或許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參與了集體性的網路行為。但對於已經發生的網路暴力事件中,無論參與者是有心還是無意,沒有人是無辜的。

3.非理性的評論範圍

在多數網路暴力事件中,往往能將與該事件看似相關的「前世今生」都挖掘出來,尋找與該事件相關的素材加以利用,擴大評論範圍。

表現形式

(一)網民對未經證實或已經證實的網路事件,在網上發表具有傷害性、侮辱性和煽動性的失實言論,造成當事人名譽損害;

(二)在網上公開當事人現實生活中的個人隱私,侵犯其隱私權;

(三)對當事人及其親友的正常生活進行行動和言論侵擾,致使其人身權利受損等等。

——截取自百度百科詞條「網路暴力 (社會現象)」

無奈的是其實多數時候我們並不清楚或者在乎網路事件的真偽性,跟著轉發就完事了。至於挖掘出當事人的各類隱私,看起來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

具體成因

1.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的滯後

改革開放將中國再次推向世界,在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中我們飛速發展,經濟騰飛,實現一個又一個大國奇蹟,而大量的新鮮事物也隨之湧入我們的生活,資產階級自由化傾向從不應被忽視,唯經濟論讓我們選擇性忽視了「黑貓」對社會長期發展的隱患。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我們接受各類信息的渠道多樣、便捷而雜亂。大量所謂西方的「先進思想」被人們不加思考地大肆引用。民智初開,在鋪天蓋地的信息亂流面前,缺少必要的引導可能導致善良的公民一步步滑向非理性的暴民,這已經成為現實。

有人曾說,近年來中國的輿情壓力越來越大,每天都有各種「社會黑暗面」的事件被爆出,加上「營銷號們」的稍加引導,民眾的關注點可能又再一次集火到「無良的」政府。這實際上就迫切需要有關輿情部門在與「搞個大新聞」的媒體朋友們爭奪輿論陣地,民眾天性中總有對權威部門的不信任,也使得這樣的工作進行的頗為棘手。而更重要的,就是對民眾道德素質的培養與引導,民眾理性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是需要從小培養教育的,但實際上這卻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相比我們有所欠缺的。「亡羊補牢」或許言重,但其嚴重性不言自明。欣喜地看到現在全社會的法治觀念的宣傳日益完善,對個人素質的培養也開始得到重視,但不可否認的是,時代的發展如此之迅速,信息的傳遞如此之紛亂,在這樣的形勢面前公民道德素養顯然還是有些跟不上時代的腳步,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也有所滯後。

2.快節奏的浮躁社會

我們處在一個快節奏的社會之中,我們的時間越來越碎片化,人們的追求、競爭帶動了社會的活力,也同樣營造了一種時有浮躁的氛圍。人們越累越多的接觸到快餐式的文化,也更多願意接觸那種一目了然、更有爆點、需要更少思考的信息。這意味著人們面對網路中萬千信息中的一條信息的平均思考時間是不足的,這容易導致理解上的偏差,以及基於這樣不充分的思考後腦補中自己設想的那種「更具爆點」的信息,這往往是潛移默化不自知的,而無意識的問題才是最需要警惕的。

3.媒體對用戶的迎合需求

近年來自媒體的飛速發展是新媒體時代的潮流,而每一家想要做大的自媒體都需要大量的用戶群體,這樣的競爭是極為激烈,因而迎合用戶的需求是必要的。而為了迎合一群衝動的、浮躁的、喜歡新鮮刺激感的用戶群體,又會打造出怎樣的自媒體呢。有越來越多的自媒體被人們稱為「營銷號」,他們一昧迎合用戶喜好,用戶最喜好看怎樣的消息就推送怎樣的信息,事實是可以隨意擺弄的,斷章取義、張冠李戴是基本操作,百萬關注量的自媒體帶節奏也是常有的事情,說到底這仍是一個雙向選擇的問題,這類自媒體編寫出用戶喜好的有爆點、反權威、刺激的大新聞,再配以曖昧的標題,不愁得不到關注量。

做自媒體需要有自己的底線,我們是需要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但並非無下限的迎合用戶群體。一些自媒體自以為找到了用戶的G點,樂此不疲地輸送大量能使網民們高潮迭起的信息,是十分短視的行為,終究害人害己。文化工作者需要有自己的使命擔當,認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管好自己的嘴巴,用好自己的筆紙。

4.我們在信息鏈的位置

面對鋪天蓋地的海量信息,時常會給我們一種錯覺,看似千里之外的信息也盡在掌握之中,讓我們總有一種錯覺:自己並不在信息鏈底端,以為自己看到的消息就是最前沿的信息,而天真地堅信自己看到的就是最真實的。而事實是,我們作為普通民眾能看到的消息多數都是經過再加工的,也多是輾轉多手才呈現到我們眼前的。當某些別有用心之人想讓你看到的時候,於是你就能看到了。看似我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千里之外發生的「勁爆」大新聞,就當我們為此尖叫、為此憤慨、為此大聲疾呼的同時,可能依靠演算法分析進行定點投放的「好事之徒」也同樣在背後竊喜。

誠然我並不曾說過處在信息鏈底端的我們就難以接觸到真相,只是我們接受的許多信息經過幾次轉手之後,你早已無從驗證信息的真偽,與其深究其中的真相還有幾何,不如沉浸其中,隨手轉發。就像兒時玩過的傳話遊戲,一句簡單話語從頭傳到尾已經是何等困難,到最後一個人聽得的信息往往是面目全非。我們總會自行腦補那些以為有卻並不了解的信息,一則消息每經過一次轉手,就可能被添油加醋的難以預料了。

我曾考慮在本文中舉一個網路暴力的真實事例,但當我試圖用言語去還原整個事件的過程才發現,還原真相真的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反轉數次的情節,過程中新出的糾紛,討論範圍的擴大甚至能掩蓋事件最初的糾紛點。相比之下連蒙帶猜腦補yy一個符合自己的設想的劇情要容易的多。對於我們多數普通民眾來說,轉發也到不了五百次,既然說話不用負責,為了三分鐘的熱度何必費力挖掘真相呢。

通往真相,看似邏輯自洽的路有很多,而實際上只有一條才是現實,但我們需要的,只是一條符合自身邏輯,滿足自己設想的那一條罷了。


推薦閱讀:

有個男孩叫邱虹凱,他遭到了網路暴力,他很委屈
一場網路暴力的狂歡,是誰殺死了這個可愛的女人?
周海媚演反派卻遭網路暴力,演技太好讓網友入戲太深?
演袁春望就活該被罵?網路暴力有多可怕!丨書目治療師
我粉絲給我投的,我就坐那

TAG:網路暴力 | 網路文化 | 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