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家會傷人》讀書筆記&名句摘錄

《為何家會傷人》讀書筆記&名句摘錄

4 人贊了文章

《為何家會傷人》讀書筆記&名句摘錄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健康·心理」專欄32篇闡述家庭教育與個人成長的文章,包括父母溺愛、高考壓力、青少年網路成癮等方方面面的家庭問題。所取案例真實,分析透徹入理。專業的心理學原理與概念在作者筆下變得生動鮮活,足以被所有普通人理解、接受,進而促進為人父母者的成長,不讓家庭傷人的悲劇再次重演。

此版本為經典暢銷書《為何家會傷人》的全新升級版。該書出版七年來,在讀者中引起持久的震蕩,好評如潮。在本書中,作者作了全新的修訂,並新增六萬字內容,細緻入微地揭示出中國家庭的運行機理。作者用最溫暖有力的文字貼著當下讀者的心,憑藉十年行業經驗,帶領為家庭關係所困的萬千讀者一起踏上自我治癒與尋求幸福和自由的旅程。

◆作者簡介

武志紅

  資深心理諮詢師、暢銷書作家。1992年考入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師從國內著名的心理治療學家錢銘怡教授,2001年獲得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專業碩士學位。2009年成立武志紅心理諮詢中心。

  曾主持《廣州日報》的「健康·心理」專欄,致力於用心理學去理解中國式的個人、家庭與社會的種種經典現象,讀者遍布世界各地華人區。

  著有《為何家會傷人》《感謝自己的不完美》等系列作品,總銷量超百萬冊。 

◆目錄

【升級版序:這是一本溫柔的書,也是一本有用的書】

  【夫妻關係是家庭的核心】

  每一次分手都是心靈的修復

  緣分=娶回「媽媽」,嫁給「爸爸」?

  別拿自己的尺子量對方

  不要把權力規則帶回家

  孩子不該是你的最愛

  【分離是生命中永恆的主題】

  媽媽是嬰兒的鏡子

  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

  分離是生命中永恆的主題

  男孩歸爸爸,女孩歸媽媽

  寵愛自己——溺愛的心理真相

  溺愛=過度地阻礙

  對物質的追求是對愛的渴望

  密不透風的「愛」源於自私

  精神分裂如何發生

  痛苦的童年為神經症「播種」

  青少年太聽話不是好事

  孩子有問題,大人先自省

  【別把焦慮轉嫁給孩子】

  別把焦慮轉嫁給孩子

  孩子為何把網路當成「安全島」

  考試癮比網癮更可怕

  孩子總考砸,可能有內情

  高十二、初九與壓力

  和孩子一起直面高考失利

  家有失敗留學生怎麼辦

  如何一年圓「北大夢」

  教孩子知識,不如給孩子愛

  教育是為了孩子,還是為了大人

  父親太暴躁不是你的錯

  孩子當不了家庭的保護神

  【中國式家庭】

  你的感受如何被扭曲

  你的身體,是不是別人的奴隸?

  喚醒你沉睡的活力

  碰觸你的內在嬰兒

  愚孝是怎樣煉成的?——對迎合者的心理分析

  中國家庭中的輪迴鏈條

  有關愛的六個謊言

  中國人的情感模式

◆讀書筆記

其實武老師這本書我早已經安放在KINDLE的書架上,上周的「羅輯思維」剛好提到了老師的作品——《巨嬰國》,並以一期的節目加以介紹分析。作為心理學與心理諮詢行業內的名人名家,其書無論在業內還是大眾普讀中都有很高的地位,而我作為剛入行的後生晚輩,是時候拜讀與學習了,那就從他最知名的這本《為何家會傷人》開始吧!

武老師所屬心理學中赫赫有名的「精神分析」學派——祖師爺是大名鼎鼎的弗洛依德,這個學派源遠流長、名聲遠播,是心理學的必學之課,但由於其過於玄妙與不可證偽,越來越多的受到當今的主流心理學所詬病,處境比較像今天的中醫。但讀完此書以後,我的感覺是:我們可以對其論證的過程及過於強調童年心理影響的論斷持保留意見,但其結果的正確性是可以保證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很多問題其實普遍存在與我們的日常家庭及其內在關係當中,我們並不陌生,它的存在是客觀的,而武老師分析其產生源頭及過程、以及我們可以採取與應對的辦法,是值得眾多家庭重點借鑒與學習的,也就是說,你可以覺得你的個體及家庭問題產生這種原因並不如書中所說,但其問題的顯性存在與解決辦法確是實實在在、值得深思的。

特別是針對我們中國特色的家庭。

該書的基本構架是精選「健康·心理」專欄32篇闡述家庭教育與個人成長的文章,通俗的說有些類似於案例整合及文集彙編的意思,所以每個框體的邏輯聯繫不會很緊密,但並不影響一般讀者的閱讀及思考,恰恰因為這種不需要前後串聯與連貫,此書顯得更為簡潔與主題明確,討論的點也就更多,如婚戀、親子、夫妻、代際等等都有較為深刻的提及和獨到的見解,簡直就是《婚姻家庭諮詢師》的案例與實戰版本,令我受益匪淺。

而我覺得我的這篇讀書心得,最好的展現模式就是將武老師此著作的精言名句加以摘錄,以便於自己的複習與朋友們的概況了解:

戀愛與配偶

◎(原書)「戀愛,其主要意義不是讓我們找到一個能黏一輩子的伴侶,而是讓我們真正明白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伴侶是另外一個和自己一樣獨立、一樣重要的人。並且,我們還深深地懂得,這兩個相互獨立的人,又能無比親密地相處。」

◎(原書)「戀愛是親子關係的複製。」榮偉玲說,「如果童年幸福,我們更可能複製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們更可能複製痛苦。」

◎(原書)獲得了足夠的無條件的愛之後,我們會變成孩子,戀人也會變成孩子,我們一起退行到童年。這時,我們互為對方的理想父母,又互為對方的孩子。這是戀愛的關鍵期,這個階段決定了我們是重複童年的錯誤,還是修正童年的錯誤。

◎(原書)一旦我們覺得戀人的確符合自己理想父母的形象了,我們就會變成孩子。

◎(原書)「在心理治療中,只有當病人有強烈的改變動機後,心理醫生才可能發揮作用,」榮偉玲說,「在戀愛中也一樣。」

◎(原書)要想超越這個艱難時期,最好的情形是,一方面,我們明白自己的很多不良情緒不是因為現在的戀人才產生的,而是過去所造成的。另一方面,戀人繼續給予我們無條件的愛。

◎(原書)如果你只覺得戀人是你的理想父母,那就等於你只是將戀人當作了一個愛的工具或對象,而沒有將戀人當作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來理解、來尊重。

◎(原書)婚姻之所以容易成為愛情的墳墓,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們過去家庭模式的複製。戀愛過程沒有完成前,我們彼此將對方當作自己理想中的父母,我們也彼此努力去扮演對方理想父母的形象。

◎(原書)生命中最大的教訓之一,它告訴我們:你再親密的人也是另外一個人,是和我們一樣重要、一樣獨立的人。如果學到這一點,我們就會真正明白,整個世界都是由和自己一模一樣的獨立的人組成的,每個人都同等重要。

◎(原書)「很多人抱怨『我無法理解配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是我在做婚姻諮詢中最常碰到的問題,」廣州的黃家良諮詢師對我說,「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是因為當事人總是無法做到如其所是地去理解對方。」

◎(原書)每個人都想理解配偶,但因為幾個常見的錯誤,我們常常很難讓配偶感覺被理解。一、揣測。我們以為,作為最親密的伴侶,我們非常了解另一半。有人說:「他一張嘴我就知道他想說什麼。」這是真的,但是,我們常常只知道配偶會「說什麼」,但卻根本不理解配偶說這些話時的感受。很多時候,配偶的情緒再明確不過了,但我們仍執著於自己的坐標體系,用這個體系去揣測他的意思。二、評價。在坐標體系中,我們位於中心,是唯一的主體,其他人都被放在坐標體系上,是我們的分析對象。其他人都是「外來物」,要保持這個體系的平衡和穩定,我們必須去評價一個人,否則就覺得不安全。誇獎和批評都是我們的工具,目的是為了控制對方。對於親密關係來講,這是最糟糕的事情了。三、出主意。對方一說到「問題」,我們就急著去出主意、提建議,忙著為對方「解決問題」。但實際上,對方多數時候只是為了借「問題」宣洩情緒,根本不需要我們的建議。並且,我們是從自己的坐標體系出發為對方出主意的,這會嚴重地妨礙理解的達成。

◎(原書)「任何看似荒誕的事情背後,都有它最真切的原因。如果你覺得它荒誕,那很可能是因為你不理解它。」

◎(原書)記住,要相信對方的感受,與其花九牛二虎之力去揣測「真正的原因」,不如坐下來聆聽對方的感受。

◎(原書)「交流感受」才是配偶、密友等親密關係進行絕大多數溝通的目的。

◎(原書)「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對方是怎麼感受的,」黃家良說,「我們要永遠記住,感受的溝通在親密關係中是最重要的。」

◎(原書)工作中的規則是權力,其運作機制是競爭與合作、控制與征服。家中的規則是珍惜,能抵達珍惜的途徑是理解和接受。

◎(原書)為什麼婚姻沒有安全感?中國人有七成到八成的婚姻都是建立在安全感基礎上的,婚姻安全的最高境界是彼此成了親人,意味親人是不會離開你的,想起他就很親切,但實際上也很少想起他。

關於安全感,中國人有單一的物質化界定,比如房子、車子。沒有房子就不能結婚,所以說,丈母娘推動中國的房價。愛情還是物質,這種選擇題的出發點就是錯誤的,為什麼不能先有愛情然後再有物質條件呢?中國人總是在勸哪些在婚姻關係中沒有愛情的人,別貪心,不可能得到一切。他們一定不會將愛情放在特別重要的位置,但是真正能夠製造安全感的只有愛。家是港灣,愛是退路。

◎(原書)現在人們認為愛、性和婚姻是可以分開的,人對感情是有需求的,但是不能用錯誤的方式來實現。我曾經在婚戀網站上看到過一個經歷了三百次一夜情的男人的自白,他說,自己每經歷一次為了性而性的關係,就會對人性有一次更深的失望。人們經常過高估計自己,以為自己會很瀟洒,其實情感是最玩不起的。就像波蘭著名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在電影《十誡》中所說的,深情是存在的,而且深情不可褻瀆。

◎(原書)前人有總結,一對相愛的男女,通常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一加一等於一,你跟我想像的完全一樣,這是激情期。心理學上說,這是情結與情結對上了,其實你看不見我,我也看不見你,但是,你和我頭腦中想像的一模一樣。彼此都活在幻覺中。第二個階段,一加一等於零,我的人生痛苦一切都是因為你。婚姻戰爭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試圖改造對方,當筋疲力盡,發現對方完全是另外一個人時,還願意接受那個真實的他,才是愛。也就是進入第三個階段,一加一等於二,你是你,我是我,但是我們在一起。 <您已達到本內容的剪貼上限>

◎(原書)嫉妒也是一個愛的謊言。看上去,嫉妒也是一個三角關係,「我」因為「你」垂青另一個人,而吃起了另一個人的醋。但實際上,嫉妒常是一個借口,目的是為了控制情侶、傷害情侶。或者從根本上說,是為了轉嫁自己的自卑感。

瑞士心理學家維雷娜·卡斯特說,嫉妒狂的自我價值太低,他們因此很需要用嫉妒將這種不好的感受轉嫁出去。對他們而言,嫉妒的意思就是:不是我搞砸了我的生活,而是你把我的生活搞砸的。並且,因為根本不願意麵對超低的自我價值感,他們甚至都不能承受戀人對自己的直接否認,而非得需要一個三角關係,即:不是我讓你不喜歡,而是另一個人讓你不喜歡我。這樣一來,就有了兩個人去承受他轉嫁而來的自卑感。

◎(原書)切記:如果你嫉妒成性,那麼請你提醒自己,這極可能是你的問題,不是情侶的問題。並且,不要從現在的親密關係上找答案,而應該從原生家庭的童年關係上找答案。

◎(原書)同樣,如果你的情侶嫉妒成性,那麼請你懂得,這不是你的錯,你再怎麼嚴格要求自己,都無法遏制他的嫉妒。所以,不要因為他的要求,而一一斷絕你的社會關係,那會嚴重傷害你自己,並且也於事無補。假若嫉妒成性的他使用過暴力,那麼絕對要注意保護自己,因為他幾乎必然會再次使用暴力。

◎(原書)家庭是傳遞愛的載體,從父母傳給孩子,再由孩子向下傳遞。不過,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應是親子關係,而是夫妻關係。對此,國內知名的心理學家曾奇峰形容說,夫妻關係是「家庭的定海神針」,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關係是家庭核心,擁有第一發言權,那麼這個家庭就會穩如磐石。

◎(原書)但是,不管你多麼敬愛父母,你終究要離開他們,去過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麼愛兒女,他們也終究要離開你,去過他們自己的生活。而配偶,才是那個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

◎(原書)如果是兒子,就要對自己說,爸爸才是媽媽最愛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女兒,就要對自己說,媽媽才是爸爸最愛的人,自己不是;如果是父親,就要對女兒說,我愛你,但媽媽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如果是母親,就要對兒子說,我愛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這才是健康家庭之道。夫妻關係是家中的No.1,這是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

親子與教育

◎(原書)一個人太脆弱,很少是寵出來的,而多是幼時沒被看見。一出壞孩子,我們社會最容易找到的理由是,這個孩子被寵壞了,他的父母對他太溺愛了。可真實的理由卻常常是,父母根本看不到他。

◎(原書)所以,若一位媽媽想讓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在他嬰幼兒時,多和他互動,看到他,並帶著喜悅,是至關重要的。

◎(原書)她的丈夫,其實內心也一直被一種無助感侵襲,但是一直裝得像一個極權的大男子主義者。她知道他的無助,但一直不願意去感受他的無助。因為她遭遇過的痛苦遠勝於他,所以她覺得這麼點事情就讓丈夫表現得如此無助,她瞧不起也不理解。

◎(原書)成為自己的人,也即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者」,他發現他們具有許多優點,如:寬容而又嫉惡如仇; 悅納自己的一切體驗; 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情緒為中心; 超然獨立的性格,不迷信權威; 沒有審美疲勞; 能容忍模糊狀態,有高度的創造力; …………

◎(原書)國內知名幼兒教育專家孫瑞雪寫了《愛和自由》一書,大致的觀點是,父母的職責是用愛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但至於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愛與自由,缺一不可,而如果他既獲得了充分的愛,又獲得了充分的自由,他一開始就會是一個「成為自己的人」,而最終也勢必會成為一個自我實現者。

◎(原書)美國心理學家斯考特·派克則稱,懂得分離的愛才是「真愛」。因為父母必須主動與孩子分離,這樣才能促進孩子的人格成長,並讓他最終成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親子關係如此,師生關係、情侶關係等親密關係也莫不如此。

◎(原書)著名心理學家瑪格麗特·馬勒6經過大量細緻的觀察,將三歲前的新生兒分成了三個階段: 一、正常自閉期。從出生到1個月,這個階段的嬰兒大部分時間用來睡覺,他需要撫摸和照顧,但彷彿只沉浸在自己的簡單世界裡。二、正常共生期。2個月到6個月大,這個階段的嬰兒將媽媽和自己視為一體。三、分離期。6個月到36個月大,嬰兒逐漸意識到,媽媽是媽媽,自己是自己。

◎(原書)但同時,幼兒的自主感也在成長,他越來越喜歡自己做主,他要通過對媽媽大大小小的反抗,來保護自主性。譬如,他會尾隨媽媽,不停地注視著媽媽的行為,但又會突然離開媽媽,希望媽媽來追他,將他再度抱在懷裡。這種常見的模式同時體現了愛與分離。

◎(原書)與家的三種分離模式成熟分離:愛家,但又喜歡獨立。 拒絕分離:戀家,無法獨立。 單純分離:逃離家庭,拒絕與家庭繼續保持聯繫。

◎(原書)也有可能,在與家分離的這個漫長過程中,我們會有幸能碰上這樣一種人——你認為他們很重要,他們也喜歡你,無條件地尊重你,但同時又不與你黏在一起。那麼,這樣的人哪怕只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個瞬間,他也會對我們起到治療作用,他們會驅散我們生命中的一些錯誤,將我們拉向成熟分離模式。

◎(原書)「我上初二的時候,班裡來了一位臨時老師。當年,她高考發揮失常,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於是來我們學校做一段時間的數學輔導老師。初二上學期的一次模擬考試,我正飛快地寫答案時,她悄悄走過我身邊,對我說:「細心點啊,我都看到好幾個錯誤了。」等考試結束後,我問她為什麼對我這樣說,這好像違反了考試紀律的。她回答說:「你是最好的學生,我不忍心看你犯錯誤。」我很感激,但也很納悶,接著問:「可我只在班裡排七八名啊。」「我相信你是最好的,」她回答說,「雖然現在還不是。」 她這句話讓我感動壞了,她從此成為我的一個偶像。後來,我沒辜負她,果真成了成績最好的學生。

這位老師不久離開了我們學校,並沒有教我多長時間。可以說,她和我的關係,看起來非常不起眼,但我知道,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瞬間之一。現在,我知道,在這個瞬間,這個老師給我的就是無條件的愛,她沒有因為我成績好而明顯喜歡我,也沒有因為我成績差而明顯疏遠我。這是一種無緣無故的愛,這種愛就彷彿是我們生命中的燭光。一般時候,我們會忽視這種燭光的存在。但是,當到了一些黑暗的時候,到了我們消極、絕望的時候,這種燭光會變得非常亮,非常溫暖。

並且,點燃這燭光的人,卻絲毫不企圖在你心中佔據重要地位,絲毫不想控制你。他們來了,點燃了燭光,又走了,就彷彿是你生命中的一個過客。但這樣的過客,會給你留下溫暖,會讓你更相信自己,同時也更相信別人。讓你對關係更有信心,也讓你對自己更有信心。這樣的過客,我稱之為我們生命的拯救者。如果我們本來溫暖,他們會讓我們更溫暖。如果我們本來冰冷,這樣的溫暖會融化我們心中的堅冰。

◎(原書)讓一個男孩成為男人,讓一個女孩成為女人,這是正常父母的自然期望。要實現這個目標,3~6歲是關鍵期。

◎(原書)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論,3~6歲是「俄狄浦斯期」。通俗的說法就是,男孩會出現戀母傾向且嫉妒父親,女孩會出現戀父傾向且嫉妒母親,他們都期望取代同性的父母而與異性的父母建立唯一的關係。

「要順利地度過俄狄浦斯期,關鍵是夫妻關係要和諧而平衡,」諮詢師胡慎之說,「父母都愛孩子,但他們同時又深深相愛,他們不會因為愛孩子而忽略對配偶的愛。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懂得,儘管異性父母如此愛他,但強大的同性父母才是異性父母最好的伴侶,而他不過是個孩子。於是,他們會安心地做孩子,享受強大的父母給他們的愛。同時,他們努力向同性父母靠攏,知道只有變得像同性父母一樣,才能贏得異性父母更多的愛。」他強調說:「這種心理轉變,是男孩成為男人和女孩成為女人的基本動力。」

◎(原書)胡慎之說,三歲前,孩子沒有性別意識。一般情況下,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與媽媽的關係最親密。但從三歲左右開始,孩子有了性別意識,會越來越渴望與異性父母親密,在約五歲的時候,這一願望達到頂峰。如果父母的關係穩定而和諧,那麼孩子這種欲親近異性父母的渴望就會逐漸下降,並最終表現得與同性父母更親近。

◎(原書)特別小的孩子,只要有一個人愛他,他就滿足了。但三歲大的孩子,會渴望同時擁有爸爸媽媽的完整的愛,也就是說,他既渴望同性父母的愛,也渴望異性父母的愛。「如果少了一個,他會創造出另一個形象來。」胡慎之說。

◎(原書)問題就在於,當父母溺愛孩子的時候,他們很容易會忽視孩子自身的需要,尤其是成長需要。溺愛的父母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永遠都不要長大,一輩子都做他們「內在的小孩」的被投射對象,否則就會感覺到失落,就像是丟掉了什麼似的。

◎(原書)諮詢師袁榮親認為,溺愛是一種懶惰的、不負責任的愛。與溺愛相對應的是真愛,真愛是尊重孩子獨立的愛,真愛的父母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滿足他不同的成長需要。真愛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並樂於看到孩子的自我獨立和自我成長。「這是一個挑戰,它首先要父母承認一個事實: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不是『我』的附屬品,」袁榮親說,「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所以很多父母選擇了偷懶的溺愛。」

袁榮親總結說,溺愛有兩種:包辦型的溺愛和縱容型的溺愛。包辦型溺愛的父母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了,孩子不動手就可以得到一切,他們不鼓勵甚至不喜歡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縱容型溺愛的父母,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不管多麼小、多麼不合理的要求,他們都會拿出全部力氣去滿足。

◎(原書)這樣的人是幸運的,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了明確的自我意識,而長大後,他們會發現自己擁有鮮明的個性、強烈的好奇心和高度的創造力,像愛因斯坦、牛頓、尼采等所謂的天才莫不如此。

◎(原書)專家問,孩子第一次系鞋帶的時候,打了個死結,從此以後,你是不是不再給他買有鞋帶的鞋子了?夫人點了點頭。專家又問,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時候,打碎了一隻碗,從此以後,你是不是不再讓他走近洗碗池了?夫人稱是。專家接著說,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鋪,整整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你嫌他笨手笨腳了,對嗎?這位母親驚愕地看了專家一眼。專家又說道,孩子大學畢業去找工作,你又動用了自己的關係和權力,為他謀得了一個令人羨慕的職位。這位母親更驚愕了,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湊近專家問:您怎麼知道的?

專家說,從那根鞋帶知道的。夫人問,以後我該怎麼辦?專家說,當他生病的時候,你最好帶他去醫院;他要結婚的時候,你最好給他準備好房子;他沒有錢時,你最好給他送錢去。這是你今後最好的選擇。別的,我也無能為力。

◎(原書)在孩子不同的發展階段給予他不同方式的愛,0~1.5歲期間,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1.5~3歲期間,尊重孩子自主的探索,但又在孩子需要幫助時出現在他面前……這種以孩子的成長需要為中心的真愛會讓孩子成為自愛、愛別人、有鮮明的自我意識、有健康的自主人格和高度創造力的人。

◎(原書)這個世界上真正的道理是很簡單的,其中最簡單的道理之一是,愛只會導致好的結果,而不會導致傷害,導致傷害的一定不是愛。

◎(原書)懂得真愛的父母會尊重孩子的獨立選擇,而不是替孩子做事情。

◎(原書)一般而言,看不得孩子「受苦」的父母,是自己的童年比較苦,他們對此很不甘心,於是有了孩子後,就拚命照顧孩子,發誓不讓孩子吃苦。看起來,他們是不讓自己現實的孩子吃苦,其實是不想讓自己「內在的小孩」吃苦。

◎(原書)那麼,什麼是真愛?看到孩子的真實存在,發現孩子的真實需要,並幫孩子實現他的需要,這便是真愛。 譬如,當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想去拿十米外的球時,他的真實需要不僅是要拿到那個球,還必須要自己完成。這時的真愛不是替孩子拿到那個球,而是陪伴著、守護著孩子,看著他獨立完成這個任務,並在他遇到危險的時候化解他的真實危險。

◎(原書)父母還要切記一點:一個孩子在16個月時化解一個挫折時的難度,遠勝於他16歲、26歲或36歲時化解一個挫折時的難度。16個月大的孩子摔一跤哇哇大哭時的痛苦,遠輕於一個26歲的孩子找工作、交朋友和談戀愛時遇到挫折的痛苦。 所以,要尊重一個幼小的孩子受挫折的權利。

◎(原書)溺愛,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11提出的概念,指一個人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

班杜拉將自我效能感與自信聯繫起來,他說,自我效能感是「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

◎(原書)別老挑兒女的錯最近一段時間,我接連收到多封類似的信件,都是媽媽寫來的,她們為自己20歲左右的兒女焦慮至極,擔心他們朋友少,擔心他們不結交異性,擔心他們缺乏社會適應能力。給我的感覺是,這些媽媽都有一雙挑剔而銳利的眼睛,專門用來尋找兒女的問題。就和我在網癮會議上見到的那位媽媽一樣,兒子每天上兩小時網就斷定他有「網癮問題」,兒子不上網了就擔心他有「學習問題」,如果兒子學習問題也解決了,我估計她就開始擔心兒子的「朋友問題」,等兒子進入成年後則開始擔心他的「女友問題」……總之,不管兒女怎麼樣,做媽媽的都能找到問題。

◎(原書)就是說,她們真正焦慮的,並不是兒女的成長,而是與兒女的分離。她們自己缺乏獨立,所以需要那種無時無刻地關愛另一個人的感覺,這種黏在一起的感覺消除了孤獨,也消除了我們生命中經常要遇到的無意義感,即空虛。

◎(原書)「我的孩子出了問題」這種話不要急著說,因為很可能出問題的是父母自己。在這裡我給媽媽們一些建議:一、不要渴望徹底了解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只要孩子守住了「好學習不做壞事」這一底線,就不要總想著去和孩子談心。 二、不要總把眼睛盯在兒女的「問題」上,青春期的孩子自然地會出現許多問題,這是青春期的發展特點所決定的。三、尊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意願。假若放手讓他們自己去發展,給他們充分的獨立成長空間,他們的叛逆行為自然會消失大半。 四、反省一下你自己,你是不是特別害怕孩子離開你?五、豐富你自己的生活。如果你自己的生活不無聊、不空虛,那麼你就不會太黏兒女。 六、改善你與丈夫的關係,把你的情感重心從你與兒女的關係轉移到你與丈夫的關係上來,讓丈夫來填補你的情感空洞。

◎(原書)可以想見,在特別講孝道的地方,一個孩子最容易成為權力狂家庭的受害者。他被父母傷害,但所有家人都說,父母是愛你的,你不該有痛苦。到了社會上,大家也這麼說。去看書,書上也這麼說。最後,他只能分裂。

◎(原書)強調一句話: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療。

◎(原書)憂愁,而且是莫名的憂愁,是青春期的一個典型特徵。因為,青春期處於一個不斷「喪失」的階段。

◎(原書)也就是說,當改變發生時,迎來的新的心理內容產生了好的情緒,辭去的舊的心理內容產生了不好的抑鬱情緒。如果好的情緒多於不好的抑鬱情緒,那麼這個人整體上就會處於快樂狀態。相反,如果不好的抑鬱情緒遠遠多於好的情緒,那麼這個人就可能會陷入較嚴重的抑鬱狀態。這是青春期抑鬱症的核心因素。

◎(原書)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對矛盾的心理衝突:脫離對父母等親人的心理依賴,走向獨立的自己。前者意味著喪失,是辭舊;後者意味著獲得,是迎新。在這對矛盾當中,如果後者佔據了主要地位,那麼儘管不斷地有莫名的憂傷襲來,我們仍然會感覺到自己的生命整體上是積極的、陽光的。相反,如果前者佔據了主要地位,抑鬱情緒就會成為我們的主導情緒。但問題是,我們的文化中,不鼓勵孩子的獨立性。

◎(原書)為了防止青春期的孩子陷入抑鬱症,胡慎之建議父母需要懂得以下幾點:

第一,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長和獨立的必然階段。 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獨立,那麼這種叛逆心理就會減輕。如果父母不尊重,那麼這種叛逆心理反而容易變得更強。

第二,給孩子充分的獨立空間。在正常情況下,不必太想「知道孩子在做什麼」。青春期是一個心理變化非常劇烈的階段,因為他什麼都想嘗試,今天是這種心理狀態,明天可能就變成另一種樣子了,做父母的不必太為孩子偶然出現的異常行為而焦慮。

第三,青春期之前,一般說來,父母是孩子心中無所不能的「神」,孩子們普遍對父母有一定的崇拜心理,這種心理讓他們依賴父母。但進入青春期後,這種崇拜心理一般會消失大半,孩子們會重新崇拜新的偶像,譬如明星人物、政治家、科學家等。這種心理的轉變,會讓孩子們變得不再對父母言聽計從,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大大下降,父母應做好這種思想準備,明白孩子這種心理轉變背後的積極意義;

第四,不要對孩子偶爾出現的強烈叛逆行為,譬如離家出走、早戀等大動干戈,要理解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適當反思是不是對孩子控制得太厲害了。一般說來,強烈的叛逆行為是對父母強烈控制慾望的一種反擊,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控制適當變弱,孩子們的叛逆程度也會自然而然地下降。第五,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不要再把「乖」「很聽話」還當作優點來看。相反,做父母的應該感覺到焦慮和擔憂,並適當地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把孩子推向獨立的世界,減少他的依賴心理。第六,謹防孩子陷入嚴重的抑鬱狀態。 胡慎之說,如果孩子比較叛逆,你起碼不用擔心他會想到自殺,因為叛逆的孩子一般會有較強的生命力。相反,如果孩子非常聽話,那父母倒是應該有所擔憂。抑鬱症的一個重要源頭,是本來向外的憤怒不能表達,轉而指向自己。叛逆的孩子容易向外表達憤怒,而好孩子則容易將憤怒憋在心裡,最終攻擊自己。評定孩子是否陷入抑鬱症的標準可以概括為「三少」,即話少、行動少、情緒少。像阿瓊,在家中很少說話,暑假很少出門,情緒一直很低落,已經明顯符合抑鬱症的診斷標準了。最後,胡慎之強調,青春期的心理,即便對專業人士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難題。他的一個德國老師曾說,當處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問題時,能有20%的成功率就很不錯了。

◎(原書)每個人都孤獨,而打破孤獨的唯一答案是,能與其他人或其他事物構建真切的鏈接。

◎(原書)做父母的應該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對孩子的干涉太多了,或者自己對孩子的某些教育方式不對。言行不重要,重要的是感受

◎(原書)家長應該先學會聆聽很多時候,我們向別人倒苦水時,其實只是想找個人說說話,並不是去尋求那個人的幫助。如果那個人只是傾聽,並表達出對我們的理解,這就夠了。但假如那個人連珠炮似的給我們提出一系列建議,那麼不管那些建議多麼好,我們都會覺得孤獨,甚至還有受傷害的感覺,於是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

◎(原書)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當孩子確實有錯誤需要糾正時,充滿慈愛的父母通常會採取很坦誠的辦法,詢問原因,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予關愛和理解,同時體會孩子的感受。最後,才利用恰當的時機,在孩子自然地想傾聽時才給他們講道理。」換句話說,成熟的父母不會在第一時間去處理孩子的問題,他們會先處理孩子的感受。假如父母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孩子就不會做過分的舉動,而張琳的兒子自然也不會再拿「動了殺心」相威脅。

◎(原書)最簡單的解釋就是,這是極端的「有勁兒就往孩子身上使」,她們看似是為孩子,但內心中,她們是為自己不能適應社會而焦慮。

◎(原書)徐博士說:「很多媽媽,自己完全停止成長了,她們能不焦慮嗎?但她們不努力讓自己成長,而是將壓力全放在孩子身上。她們說,這是愛,但不客氣地說,她們是在轉嫁自己的焦慮。」

孩子成了他們證明自己的工具,而不是獨立成長的另外一個人。只有孩子成功了,自己才有臉面。如果孩子不能出類拔萃,自己會覺得很丟臉。

◎(原書)但是,這真的是愛嗎?徐博士說,是,但又不是。在意識上,小龍的父親是為了愛,但在潛意識上,通過打孩子,做父親的可以宣洩自己在其他地方鬱積的負面情緒。

徐博士在幾十所中學做過演講,到最後,她都會問孩子們一句:「你們最希望誰聽我講課?」孩子們每次都幾乎一致地回答:「爸爸!」「媽媽!」

徐博士再次強調,她希望父母們在著急的時候反省一下:「我考慮的到底是誰的心理需求?到底是誰在焦慮?」

◎(原書)學生與教師的關係,核心是學習。而親子關係的核心是愛。家長們認為,愛孩子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好好學習,而讓孩子們知道,成績與愛是畫等號的。

◎(原書)相對於成年的父母,孩子們更像是一個敏感的心理學家,父母只考慮他們的生存,他們卻特別在乎父母的情緒,對父母的心理變化非常敏感。他們很容易圍繞著父母的情緒轉,而父母也會有意無意地利用自己的情緒去控制孩子。那麼,孩子就學不會自己作決定,就學不會果斷和思考。父母只有給孩子留出充裕的個人空間,孩子才會發展出完整的獨立人格。

◎(原書)一個做了多年學生心理諮詢的心理老師說,如果只是孩子的成長問題,其實很容易解決。但如果孩子問題的背後是父母的問題,那就很難解決,除非父母們先做改變。

◎(原書)以前,物質匱乏,生存很容易出問題,所以父母之愛的集中表現方式就是犧牲自己的物質,保證孩子的物質生存條件。但現在,物質匱乏已經居於次要地位,父母應該進化愛的方式,從以前關注物質的方式中脫離出來,應該更多地考慮孩子的人格成長和心理需求。

◎(原書)我們是無神論的國家,我們也是反個人主義的社會。如此一來,一個人的精神生命或靈魂,安放何處?既不能安放在信仰上,也不能安放到自己身上。最容易安放的地方,就剩下了兩個:對父母的孝,對孩子的培養。

對父母的孝,不容易成為精神的寄託,但孩子不一樣,孩子的成長變化,會給父母帶來刺激,讓他們覺得生活是新鮮的,是有期盼的。可以說,中國人缺乏自我,缺乏靈魂的寄託,是有普遍性的,並不僅僅是沒有文化的父母才這樣,有文化的也一樣。

至少我們要意識到:不能將你的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

◎(原書)缺乏安全感,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為什麼會這樣? 這就涉及到一個廣為人知的觀念——媽媽最好親自帶孩子到三歲。

為什麼?因為,孩子在良好的養育環境下,到三歲才能形成兩個概念:客體穩定性與情感穩定性。客體即孩子身外的物體。幼小的孩子沒有客體穩定的概念,他們能看到一個事物,才覺得這個事物存在,而看不到,他們就覺得這事物不存在了。所以,和他們玩藏貓貓的遊戲,他們會玩得不亦樂乎。

情感穩定性,即一個人只要確認對方是愛自己的,那麼,他不會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而無端對這一點產生懷疑。客體穩定的概念,在良好的養育環境下,孩子一歲半即可形成,而情感穩定的概念,在良好的養育環境下,要到三歲才能形成。

有真自我的人,他會形成內部評價系統,即,他行動的動力來自於自己的內在。有假自我的人,他會形成外部評價系統,即,他行動的動力來自於外部的他人。 放在學習上,有內部評價系統的學生,他之所以熱愛學習,是因為他喜歡學習,學習本身帶給他很大的快樂。相反,有外部評價系統的學生,他努力學習是為了追求外部的獎勵,也即家長和老師的獎勵。

太聽話的孩子最容易「被動攻擊」小勇的案例,是很典型的「被動攻擊」。他從不主動對父母表達不滿,這樣的家庭也不允許他表達不滿。

◎(原書)曾奇峰說,他有兩句最基本的心理學原則送給所有的父母:如果孩子沒有秘密,那麼孩子永遠不能長大。 如果父母什麼都替孩子做主,那麼就是在殺死孩子的生命。

◎(原書)他們沒有表達出強有力的憤怒,甚至沒有表現出一點憤怒,但他們通過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錯誤來達到的效果,卻和直接用憤怒攻擊強勢方沒有什麼兩樣。這種心理機制,叫做「被動攻擊」,也叫做「隱形攻擊」。

◎(原書)孩子們夠累了,再說督促只能好心辦壞事,真要為孩子考慮,就要學會為孩子減壓,而不是加壓。」

◎(原書)鄭教授就這樣做過,他有兩個兒子,老大不愛學習老二愛學習。「但不管老大還是老二,都有老師時常找到我,要我督促孩子學習,」他說,「我理解他們,因為他們有教學任務,所以我會對他們說,放心吧,我會督促孩子。但他們一走,我就把這事扔到腦後去了。幹什麼呀,孩子們夠累了,再說督促只能好心辦壞事,真要為孩子考慮,就要學會為孩子減壓,而不是加壓。」

◎(原書)這個方法並不難,概括為一句話是:父母真誠地和孩子一起承擔挫折。孩子脆弱的承受能力是果,父母的高壓政策是因,所以,孩子難以承受也不應該獨自承受這個挫折。在中國,高考不只是一件個人的事情(雖然我很期望父母們能這樣看),而是全家的事情。所以,失敗了,父母要學會與孩子一起承擔。

◎(原書)請不要找並不真正理解孩子的其他親友和孩子談話,除非這個親友能聆聽孩子的心聲,而不是給孩子講道理,讓一切講道理的人遠離孩子的房門——也即心門。任何人要進入孩子的心門時,先請問問自己:你是否懂得他的痛苦,你是否站到他這一邊,若不是,請不要進去。

◎(原書)當你忍不住想和孩子說話時,問問你自己,你很焦慮嗎?你是不是很無望。若是,不要向孩子開口,去找你最好的朋友和親人聊天,哪怕發泄。但不要帶著焦慮與無望和孩子談話,孩子會捕捉到你的焦慮和無望,這會進一步擊倒他。

◎(原書)曾奇峰說,父母分三種:第一種父母,是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批評你;第二種父母,是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忽視你;第三種父母,是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鼓勵你。當然,最好的父母就是最後一種。

◎(原書)這些不過是大人的遊戲,而孩子不幸成為實現大人政績、業績或物質利益的工具,但大人從孩子身上榨取了利益並給孩子製造了難以承受的痛苦後,還強調一句說「一切為了孩子!」這是何等的卑鄙。他們不是孩子利益的代表,孩子只是被代表了而已。 一切為了孩子!

◎(原書)我一個朋友有很經典的說法。她說:懷孕時,只希望孩子正常就好了,別是怪胎就行; 生下來,只希望孩子健康就好了,別總生病; 孩子逐漸長大,看著小小的他,只希望他開心就好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進入幼兒園,比較心開始升起,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別人家孩子出色;從此以後,一發而不可收拾,希望孩子在人生每一步都比別人家孩子更出色一些。

個人與實現

◎(原書)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自我實現的預言。意思是,如果相信自己行,你最後就能行;如果懷疑自己不行,你就會退步。

按照「自我實現的預言」的理論,這種信念就相當於改變了我的預言。以前,我預言自己不如優秀學生,結果這個預言實現了;現在我預言自己會比他們強,而接下來,我這個預言開始不斷實現。

預言要有基礎。譬如,沒有那次化學成績,我很難做「北大夢」;沒有那次全班前五名,我的同桌也不會有那樣的預言。我那個朋友的表弟沒有以前的成績,他也很難相信「南大夢」的預言。

簡單說來就是,如果你抵達過某種境界,再做這樣的預言,你自己就容易相信。我在化學成績上取得了年級第一,由此開始憧憬其他科目也去爭取類似的成績。這種憧憬,是紮實的。

◎(原書)我從不執著於一次成績的得失,因為我堅信:努力,總不會錯!

◎(原書)心理學認為,經歷的多樣性比經歷的單一性更好。順利會幫助一個人形成一個方向的思維,挫折會幫助一個人形成另一個方向的思維。如果總是一帆風順,那麼一個人的思維就容易陷入單向度思維,對事情的考慮容易片面;如果一個人總是遭受挫折,那麼這個人的思維也容易陷入單向度思維。最好的經歷就是,既順利過也遭受過挫折,這樣的經歷會幫助一個人形成多向度思維。所以,在智商、情商之後,心理學家又提出了挫折商。所謂挫折商,就是一個人在應對挫折時形成的一些良性的應對方式,一定程度的挫折可培養一個人更強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可培養一個人的多向度思維,讓一個人考慮事情更全面。

◎(原書)火車質量再好,也只有在火車軌道上才能跑得快,在公路上,它就跑不動;你知識掌握得再好,也只有走上考試軌道才能取得好成績,上不了這個軌道,也拿不到好成績。

◎(原書)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提出了「來訪者中心療法」。他認為,心理醫生的專業知識掌握得再好,如果他不能站到來訪者的角度上,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考慮,感他所感,想他所想,治療很難有好效果。

◎(原書)國內知名的心理學家曾奇峰說:「一個人的現實人際關係,是他內在的客體關係向外投射的結果。」

◎(原書)性格決定命運,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格言。學心理學越久,我就越相信這句話。

◎(原書)從邏輯上講,不存在A相信A這回事,存在的,只能是A相信B或B相信A。 那麼,什麼叫自信?簡單來說,是自己內在的一部分相信自己內在的另一部分。套用客體關係理論的話,準確地表達,即一個人的內在小孩對獲得內在父母的愛充滿信心。

◎(原書)有時候,我給一些企業講課,說到工作壓力的話題,我會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你們該覺得慶幸,因為你們的工作壓力很難比得上現在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你最多早起晚睡,但他們每天的學習時間要遠勝於你,而且根本沒有鬆弛與娛樂的時間。

◎(原書)並非世界的這一邊是優秀而高壓力,另一邊是平庸而輕鬆。實際上,真正的輕鬆總是伴隨著能力的解放,那會帶來真正的優秀。

◎(原書)荷蘭心理學家羅伊·馬丁納17的一本好書《改變,從心開始》。在書中,馬丁納講到,快樂有三個層次:競爭式的快樂、條件式的快樂和無條件的快樂。

我們社會的教育體系,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其實都停留在了競爭式的快樂這一層面。

所謂競爭式的快樂,即一定得我比你強,這樣才快樂,否則就痛苦。比方說自己孩子考上中山大學,這本來是一件很好的事,很值得開心,但一聽說別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學,你的快樂一下子消散了,轉而恨自己的孩子為啥就不如人家孩子爭氣。我第一次深刻領會到競爭式的快樂,是因一個朋友。她對我說,她實在沒法明白,人與人交往時,除了比較還能做什麼。

馬丁納引用了一個寓言故事來說明競爭式的快樂。兩個商人緊挨著開了商店,經營範圍類似,他們唯一的快樂就是比對方強一點。 一天,一個天使來到一個商人面前說,對我許願吧,你的任何願望都可以實現。不過,你的對手可以得到的會比你多一倍。這個商人最初很沮喪,但突然間開心起來,他對天使說,請弄瞎我一隻眼睛吧。

◎(原書)所謂條件式的快樂,馬丁納說,這裡面去除掉了競爭的成分,這是很客觀的快樂。你要一個條件,只要這個條件得以滿足,你就會很快樂。譬如你的願望是掙到多少錢以獲得經濟上的自由,當這個願望實現後,你很快樂,而不會沉浸在「比爾·蓋茨比我有錢多了」的痛苦中,這就是條件式的快樂。

◎(原書)無條件的快樂,馬丁納稱為「至樂」,處於這一層面的人,不需要外界的任何條件,就能感覺到快樂與祥和。這是很美的狀態,他寫道:毫無條件地生活,就是接受自己是個可能犯錯的血肉凡軀,並歡迎改變、死亡和受苦。處在至樂中,無論舒服還是痛苦,我們都欣然接受;我們不執著於結果,而能享受和體驗充實的人生;我們對於沿途的幸福安適與種種經驗充滿了感恩之心,而能心平氣和地對待他人和自己……

◎(原書)心理健康的基石是直面自己人生的真相,而不是盲目樂觀。

◎(原書)與弗洛伊德齊名的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則稱,一個人的心理,就是由其所有的體驗組成的。這些人生的真相,一旦發生,就已註定不可改變。你若想否認這些事實,其實就是在否定自己,我們要學會承認過去,不和過去的任何事情較勁。

◎(原書)恨就恨,但不要報復

◎(原書)要想告別這種「改造夢想」帶來的誘惑,就要承認我前面提到的那兩個人生真相:爸爸的確很糟糕;我對爸爸無能為力。直面第一個真相時,你會恨爸爸,會為之痛苦,可能會號啕大哭。這時,你只管把自己交給情緒,想恨就恨,想哭就哭……情緒是怎樣,你就怎樣。只有等你內心鬱積的那些情緒宣洩出來後,你才真正有可能告別這一悲慘的事實。不過,這並不是說,如果你恨,就採取恨的行動,譬如報復爸爸。假若這樣做,那證明你還是渴望去改造爸爸,或改造你的家。你還是在糾纏,而這一切都是無用功。 相反,等情緒宣洩出來後,你要把注意力從父母身上移走,回到你自己身上來。父母你無法改變,但你可以改變自己。你越不期望改變爸爸和媽媽,就越有可能改變你自己,你的力量就會變得更強,改變自己也更容易。

◎(原書)簡單說來,一個人的存在感,來自於他的感受被另一個人看到。

◎(原書)我們說,一些人有清晰的自我,他不在乎別人的評價;另一些人沒有清晰的自我,很在意別人的評價。

◎(原書)評價不是看到。看到,必須是心對心,感受對感受,是心靈的呼應,而不是頭腦對心,更不是藥物對心。

◎(原書)再談談雙重矛盾。它的意思是,你既不能做A,也不能做-A。萊因則將雙重矛盾稱為雙重束縛,準確的表達是,表面上,父母或親人希望你做A,但你真做了,他們不高興。內心裡,他們其實是希望你做-A,但你若做了-A,他們可能會更不高興。

◎(原書)英國另一心理學家萊恩說,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身體和他的自我是一起的。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身體和別人的自我在一起。結果是,有假自我者,他的身體與他的自我分離,而去尋求與別人的自我結合,更容易被別人的自我所驅動,而不是被自己的自我所驅動。何等可悲。

◎(原書)存天理,滅人慾,這句話太極端了些,但貶低個體的身體而崇尚外在的道德規範,一直是儒家文化的主旋律。在這樣的主旋律中,王陽明和他的心學是非凡的存在。王陽明知行合一,因他證到天理即人慾,「我」心即天理。他首先提出身心合一,他的身體不是父母、聖人、帝王或他人的奴隸,而是他自我的一部分,是身心靈共同體的一部分。他的心學沒傳播開,因忠孝兩全才是咱們一直以來傳承的文化。

◎(原書)懷有美好理想或純凈精神的人,一定要問問,你的身體在哪裡?若所謂的純凈精神不能和你的身體合一,而只存在於你或一兩知己知道的幽靜之處,那麼你很可能是活在虛假中。

◎(原書)一直記得一段很有智慧的話:人生由幾百、幾千乃至幾萬個大大小小的選擇構成,等你老了, 回顧一生的時候,你發現最虧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這一生,就白活了。

◎(原書)這是存在主義哲學式的話語,萊恩也是一位存在主義心理學家,而存在主義一直強調這樣的人生哲學:我選擇,我自由,我存在。 願你從現在開始,從那些看似瑣碎的時刻開始,活出你自己。

◎(原書)喚醒你沉睡的活力是創造性,而不是其他,讓個體覺得生活是有意義的。 順從帶給個體一種無用感,並讓個體產生諸如「沒有什麼事情是重要的」「生活是沒有意義的」等想法。 創造性的生活是一種健康狀態,順從對生活來說是疾病的基礎。

◎(原書)愛,特別是愛情,能全方位激發你的種種感受。

◎(原書)法國著名哲學家雅克·德里達20甚至說:所有的愛都是不可能的。他的意思是,你要放下對絕對之愛的渴望,才能看到真實的愛存在。

可得出一個結論:若沒有愛,原始的生命能量,會被視為可怕的魔鬼,但若有愛,原始生命能量被照亮,那麼,這就是生命本身。

◎(原書)活力,即力比多,即慾望,源自我們共同的生命之河。如果孩子發現他能通過活力,先與媽媽,而後與爸爸,乃至更多親人甚至整個世界建立關係,那麼,他的活力或慾望就會成為流動的生命之水。相反,若他的活力或慾望總被否定,那他要麼成為我夢中的和尚而無欲無求,要麼乾脆就做一個黑暗的人,讓自己的慾望以黑暗的方式表達出來。任何一種帶有心靈感應的愛,都可以讓阻斷的生命之水重歸流動,特別是愛情。

◎(原書)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愛與自由。

◎(原書)愛,是為了幸福和快樂這是關於愛情的最大的謊言! 愛情,尤其是激情式的愛情、讓你非常有感覺的愛情,其真正動人之處,並非是幸福和快樂,而是強迫性重複。

切記:特別動心的時候,要提醒自己,這未必就是幸福。相反,這倒很可能意味著危險,意味著你渴望重複過去的災難。

◎(原書)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是心理活動和心理需要的核心。愛,則是令親密關係健康流動的最高原則。我們都懂得這一點,但可惜的是,有太多的錯誤假借了愛的名義,結果使得關於愛的謊言在這世界上大肆橫行,最終令我們部分失去了判斷愛和恨的能力,令我們不懂得自己的愛與恨,也不懂得分辨別人的愛與恨,許多被愛的謊言嚴重傷害的人,乾脆最後就再也不愛了,因為他們的一生中,被「愛」傷害了太多太多。為了真愛,我們必須懂得「假愛」,假若你因某個親密關係而傷痕纍纍,那一定不是愛讓你傷痕纍纍,而是「假愛」令你傷痕纍纍。「假愛」背後可能是麻木,也可能是恨,我們必須懂得這一點,才不會對真愛失去信心。

代際關係

◎(原書)什麼叫「愚孝」?即孩子會不惜犧牲自己、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而一味地對父母做出極大的犧牲。

◎(原書)此前,我在《支配與服從:病態關係的雙重奏》一文中,談到了四種病態的維持人際關係的方式,分別是權力的遊戲、依賴的遊戲、迎合的遊戲和性感的遊戲。

◎(原書)切記:父愛和母愛是偉大的,這是整個人類不斷繁衍並傳遞愛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渠道。但是,這遠不是說,一個人有了孩子就自動成了好父母。

◎(原書)婆媳關係這個詞語本身就是一個謊言,因為它聽上去是婆婆和媳婦的二元關係,卻忽視了本質——這是婆婆、媳婦和兒子的三角關係。 並且,這個三角關係的核心是兒子,而不是婆婆和媳婦。從這個角度看,婆媳關係是一個再糟糕不過的詞語,因為這給了兒子一個借口,讓他從容地說,這是兩個女人的事情,他可以做的事情不多。實際上,他才是核心,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如果他袖手旁觀,那麼所謂的婆媳關係是很難處好的。這個三角關係,看上去是中國傳統的大家庭觀念所導致的結果。因為大家庭觀念,我們習慣在結婚後,把男方的老人接來一起生活。這樣一來,媳婦和兒子的這個新家庭,就和原來的大家庭攪在一起,從而很容易出問題。因為,傳統上,媳婦的角色是最不重要的,她是大家庭的「外來者」,一開始必然難以融進大家庭的體系。但是,現在的家庭中,媳婦和兒子差不多同等重要,她一樣要承擔經濟壓力,一樣要去外面奔波,而且一樣擁有很多資源,她必然認為,這是她的家,而不是婆婆的家。如果婆婆認為,這是自己的家,並忍不住要在這個家中做主,就勢必會起衝突。假若兒子上了「婆媳關係」這個詞語的當,不積極調解,那麼這個家庭很容易支離破碎。不過,問題的實質還不是大家庭,而是俄狄浦斯情結,即戀母情結——反過來說是戀子情結。俄狄浦斯情結是奧地利「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提出的,但國內心理學界普遍認為,中國人的俄狄浦斯情結更嚴重。因為,傳統中國家庭是失衡的,親子關係是核心,夫妻關係是配角。在這種模式下,母子關係幾乎必然重於夫妻關係。也就是說,對於一個媽媽而言,兒子是她最重要的情感寄託,丈夫最多排在第二位。這樣一來,兒子一旦結婚,就意味著做媽媽的將失去自己最重要的情感寄託,這種巨大的喪失恐怕沒誰願接受。不甘之下,婆婆免不了展開一場和兒媳的爭奪戰。 必須強調的是,婆媳關係成為中國最典型的困擾性話題也有一個前提:公公婆婆和兒子兒媳一起生活。相反,假若是岳父岳母和女兒女婿一起生活,那麼婆婆和媳婦之間的麻煩將被岳父和女婿的困擾所取代。因為,夫妻關係是親子關係的配角,這一傳統不僅造成了媽媽戀子,同樣也造成了爸爸戀女。一個女子因和父親的關係太緊密,並且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時間超過丈夫,最終可能令丈夫離她而去。大家庭並不是問題,假若大家庭尊重小家庭的獨立性,並且,公公婆婆彼此相愛,他們的夫妻關係重於親子關係,那麼即便公公婆婆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婆媳關係也不會成為問題,因為婆婆失去的只是自己生命中第二重要的人,那是可以承受的。同樣的,岳父岳母假若彼此深愛,那麼,他們和女兒女婿住一起也不是問題。切記:婆媳關係是一個謊言,三角關係才是真相,而作為三角關係核心的兒子,是調解婆媳關係的最佳人選,假若他不想自己的家庭四分五裂,他當負起責任來,積極地去調節母親和妻子的關係,而不是逃避。

如果你是長輩,則請記住「孩子不該是你的最愛」,配偶才是你最重要的愛人。

2016年12月13日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家庭關係 | 為何家會傷人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