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at談貿易,美元和匯率的框架邏輯(下)

ALbat談貿易,美元和匯率的框架邏輯(下)

4 人贊了文章

1

讀完上篇,為何說產業轉移到東南亞是邏輯上的偽概念?

原因諸多,僅看粗邏輯線條,中國沒起來前,可以對它有疑問,甚至壓制它,但這麼多年,中國用工業體系樹的增長證實他是亞洲的極高,一片地方,它的地理分布本質上是圍繞地望展開的,這是基本邏輯。甚至可以粗略地用地緣政治來交叉理解,地緣政治這個詞帶有人的主觀偏見性,但地望卻反映的是客觀事實。

邏輯上反過來想:中國產業轉移,內部一片凋敝,而在其旁邊的東南亞卻產業興旺,承接世界工廠,一片繁榮?這種情形會出現嗎?不會,因邏輯上就運轉不了。若想把中國堵回到50-70年代,殊不知,就從自身歷史看,這段時間也是中國的非常態表現,而現在是常態。中國,是亞洲和平穩定發展的主要力量,把這句話的另一面翻過來,想明白就可以了。一群拿著麻稈的圍著這手拿獵槍的使勁擠眼色,對方就會自掛東南枝?玩笑了。

至於假設跟美國的戰爭,上限是熱核,下線是打嘴炮。沒有贏家,最後只有中美俄,天上啥都沒,沿海啥都沒,海面上也啥都不剩。感興趣的為何不去把當年的核彈數據拉出來研究下呢?核彈攻擊參數雖猛,但用來訛詐有餘,實際真用時,畢竟離毀滅世界還差的太遠。

至於某國大兵嘴巴一張就要把誰誰從地球上抹掉,那個,你說公雞能下蛋,我說我信,而且親眼所見,大家也就圖個樂呵。

什麼時候到那種罐頭生存系統或者直升機逃生系統搶購的程度,再來談論。

2

所以,產業轉移東南亞,只是美元體系想從中國身上把資金突然抽離出去而製造的傾向概念,是歐洲美元體系對新興經濟體的故伎重演。在上篇中,我們解釋了為何這招會失敗。

回頭再看,貨幣市場中的交易行為,交易由多空雙方在某一點完成,在那個節點,雙方對當時的價格都表示認同,但對未來方向的看法相反。加入wto的2001年末那個節點,中國與歐洲美元體系對協議達成一致,但各自內心對未來方向,怕是不同。中國開始爬自己的工業科技體系,而對方怕是盯著商品市場,貿易獲利和金融收割時機,把新興市場當成肉雞,只不過結果未如願。

那時有個理論,叫所謂蒙代爾三角,即一個國家不可能同時實現:

1資本流動自由;

2貨幣政策獨立性;

3匯率穩定性。

對這個東西的認識,就看處於哪個程度了,很多人學了經濟學十幾年,一聊下來,沒有新東西。沒有新東西,有時意味著就只有舊東西。我勉強只算是那個說別人沒穿衣服的小孩。

3

來看當年的這個不可能三角:1資本流動自由,2貨幣政策的獨立性;3匯率的穩定性。

先自問:這是為誰研究的,"不可能"又是說給誰聽?這個三角就是關於貿易,貨幣,和匯率的,即文章標題。它有產生背景的,通常思維是順著它的思路,研究為何只能實現其中的兩條而不是全部,現在我們從其他角度看。

當某人說他發現乾坤大挪移只能練到第8層,這句話意味著:

1他在練乾坤大挪移;

2它的目標其實是奔著第九層去的;

3它現在還沒到第九層;

4話的內容,其實是給有限的幾個高手聽的,其他人聽了也沒用;

5他的話,也不一定對;

在當年,這個三角本質上是為美元或歐元研究的,其實歐元都用不上,主要就是美國學者在修鍊,其他貨幣當時等級更低,還煉不了,就像有人發表"論核彈最大攻擊參數設定"這篇文章,很顯然這是給兩隻手都數得過來的國家聽的。蒙代爾三角,表面上看,按照描述,新興經濟體也可以應用,這倒也沒錯,不過不妨礙我們對它從其他角度認識,那為何叫"不可能三角"?

好,請把它背面的邏輯翻出來看看,即假若不可能三角變成了可能三角,乾坤大挪移第九層成功後,將是怎樣呢,用例子來比方下:我是人民幣,你是美元,咱匯率是1:1;

1資本自由流動,表明你的美元可以自由流動到我這購買商品或其他資產;

2貨幣政策獨立性,表明你可以隨便公開或私下放水,或印現鈔;

3匯率穩定性,表明匯率還可以穩定在1:1;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若這個三角成立,則你可以無限量放水和印美元,然後還能按照穩定的1:1換我人民幣,然後還能拿到我家隨便買東西。從邏輯上個,這個三角要成立,那意味著,統治世界經濟的,將是美國印鈔廠。

所以,必須要告訴世人"經研究,美國做不到這點,即不能靠印鈔廠就統治世界經濟,請各位放心。這是宣稱,但究竟美國有無事實上的在干這個,干到什麼程度,誰又知道?好比登錄某網站,對方跳出個聲明,經過權威專家研究,我司網站沒有能力泄露你的個人資料,請放心登記。畢竟維護美元循環體系大表的根許可權在美聯儲。

哪怕是真東西,我們用道的思想掰開翻過來看一遍,我們自己認,若沒有這個思維能力,怕是遲早就慢慢喪失了認知。

4

現在繼續說匯率,邏輯關係上,匯率的邏輯層不高於貨幣體系,因為總是先有各國貨幣,然後再有匯率等衍生品。可以說,所有能用邏輯構建的體系,它本身都具有道的結構,你甚至都可用陰陽八卦思維來分析,當然用微觀循環系統本身來描述它也許更好。所有的活體比如生命,都具循環體系。

一些國家搞經濟,只知能從1到2到3到萬物,比如藉助歐洲美元體系從最初一點美元,搭建基礎設施,建立工業體系,產生大量商品,建立貿易優勢,點各種升級,等等。而一旦失去貿易體系呢?或者失去你的貿易市場呢?從邏輯角度,這都是客觀問題。每一個國家,都可能面臨。

不少人把科技體系和經濟體系混在一起,因為當初中國接入歐洲美元體系時,這兩者是同時來的,既帶來了外資經濟,也同時帶來了新科技,包括凝結科技思想的設施。而從邏輯上,這兩者各處於不同層面,經濟體系更底層,而科技體系依賴在其上,但越到後期,科技體系更給力。

單純的經濟體系,即使沒有貿易市場,也可以退而求其次,構建內循環,用道來描述,就是從0中生出1,無中是可以生有的,它只是概念的轉化。打個不太恰當比方,今天地球200多國家,你可看作為是有200多地區的一個概念性國家。即200多國家,構成一個概念性國家,邏輯轉化下,200多概念性國家,構成一個國家。把200換成30,把概念性國家換成省,這就是國內的格局。

經濟本質就是循環,沒有外部循環,可以內部循環,沒有內部循環時,可以無中生有建立內循環。可以了解下,當心梗時,原有通道堵死時,心臟如何自動生成新通路自我更新。所有的會計系統,金融交易系統,銀行系統,國際記賬系統,撥開到最後,就是類似陰陽左右兩邊進行平衡的循環系統,這個不是本次主題,以後有時間再說。

所以,經濟循環系統,只要人民勤勞,這不是大問題,只要政府能合理規劃誘導。下面說更

重要的科技循環,就是今天中國正在進行的問題。

5

科技循環寫完了,讀了一遍覺得不合適跑題了,這裡就不論了。簡單說點別的方面的,不少人,都知要提升科技,但未必意識到,科技本身也是一個循環體系,它雖有很多位面,但從循環體系這位面來深入,可能更貼切。

舉個例子示意,一條大河的源頭,必是多處濫觴之地,他們各自順流而下,一路與山川地理相逢,把行經各處的信息量都容納於自身,然後在某處合成支流,支流再同樣方式吸納大地的信息,合成幹流,幹流合併,形成主流,主流奔波至海。

河流,就是人思想的載體,整個流域的脈絡,就是體系,創新思想思維量,藉助體系,從源頭最終把思想融入大海,相當於大家從底層堆思維量接力,然後堆到高層,堆到接近應用層,然後新突破,進入經濟循環,產生商業價值。

這看的見的循環,是整個循環的一半,要能形成循環不息,得靠自然力量,將大海里的水以雨的形式送回到源頭。如果源頭不斷往下供應帶地理信息量的水而自身卻沒有被補充雨水作為回報,那很快就枯竭,這條循環就死了。若創新思想沒法向外傳遞,是整個大體系設計的問題,若創新源頭得不到對等的補償,則整個思想循環將會枯竭。

6

關於人民幣以前說過,這裡簡單說,比如今年6明年7,你換1萬美元,到年底是賺1萬塊錢。那麼,你的這個賺,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年初把人民幣換成美元,年末把美元又換回人民幣,才能兌現這個賺,對吧?也就是說,你要兌現你的賺,實際上從開始你持有人民幣,到最終你還是持有人民幣。只不過,你的人民幣增加了16%。

所以,對你而言,所謂的從6到7,邏輯上等價於實現一年16%的增值機會。所以,關心人民幣崩的問題,本質上等價於關心增值機會。

然後換個邏輯角度,雖然年初你覺得rmb要崩,把現金換成美元,但你是否意識到,任何時候,你都是rmb資產的實際持有者。比如你有一套房,值600萬。那麼年初,你是600萬的房加上6萬現金,按年初匯率,用美元定價就是100萬美元資產加1萬美鈔,你看崩rmb,所以把現金換成1萬美元,到年底,匯率是7,用美元匯率定價,你的資產縮水為房屋85萬美元加1萬美鈔。

看出了問題嗎?以美元計,你的資產縮水了,也就是說,如果rmb真的走崩,年初賣房移民,和年底相比,年底反而少了15%左右。所以我以前說,你們啊,看崩人民幣到底,你不用喊,你一旦意識到,就趕快賣房移民,早走反而划算。

所以,真的看準認定的人,都早走了,哪會有時間來論壇跟著天天喊崩的?那不是蠢,那怕是其他問題了。

7

為何二戰後2-3年,西歐有強有力中央政府調配資源,但仍有人到餓死的程度?而馬歇爾計劃後,就能改善?真的是美國大幅援助糧食?未必。同樣的我國當初糧食危機,難道全國沒有一處是有餘糧的嗎?

我們用一個例子幾句話來闡釋最底層的邏輯過程:

當危機時,大家都根據事態屯速食麵,多寡不同,先定義,任何能平安渡過危機的,食物都可定義為資源多餘即0+人群,任何在危機中餓死的,定義為資源少余即0-人群;這個想下就明白了.

下面定邏輯層:

在這場危機中,政府的邏輯目標,是所有人群或最大化人群都向0點靠近即剛好活下來且不多餘,這就是資源配置。這個框架邏輯是處在最低層,稱底層邏輯,但它不會一下成為現實應用層。有些地方明明是0+的狀態,即食物富餘,但最終資源卻沒有對外流出,即沒有向0-形成流動,是何原因?

雖然經濟危機中,其實政府和0+的人民,在救助那些0-的人群時,目標是一致的。但不管政府多麼有力,要0+人群的資源進入經濟循環,這些人群有自己的邏輯層。如果邏輯過程沒有打通,這些0+人群的資源就不會進入經濟循環。

那這些人群的邏輯是什麼?

佔據0+資源的人,要主動釋放出自己的資源,必須得到邏輯上自主認可的超額補償,這樣才有邏輯驅動力去主動干這個事情,政府若喊口號呼籲,則人民只會報以精神支持,這個邏輯過程實際上並沒打通,政府用喊口號的時間認真研究規劃,用制度力量貫通邏輯,則人民的資源自然就進入經濟循環。只有他們都動起來,0+人群的邏輯層才能完成交互,進而政府的大邏輯循環即經濟循環才能有力。

什麼是0+人群邏輯上的自主認可?

那就是說,光靠政府定價,這些人是往往不認的,並非因為政府不好,而是因為,單純在這

件事情上,0+人群和政府,是互為對立方(雖然政府經常充當其他方面的三方),所以邏輯上,大家都需要第三方參照物。這時市場,市場就是這第三參照物,雖然市場的價格,有時還不如政府定的價合理。但市場並不僅是提供價格,而是給出了邏輯上的驅動力。只要0+人群認為自己能獲得超額回報,他就會主動向市場提供過余資源。從他家到市場這最後一公里,它必須要有自我邏輯驅動力才能完成。

在研究各種循環時,別小看這一點點的邏輯,人體各種循環中,某個穴位處不通,整個人都得受累。

8

回到貿易美元和匯率,我們帖子說個大概,三者雖在一個大循環中,同時各自又有邏輯循環。先看貿易問題:搭建基礎設施-進行商品生產-產業升級建立競爭優勢-建立全球貿易優勢,這條線是貿易,所以貿易的根本,更取決於自身產業的高度和生產力的優勢結合。比如,勤勞,有創新精神,全產業體系從低到高,都能以最優效率生產高品質商品,具有各種競爭優勢,比如低價,時效快等等。像中國的基礎設施,德國的一些工業品,都具有這些特點。在美國,這塊內容應該主要是總統和兩院思考的範圍。

歐洲美元,算起來戰後幾乎所有經濟體都是藉助這個體系搭建起來的,但這個體系並非最優系統,只是因為當初天然的相互需要,歐洲美元滲透進全球所有經濟體內。若順著體系樹往上爬,誰最終是體系樹的根許可權擁有者?倫敦是全球外匯交易中心,歐洲美元受Libor節制,Libor大約影響著全球幾百萬億按美元定義的資產。Libor和美國內的美元系統又受美聯儲影響,所以根許可權在我看來,主要還得是美聯儲的範圍,這是歐洲美元的框架。

匯率體系,可說是貿易問題和歐洲美元兩方的匯合,匯率本質就是美元與其他所有貨幣的關係問題。匯率體系的根權是在美聯儲和各國央行的博弈,比如人民幣國內,決定它的是國家央行,人民幣兌美元,是兩方的博弈交互,主權在我央行。

從驅動邏輯上,是貿易體系驅動匯率體系的變化,這是較強邏輯,另一面,匯率體系可反過來作為工具打擊對方的貿易體系的根即產業體系,這是較弱的邏輯。比如利用歐洲美元攻擊一些新興經濟體的貨幣,表面是攻擊貨幣匯率體系,其實傳導到貿易的根系,即整個工業體系都會瓦解。一般的經濟體一下就能被錘死。

9

這是最後一貼,抒情一下,鍵盤敲得肩膀疼。

中國,本質上對美國不會構成安全威脅,因為邏輯不同,在我看來,就算有能力碾壓,估計對美國的評估還是正面多於負面。美國這樣的國家,衰落只能從自身找原因。就好比中國在非洲帶路,中國沒過去帶路之前,美國幾十年也沒給人家帶路啊,中國與人做加法,你老給人家做減法,你把人家殺了你不也就獲利一次嗎。

08年危機這波後一些經濟體的強表現,比如像中國,德國,可能給了美國一些思考。這十年,美國的一些行為,體現了他們對貿易美元匯率這個三角新的思考量。奧黑馬中後期,美國行為模式已經表明想朝著某些點移動。若說貿易戰是特朗普的思路,其實從奧黑馬時期就開始了,兩院里延續著很多老傢伙還活在90年代的國際關係里,老狗們都理解不了新把式。2008年危機後,發現這招不行,那就繼續觀察,出新的招,但思路還是在遏制中國。南海,台灣,產業轉移東南亞,這個太那個太,這些都是中策以下的招數。

遏制中國,打擊中國,或許短期奏效,但終歸無效,邏輯上就屬下策。美國倘若不能認識到,那就是美國自身,目前有很大提升空間這個事實,光盯著中國而不是盯著世界,那麼你的招數最終都將是華而不實的。拆掉你的不是中國,而是整個世界。在我看來,中國沒有盯著美國,而是一直盯著世界,做加法。

(整篇完)

文章來自本人微信公眾號:外匯玩家

推薦閱讀:

CLC外匯:可繼續、公平、昌盛的未來經濟新系統
美GDP不及預期,下周重磅數據接踵而來!
詳解外匯流動性
【星雅龍分析體系】如何在外匯市場盈利?

TAG:匯率 | 外匯儲備 | 外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