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多怕壓貨,貨少不夠賣。想要生意好,服裝店到底該怎麼配貨?

貨多怕壓貨,貨少不夠賣。想要生意好,服裝店到底該怎麼配貨?

來自專欄服裝創業圈子7 人贊了文章

前兩天走訪了一家服裝店,周銷售86362元 / 324件 / 210單,庫存還有4975件,看到這一周的銷售數據,如果是你會主要觀察什麼?

通常人可能會關注以下幾點:

1. 月業績約35萬,一年400萬左右;

2. 連帶率1.54,客單價411元,物單價267元;

3. 日成交約30單,月成交可達900單;

4. 日售出約46件,一年可售出近2萬件貨品;

我更加關注 「月銷324件,庫存還有4975件」,照此進度,夠賣15.4周,即3~4個月,貨品不是配得太多了?

這個15.4周,即庫存與周銷的比值,可以稱為「周轉期」,問了幾家品牌的數據,分別如下:

1. 品牌A——16家直營店鋪的數據,可銷售周期13~110周,周銷10~100件,庫存在1000~2000件之間;

2. 品牌B——9家加盟店鋪的數據,可銷售周期13周~41周,周銷在20~80件,庫存在700~1000件之間;

3. 品牌C——12家加盟店鋪的數據,可銷售周期6~29周,周銷在20~130件,庫存在500~1000件之間;

37家店鋪,剔除周銷20件以下的,剩餘店鋪可銷售周期多在15~20周,和前面的15.4周那家店不相上下,難道15.4周的周轉期是正常情況嗎?

37家店鋪中,低於10周的店鋪僅3家,分別是6周、9周和9周,且出自於同一個加盟商,據我所知,優衣庫的可銷售周期正是9周,可ZARA則是可怕的4周;

為什麼差距這麼大呢?

於是又問了一個商品經營做得較好的品牌,他們周銷50~100件之間店鋪居多,庫存維持在1000多件,周轉也在15周左右,這讓我很意外;

聊過才知道,他們1000多件的貨品當中,有一部分無效庫存,用來充數的!

多方了解又後發現,商品人員在店鋪留下部分無效庫存,已是普遍現象,這麼做的原因有:

1.應付店長;有些店長是「會哭的孩子」,整天以「貨品太少」為由要新貨,如果不留些無效庫存在店鋪,店長就會經常騷擾商品人員及其他領導,這樣只會讓領導覺得商品人員的工作沒做好;

2.應付領導;有些「熱心」的領導,為了表示自己對終端店鋪的關切,常常責問商品人員「為什麼XX店鋪貨品那麼少?」 留一部分無效庫存在店鋪,領導也就無法責怪了,因為「該店貨品已經很多了」

那些即將過季的無效庫存,雖然一個月也賣不了幾件,但可以讓商品人員少一些辦公室麻煩,於是,15周左右的周轉,也就變成常態了;

不得不說,這是專業商品人士的悲哀!

接下來我們聊一下專業內容,不少男女裝品牌的周銷在50~100件之間,以周銷75件/周的店鋪為例,日常庫存多少件比較合適呢?

我們以ZARA的4周和優衣庫的9周為參考,分別計算如下:

1. 假定9周:則日常庫存為75X9=675件;

2. 假定4周:則日常庫存為75X4=300件;

周銷75件的店鋪,9周675件有效庫存夠不夠賣呢?顯然是夠的,有些加盟商的6、7周也能玩得很溜!

周銷75件的店鋪,300件有效庫存夠不夠呢?一定有很多人覺得不夠,可ZARA為什麼夠賣呢?

答案很簡單,ZARA每周上新貨2次,也就是3~4天就有一波新貨到店,如果你的店鋪周銷75件,每3~4天上一次新貨,保持店鋪庫存永遠在300件左右,你也是夠賣的;

你一定會說,我們品牌做不到一周上2次新貨,我們是二周上1次新貨,300件庫存,周銷75件,兩周就去掉一半,剩下貨品都不夠賣場陳列,連重複出樣的產品都有,怎麼辦?

這裡就涉及到兩個問題:

1、上貨頻率;

2、陳列面積;

上面說過,如果你的上貨頻率極高,如1周2次,4周的庫存周轉是完全沒問題的,即可300件庫存是可以滿足周銷75件的店鋪日常銷售的,可如果上貨頻率是1周1次、1.5周1次、2周1次呢? 300件可能就會被賣得不夠陳列了;

我們假設一家女裝店鋪80平米,周銷75件,2周上1次新貨,3件/平米的品牌,日常庫存多少件比較合適?

3件/平米,80平米陳列面積為240件,即庫存底線為240件,兩周上1次新貨,則店鋪最低庫存應該是2周銷量+陳列底線,即75X2+240=390件,周轉就變成了5.2周(390/75),也是OK的,保持店鋪日常在390件以上即可;

至於說新貨未到,貨品斷碼的情況,那是鋪貨寬度與深度問題,今天不講;

我們再計算一下,3件/平米的品牌,2周上一次新貨,周銷75件的情況下,50平米、100平米、150平米、200平米、400平米的店鋪的最低庫存分別是多少件?

1. 50平米:50X3+75X2=300件,4周周轉;

2. 100平米:100X3+75X2=450件,6周周轉;

3. 150平米:150X3+75X2=600件,8周周轉;

4. 200平米:200X3+75X2=750件,10周周轉;

5. 400平米:400X3+75X2=1350件,18周周轉;

這個數據告訴我們,大店不是亂開的,如果100平米周銷75件你是滿意的,那麼400平米店鋪要達到周銷300件才行(75X4)。

再回到文章開頭那家店,周銷324件,剩下庫存4975件,店鋪面積160~170平米,店鋪陳列衣服和鞋子等產品,數量為845件,約5件/平米,也是2周上次新貨,請問這家店鋪都少庫存比較合適?

845件+324X2=1493,即最低庫存為1493件,4.6周的周轉,若心裡沒底,備多2周的銷量648件是可以的,即2141件庫存,6.6周的周轉,支撐160平米的店鋪兩周的銷售,也是夠夠的;

也就是說,那4975件庫存,撤掉一半都可以!

2周後上新貨多少件?補充2周賣掉的量,648件即可!

如果你問我:我的店鋪周銷15周以上,怎麼辦?

那你就先別想4周5周的事,無論是撤下無效庫存,還是提高周銷,先減到9周,然後8周、7周再說,慢慢降下來,一步一步的走,摸著石頭過河;

國內學習ZARA搞快反的品牌多不勝數,基本上都在搞供應鏈,為了是快速翻單,現在看來,這個思路是錯的;

國內品牌的快反,其實還是爆款思路,把一個爆款銷量最大化,往死里搞,能爆3個月的話,絕對不讓它2個月熄火,等他不爆了,再找別的爆款接著往死里搞;

ZARA只生產3周的量,生命周期是滾動遞進的,5月31號上的貨,銷售時間是6月1~21號,6月6號上的貨,銷售周期就是7~27號,店鋪的貨品永遠以「小鮮肉」為主;

這段話希望你好好理解。

如果你真的要學ZARA,得做以下事情:

1、周銷要快起來;單店周銷幾十件,供應鏈轉得飛起來也沒毛用;

2、上貨頻率要快;10天半月上一次新款是不夠的,至少1周1次;

3、款式更新要快; 需要N多新款更新生命周期,這其中會產生N多的滯銷款;

優衣庫老闆柳井正多次說要向ZARA學習,一直沒學成,再主要的原因就在第3點,優衣庫很多單款生產量超過50萬件,柳井正是斷然承受不起N多滯銷款的;

最後說一句,商品經營,學不學ZARA沒關係,如果你每個店生意蒸蒸日上,周轉都在6周左右,倉庫里又沒什麼庫存壓力,你的商品人員就幹得非常不錯了!


再簡單說說:

「零庫存」一直是老闆的美好願望,然而現實總是時不時地給甩出響亮的耳光。訂貨不準、銷售不力導致門店壓貨,從而形成庫存,循環往複,便成了終端店鋪的頑疾,成了老闆的椎心之痛。

老闆們幾度扼腕長嘆:「消化庫存哪家強?!」扼腕歸扼腕,解決問題還是得究其根本。服裝店鋪可不可以實現零庫存?

答案是肯定的。即使在沒有退換貨、不打折處理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實現。可是,為什麼絕大多數店鋪每個季度會壓貨呢?因為,導購在銷售過程中,普遍存在這「三大作風」。

作風一

只會賣自己喜歡的款式

新款上市時,導購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掛版?試版?邀約老顧客?找賣點?有一件事情比這些都要重要,那就是——對每個新款進行評頭論足。

「這個款好漂亮啊,等我發工資了我也買一件。」

「這款真難看,鬼都不會買的,不知道老闆娘為什麼還訂了這麼多。」

於是,最終喜歡的一定好賣,不喜歡的就賣不動,導購因此變得更加「自信」,認為自己的判斷能力非常強。

有一種「我天天賣貨,我當然知道什麼款更好賣」的想法。因為你喜歡,所以你推的時候滿懷信心;如果你不喜歡,即使你很會介紹商品、讚美顧客,成交率依然很低。

【正確觀念】:買和賣是不一樣的,不可以以賣的標準來衡量買。

作風二

只喜歡賣新款

導購是世界上最喜新厭舊的動物。一旦新款上市,老款就容易被壓貨。比如在秋季的時候,呢料大衣一上貨,薄外套就不動了。不是天氣不適合,而是導購大都喜新厭舊。

天氣再稍微冷點,薄外套就過了銷售季節,真不動了,即便看到堆積成山的庫存也只能繼續扼腕嘆息。

【正確觀念】:銷售要根據銷售周期和穿著周期,並且應該先推老款後推新款,這樣店鋪給顧客的印象就會永遠新款不斷。

作風三

只賣齊色齊碼款

導購抱怨斷碼款不好賣,其實在我的眼裡,斷碼款和齊碼款沒有任何區別。因為,任何一個顧客的個體,都只需要一個碼。比如對於S碼顧客,全碼款和只有S碼的斷碼款,是沒有任何區別的。為什麼導購只願意推齊碼款呢?因為他不需要記憶,沒有「風險」。

【正確觀念】:記住斷碼款剩餘的尺碼,先推斷碼款。

學習更多服裝生意精彩乾貨,廠家貨源資源,歡迎加入服裝圈社群!


推薦閱讀:

服裝店主如何確定進貨價格和進貨款式
10個方法讓你白手起家開服裝店
服裝店該如何進貨?
現在開服裝店還賺錢嗎?10年服裝老手告訴你答案
櫥窗模特穿得好,服裝店人氣高到爆棚!

TAG:服裝批發 | 服裝店 | 服裝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