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中產階級丨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英語中產階級丨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29 人贊了文章

我們常說的中產階級(the middle class)是指收入水平處於中等的一群人。但現在有一個更受歡迎,且更易引起共鳴的詞叫無產中產階級,即是:窮也要奢華地生活著。

比如:

  1. 省吃儉用半個月,為了住一晚五星酒店
  2. 一個人時吃沙縣、蘭牛,只為了能和朋友聚會吃大餐
  3. 刷爆信用卡,為了體會在商場shopping的快感
  4. 拿出每月2/3的工資,為了維持與「白富美」等價交換的愛情

總結起來一句話:平時各種浪,每到月底成月光!至於生活得到底如何,只有自己知道。

生活上有階級之分,學習英語其實也同樣可以分「階級」,比如在英語界有個新詞「英語中產階級」。

這類人在外人看來英語似乎很不錯,手持4、6級證書,考過GRE,認識不少於8000個單詞,平時說話也會夾雜著些許英語單詞;但真要和老外溝通時,豐富的內心戲卻只能化為迷之尷尬與微笑。至於英語實力到底如何,可能只有自己知道。

下面這些正是「英語中產階級」的日常:

追劇再累,朋友圈一定要保持學霸范兒

延禧攻略怎麼還沒有開始宮斗?不管,同款口紅先買起來。大家都在看延禧攻略,不看怎麼找共同話題呢?什麼?如懿傳終於開播了?那必須看啊!給我兩秒鐘先去朋友圈打卡一下英語閱讀!

內心 OS —— 在朋友圈中,我必須那麼優秀

比無產階級更害怕犯錯,郵件發出去之前至少看兩遍

自從進入外企工作,電腦系統全英文,工作郵件全英文,每次發郵件都要檢查好幾遍才敢點擊發送。英文沒什麼實質的長進,腔調長了不少「Lisa,你這個project被reject了,你的plan一定要get對方的point啊」。

內心 OS —— 知道的單詞都表達了,還不用擔心語法錯誤,完美

聽別人說英語,聽不懂也要裝聽懂,表情要到位

如果會議中有一個老外發言或者做presentation,一定要假裝很認真,時不時微笑加點頭,以表示「我聽懂了」。如果現場有翻譯,最好搶在翻譯之前,表情一定要到位且誇張。

內心 OS —— 畢竟是在國際化職場混的人,沒點演技怎麼行

英語中產階級的進階

對於套路滿滿的英語中產階級來說,最大的夢想恐怕就是「一夜暴富」成為英語資產階級。

可是我們英語界是很實誠的,沒有偷盜,沒有彩票,更不能拼爹,想要進階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區別只在於你的時間和精力用對方向了嗎?你的方式方法效率如何?

聽說做到以下4點,可以有效幫助你的進階之路。

在經濟艙也要看英語原版書

誰說只有頭等艙和商務艙才能配得上厚厚的原版書或者忙碌的MacBook?那坐在經濟艙里就該自暴自棄玩遊戲看視頻嗎?

想要進階,不管在哪裡都要以更高標準要求自己。即便不能完全看懂原版書也要堅持,不用太久,你會發現自己慢慢能看懂了。而這一過程當中,你收穫的不僅是所看的書,還有逐漸掌握的辭彙量和語法

培養一個用到英語的興趣愛好

如果你喜歡聽音樂,就多聽聽英文歌,關注一下歌詞,嘗試自己動筆寫一寫英文歌詞。如果你喜歡詩歌,可以自己寫一寫英文的詩句,或者嘗試翻譯自己喜歡的詩歌。

使用才是真正的掌握,嘗試培養一個使用到英語的興趣愛好,讓學習的過程多一點樂趣。

用 podcast 代替音樂和聽力 app

戴上耳機只會聽音樂?強迫自己聽無聊的BBC/VOA結果分分鐘睡著?那就改聽podcast吧,這是不少英語資產階級一致推薦的「竅門」

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類型的節目,聊音樂、聊影視、脫口秀……只要你感興趣一定可以堅持收聽。如果第一次不知道聽什麼節目,推薦《Part-time Genius》,語速不快,內容也有趣。

創造條件用英語生活

有人說能用英語吵架是最高境界了,作為努力成為英語資產階級的高素質群體,我們用聊天代替即可。能夠跟母語者聊天更好,聊天的過程中還能學到不少書本上沒有但十分實用的俚語。

如果有條件,那就為自己創造一個浸入式的學習環境,比如每周定期和老外交流、去國外遊學,在世界知名學府與學者們交流學習。知名外語學習博主Benny Lewis就曾分享,掌握一門外語的秘訣就是利用簽證允許的三個月時間在相應的國家生活,與當地人交流。

說到底,語言不是用來學習的,是用來生活的,你同意嗎?


推薦閱讀:

永恆的階級,那是跨越不了的鴻溝!
家庭總資產在1000萬應該劃入哪一階層?
薛晶:淺談中國社會階層分化
重構社會階層公正流動
30後以後,你的臉就是你的階層

TAG:英孚 | 社會階層 | 中產階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