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大方方做個無效率的人

大大方方做個無效率的人

來自專欄寫文章的那點事兒1 人贊了文章

當我們談起「生活方式」,我們是如何定義它的?在我看來,如果要為它下個定義,便是木心先生在詩里所寫的那樣:「清晨上的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日色都很慢」細細體會的心情,是那些無用又美好的小事。

生活方式不是「過日子」這般極度漫長又無趣的釋義,好像生活必須要靠一路打怪前行。「生活方式」的出現本身就是矯情又瑣碎的,直指那些被瑣碎日常所掩蓋的內心感受、浪漫情懷和生活熱情。

生活方式,就是把生活當成正緊事對待,不囫圇吞棗,需細細琢磨研究其細節與方式。

要說生活方式,中國古代文人最講究。明朝張岱愛玩物玩世,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著稱,他在《夜航船》里講生活,好生熱鬧:藕皮和菱米同食,則甜而軟;栗子與橄欖同食,作梅花香;發了白點的茶褐衣緞,用烏梅煎濃湯點之則可還原色;鼓皮舊,用橙子瓤洗之。即便是放到今日,這份認真又瑣碎的生活方式想必也令人羨艷。

曹雪芹更是誇張,《紅樓夢》簡直是小布爾喬亞行為指南。用薄如蟬翼的軟煙羅做窗帘紗(實際上是薄真絲);食蟹要賞菊飲熱酒,對詩行令;喝茶得用五年前在梅花上收的雪埋在地下得的水來泡,仙女用的杯子與旁人都是不同的。全無目的性,卻讓人印象深刻,有一种放松自然的純粹的生活美感。

現代生活里人人急不可耐的要物質滿足,要精神充實,好像人到中年前如果沒有好車好房好工作就是失敗而純粹的,但這些人卻始終少了份」無效率「的態度。但仔細觀察生活中那些鐘鳴鼎食的人,即使家徒四壁,都樂意把每一天的細枝末節過得像節日,這不是假高級不是假排場,是與銀行卡存款多少都無關的靈魂的貴氣。「生活方式」現如今被廣泛提及,或許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若是少了這些無效率無用又美好的小事,人生樂趣就失去了一大半。

所以我們從衣食住行出衍生出諸多感受。最先開始的,便是住。空間可以給人虛無縹緲的感官感受,看得見摸得著,一盞亮度恰到好處的燈光都能實實在在的影響著生活品質與方式。這不是現代人的專利,《紅樓夢》里諸多人物的空間布置都是不同款式,處處有跡可循。

我自己便是這樣「視覺導向型」人,家裡收集了幾百個零碎物件,每個角落都有的美好小物。春天要換上翠綠窗帘,夏季就點上一盞復古小燈;書房要柔軟淺色的地毯,卧室要有橙花的香氣。每一處都留下與美好的痕迹,才覺得安心沉靜。

每到夜晚總有怪癖,要製造方圓幾米空無一人的場域,燈光昏暗,噼里啪啦的打字,字字誅心,滿足。對空間的需求就是一個人的怪癖,好聽些這是一種修飾,一種撒嬌,一種個人氣質,無人可以解釋清緣由,比戀愛更無頭緒。

對空間的需求,是生活外多一層的紗。

我曾去到一間民宿,它被安置在"琉璃萬頃"撫仙湖畔。我在很多房間中選擇了一間擁有最佳視角的房間,整個房間的味道都是藍色。它的存在超出了簡單旅行本身,更像是搭建出一個最佳「生活方式」的空間,將那些細微又無效率的一切美好安置在了房間每個角落。

為了大大方方做個無效率的人,我用很久的時間與其相處,直至把它翻譯成了另一種語言。那種語言像極了那句「我給你早在你出生多年以前的一個傍晚看到的一朵黃玫瑰的記憶」,暮色四合下蕭瑟肅靜的遼曠感,一切都恰到好處的相互重疊。

我在湖邊山間看四季流轉,雲朵追逐,候鳥遷徙,這些生命變動不安的罅隙中,我帶著生長於世的榮耀與激情。在一間光影流動的民宿里,我觸摸到書本里的震撼,人情中的喜悅,山間帶來的清涼,湖水肅穆湛藍的人生。這些看似無效率的一切小事,就是生活方式。

下次,我想大大方方做個無效率的人。

PS:民宿名「後來·那岸」,坐落在雲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華寧三縣間撫仙湖邊。清晨與你為伴,晚霞等你歸來。你,是否要加入?

推薦閱讀:

媽媽吃完餃子就跳樓了……」背後的故事看哭無數人
《唐山大地震》背後的故事
漢風物語——文物背後的故事

TAG:背後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