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失控的小隨想

看完失控的小隨想

1 人贊了文章

第一次聽說凱文凱利(以下簡稱「KK」)是在大學的時候,當時系主任強力推薦《失控》這本書,說是非常具有洞察力的一本書,大學時候的我還是個不愛讀書的小姑娘,大概看了下覺得這本書好厚,就默默地只是在心中有這麼個印象,並沒有深入了解。後來的互聯網就業大潮把互聯網捧上神壇,各種公眾號或者書店充斥著以「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產品經理必讀的互聯網從業書記」或者是「張小龍推薦的十大經典書籍」,在這些各種書單中,《失控》又赫然佔據榜首的位置,從那個時候就想著有一天有空就來讀讀這本書吧。當然一般抱著這樣的心理很有可能還是遲遲沒有讀這本書。直到最近,工作閑適下來,覺得應該給自己充電了,把他的三部曲都下載了,想把三本書連起來看個透徹。

KK應該算是媒體人出身,早年大學輟學後,他成為了一名自由攝影師,20-27期間他遊歷了亞洲大部分國家,也經歷過神奇的「死亡」體驗,後來成為《連線》雜誌的創始主編。1994年《失控》在美國出版,當時銷售量非常一般,不溫不火。KK 和 《失控》在中國的走紅要追溯到2010年,當時東西網的CEO趙嘉敏想要做中國出版商和優質外國作者中間人的生意,他需要一本不錯的外國作品。是的,他選中了KK和他的《失控》。從此KK成了被中國互聯網捧上神壇的互聯網教父,在趙嘉敏團隊的各種商業運作下,參加了無數中國的論壇,在這些論壇中,李開復、馬化騰等赫赫有名的名字也常被提及。當時的新聞常常會出現「XX對話凱文 凱利」類似的噱頭。確實,當時偶爾瞄到這些新聞的我心裡是被洗腦的,覺得這應該是一個特別優秀的學者吧,學術都傳播到中國這裡來了。殊不知,在中國的走紅的一切都是需要運作的。當然,寫到這裡我並沒有任何貶低KK的意思,只是突然感慨自己的年幼無知,缺乏獨立的判斷力而已。說實話我們的國民真的非常有趣,只要颳起了一陣風,大家都紛紛響應,也包括我。

《失控》這本書確實太厚了,我讀了很久,也是間斷著讀的。全書中KK用了很多的學術名詞、列舉各類生物學現象,試圖去展示失控混沌狀態下的社會,向著我們沒有辦法精確預測的方向演進。他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分散式的思維,即在分散式系統之下,每一個節點都從事著簡單且重複的事情,但是整體卻能產生驚人且高效的結果(例如蜂群思維,人體組織的運作)。在這樣的系統中,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推動著整個系統的進化,也就是他後來提及的自下而上湧現的力量。KK的觀點在於如果想要智能地控制科技,唯一的方法就是給予自由,讓其「失控」。 全書包含的內容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我在閱讀的時候,總會驚訝於作者的知識面如此之廣,各行各業的案例和實驗信手拈來,並且提出了很多我從來沒有聽過或者想過的理論,也確實引起了我的不少思考。但是有些身處學術界的讀者則認為,KK在中國的熱度才是過於「失控」了。KK 提出的各種理論早在美國其他的學者提出的混沌理論等提及了,因此他的觀點並不算新穎。其次,他在文中的各類論證,也不夠嚴謹,讓人乍一看覺得暈頭轉向,仔細想來卻覺得邏輯有待加強。雖然我認同這些評論者所說的,但對於一個普羅大眾,想要閱讀一些簡單科普類型的書籍的讀者,這本書無疑還是一本很不錯的作品。省略論證不夠嚴謹這點不談,KK的遣詞造句還是很符合暢銷書的風格。

我想對於讀者來說,最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想要從這本書中得到些什麼;如果只是對於互聯網、科技有點感興趣,想多吸收些優秀的思想,那麼這本書還是非常推薦的;但如果是想要進行嚴謹的學術研究,那麼這本書相對於前沿的理論還是落後的,其實KK自己也在書中提到了這本書不是一本嚴謹的學術作品,只是他表達自己對於網路文化的一些思考和預測。雖然KK 最火的一本書是《失控》,但他的另外一本書《科技需要什麼》中的某些觀點甚至更能夠激起我的思考。且不論是否新穎和嚴謹,他提的進化並非是完全隨機的,進化其實也是定向的;且科技元素也不是人類的附屬品,科技元素也有著自己演變進化的方向,這是我印象很深的一點。雖然我不會去看《必然》,也覺得很多觀點經不起推敲,有很多反面的例子並沒有被提及,但這兩本書總體來說還是拓寬了我的思維,讓我多想了一步,這至少是我的一點小小的成果。

推薦閱讀:

情感心理學 婚外情中的男人並非都是色狼
說說拒絕
[睡眠科研精覽]學習壓力爆表,放鬆才是良策
我反對低齡留學|旅美20年的學校心理學家對愈演愈烈的留學低齡化趨勢說NO
在和女生聊天的過程中如何保持自己的框架?

TAG:失控書籍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