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很多外國教授不願收中國學生?

為啥很多外國教授不願收中國學生?

來自專欄李文勍

【BEAT托福】原創

公眾號:李文勍 首發

作者:創業直播間

未經作者授權 禁止轉載

隨著國內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國人走出國門:旅遊,留學,工作,生活,全世界各個國家都可以看到中國人的身影。然而,我們明明作為禮儀之邦,為什麼在外國人心中留下了沒禮貌的形象呢?

其實,有時我們的一些所謂「沒禮貌」的行為,可能是由於不了解當地文化,不熟悉當地表達,沒注意一些小細節而造成的「小誤會」。今天,我們匯總了幾點大家都可能沒注意的小細節,相信一定可以讓你變得更受歡迎!

Richard說:2017年清華校慶,我接待一個MIT PRESS的學術訪問,晚上吃過飯幾個老師陪訪問教授在五道口散步。路過搜狐大廈樓下過馬路,看到兩個中年人在打架。教授回頭問怎麼了,我說可能是因為騎車太快撞到了要過紅綠燈的行人。他想了想跟我說:他倆這種在中國一定很罕見,中國是世界上最懂禮貌的國家。院里幾位同事聽了都好感慨,祖宗給咱們掙了「禮儀之邦」的美譽。

圖片來自網路

在美國,如果需要請別人幫助,如問路,點餐等,請在句子的開頭加一句:

Excuse me

Excuse me 表示不好意思,打擾了。例如你想要在一個商場詢問工作人員洗手間的位置,你可以說: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 is, please?

而不是直接問:where is the W.C.?

這就相當於我們中文裡的:打擾您。加上這一句會讓對方感到我們:懂禮儀講禮貌。

同時,如果在路上遇到有人擋住了你前面的路,也可以說一句:excuse me。這樣對方就會主動給你讓路了,千萬不要一句話都不說,就從別人面前穿過/背後鑽出,一句excuse me,別人就會覺得:我們很體貼。

(圖片來自twitter)

在中文裡,如果服務生問我們想吃點什麼,我們一般會回答:我想要個XXX,我想點XXX... 如果直接翻譯成英文就是:I want this, I want that....

然而,在美國點餐時,如果真的直接說I want a burger. I want a coke, 服務生會覺得:這是個十分沒有修養的遊客/留學生。在美國的點餐習慣用語是:

  • Waiter: What can I get you today? (今天想吃點什麼?他們不會使用:what do you want today?這種句式)
  • Me: Can I have a Caesar salad, please? Thank you! (我可以要一份凱撒沙拉嗎?謝謝)
  • Waiter: Sure! (當然可以!)

如果直接說:I want a Caesar salad, 在西方的理解中,我們像個大爺一樣使喚別人,發號施令,這聽起來會非常刺耳。在美國的服務行業,提供服務的人與被服務的人,雙方關係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可以退出服務關係,不存在誰命令誰去做什麼事情這種不對等關係。

點餐也是我們請服務生幫助我們完成一項就餐步驟,所以使用can I/ could I/may I /Would you please...會顯得更加有禮貌,符合當地的社交習俗。

同理,當我們逛街的時候,如果想要看一個包,或試一件衣服,想請店員幫我們拿下來看一看,也可以對他們說:

Can I have a look at the bag, please? Thank you. (我能看看這個包嗎?謝謝。)

(圖片來自網路)

Richard說:剛到美國的時候,問詢別人的名字都感覺學到很多。在一個辦公室那麼多老外同事,想打成一片卻還不認識對方。本來準備一進辦公室就問一問大家的名字,但在公司前台聽到達拉斯小姐姐在接電話的時候有一句:May I have your name please? 立刻讓我意識到:幸好沒有直接問:Hi man, whats your name. 那得多尷尬啊。剛到了另一個語言文化中,每一步我都在虛心學習,盡量多請教本地的同事各種禮貌語言用法。

從上面的兩個小例子中已經可以看出,在一句話的結尾加上,please,thank you, 會更讓別人覺得你對他們工作/幫助的尊重和感謝,在他們心中你就會是一個很有禮貌的人。

圖片來自網路

Richard說:感謝語還有哪些替換的日常表達呢?同義替換可是托福輸出能力的考察重點喲~

I really appreciate it.

That』s really kind of you

I』m so grateful for…

如果想浪漫一下的話,你也可以說

You made my day!(注意是made)

  • How are you?
  • Fine, Thank you, and you?

這是我們從小到大學習的英文標準用法課文,但遇到真實的場景,仍然有很多同學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美國的店員非常喜歡與顧客進行greeting,例如我們進入一家服裝店,店員看到我們會很熱情的問我們:How are you (doing) today? (今天過的怎麼樣?)

此時,我們可以自然的回答:great/very well/good, thank you. How about you? (非常好,謝謝。你呢?)

有時,當店員問我們今天過的怎麼樣時,很多同學由於害羞,或不自信自己的表達,聽到這句話也當沒聽到,選擇無視店員的打招呼。此時在店員心中,可能就會留下:怎麼這麼多 中國遊客/同學 都不禮貌的印象。

Richard說:剛進入美國大學,我的助教工作第一周就是幫助教授整理學術郵件。我驚異地發現很多來申請PhD套磁的郵件教授確實打開過,但沒有回復記錄,我請示要不要我回復,教授說:不用回這些人,這些他沒有回復的都是沒有任何學術禮貌的人,實驗室不歡迎這種同學,不用浪費時間搭理這些人。(我一封封的整理髮現這類郵件絕大多數都是QQ域名或者163域名等公共郵箱域名的)

後來我自己帶課題了,也發現,很多同學發郵件來申請實習工作從頭到尾都感覺好像我們院課題室都欠他她的;有的熟人介紹加了微信,直接把Word簡歷往微信一扔,沒有一句禮貌用語。我也和之前的教授們一樣,一個都沒回過:禮貌尊重是互相的。

(圖片來自網路)

從上面的幾個例子不難看出,有時並不是我們真的不禮貌,而是由於文化差異,語言差異,我們並不知道應該怎樣用英文有禮貌的表達。之後即將赴美的小夥伴,希望可以有意識注意這些小tips,讓我們變成更受歡迎的人,也幫助改善我們在國際友人心中的形象。華人形象的提升,一定也會給我們的留學、工作、生活提供更多長期回報。

推薦閱讀:

俄亥俄州第一大學 凱斯西儲大學不容錯過
康石石領銜打造:中國首款藝術留學「超級資料庫」正式上線!
如何準備一篇演講稿
乾貨!手把手教您擊破H-1B RFE(一)
恭喜Guo同學成功補錄到Calvary Day School

TAG:TOEFL托福 | 留學美國 | 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