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世遺珍,傳世哥窯,吳學遠

累世遺珍,傳世哥窯,吳學遠

吳學遠,

1967年出生於青瓷小鎮龍泉上垟,青瓷老手藝人吳獻文之子,自幼受父親青瓷技藝的熏陶,耳濡目染;

1987年進入龍泉國營瓷廠工作,並開始燒制仿古瓷器;

1993年創立學遠青瓷,開始獨立創作;

1995年起在父親的啟蒙下,隨父開始研製傳世哥窯,在哥窯文獻、窯址等領域做了大量的研究、發掘和整理,並在接下來的數十年,孜孜不懈的對哥窯礦料類型、胎釉肌理、行制特徵、施釉技藝、 燒制曲線、紋理開片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窯復一窯不停試驗;

2015年被評選為龍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2016年終於研製成功傳世哥窯,燒制出具有傳世哥窯特徵的當代龍泉哥窯。

https://www.zhihu.com/video/1021814185512005632

《哥窯凸弦紋長頸瓶》

《故宮博物院藏品》

「哥窯」名列宋代五大名窯,在陶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於哥窯物質特徵的定義,上海博物館這樣描述:

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米褐黃。釉為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米黃、灰青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合,經染色後大紋片呈深褐色,小紋片為黃褐色,也稱「金絲鐵線」或「文武片」。這是哥窯的主要特徵之一。器形有各式瓶、爐、尊、洗、盆、碟等。多見仿古造型,底足製作不十分規整,釉面常見縮釉和棕眼。

《哥窯三足鼎式爐》

《故宮博物院藏品》

時至今日,傳世的宋哥窯實物資料未在窯址考古中得到印證。有關哥窯燒制地點記錄的古文獻資料也存在差異和需要印證的部分。因此,究竟哥窯窯址何在?性質如何?一直是陶瓷史上研究眾說紛紜,懸而未決的問題。

《哥窯鼓釘五足洗》

《故宮博物院藏品》

傳世宋哥窯器歷來被奉為名品,為明,清皇室所器重,其造型古樸典雅,釉色瑩潤,精光內蘊,深沉含蓄,紋片縱橫交錯,千變萬化。

《哥窯魚耳簋式爐》

宋代五大名窯中官、汝、哥窯均以開片紋作為釉面裝飾,汝窯和官窯為本色細碎紋開片,哥窯開片則有大、小兩種紋,大紋路多呈黑色,猶如鐵線,小紋路細淺,呈黃色,恰似金絲,紋片大小交織,深淺相間,形成獨特的裝飾風格。由此反映出宋代窯工控制紋片工藝的高超技藝,這種破碎美越能襯托出器物的莊重、高雅。

《哥窯葵花式洗》

《故宮博物院藏品》

清高宗乾隆皇帝對哥窯瓷器喜愛尤佳,命御窯廠進行仿製。曾詠詩多首讚美哥窯器,其中一首專贊膽式瓶:「芝為華彩玉為肌,火氣全無古氣披。恰是白描吳道子,觀音妙相手中持。」哥窯器正因為皇室推崇,因而被奉為瓷中珍品,亦為後世所珍。

《哥窯海棠式爐》

《故宮博物院藏品》

流傳於世的「哥窯」經典器大多源自清宮舊藏,它們或是經前代宮廷傳承下來,或是在清代帝王的主導下收集入宮。其特點是流傳有緒、自成體系,有些更是出類拔萃的罕見之作,價值意義無可替代。

這一類哥窯坊間稱為:傳世哥窯。

如今這些傳世品哥窯大部分集中收藏於兩岸故宮、上海博物館。也有少量藏品分布於世界各大博物館和民間收藏家,總數少於三百件。

由於這批器物與古文獻中的記載的「哥窯」特徵不符,而且沒有考古資料佐證,因而造成了中國陶瓷史上最大的懸疑!

《哥窯八棱長頸盤口瓶》

傳世哥窯的特徵:

一、哥窯釉屬無光釉,猶如「酥油」般的光澤。

二、金絲鐵線開片,粗疏的黑色裂紋交織著細密的紅、黃色裂紋。

三、紫口鐵足,哥窯胎體中含鐵量較高,口沿釉薄處隱現胎色深紫色,底足露胎處呈深褐色,俗稱紫口鐵足。

四、木音,手指敲擊猶如擊木,發出敲擊木頭的沉悶聲響。

《哥窯葵花式盤》

《故宮博物院藏》左

明代《格古要論》中有這樣的描述:「哥窯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

《哥窯圓口洗》

吳學遠從小跟隨父親吳獻文學習青瓷燒制技藝,吳獻文,是龍泉青瓷界老一輩里的知名人物。

上世紀五十年代,吳獻文憑著自己燒制「仿古瓷」好手藝,先後被上垟鎮生產業合作社、半邊月合作社、浦城等地的窯場聘為建窯工程師、制瓷師傅,在青瓷業內聲名遠播。

《哥窯圓洗》

後吳學遠被招入國營瓷廠工作。那個時期,瓷廠都在生產日用瓷,規模化的生產流程難以滿足吳學遠對美的藝術追求。每晚下班後, 他都會嘗試著去做一些能保持傳統文化元素的仿古瓷器。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上垟還是一個交通閉塞的小山村。不要說實物標本,甚至連圖片資料都極其的少。一本偶然得來的《宋元陶瓷大全》讓他愛不釋手。

這是台灣藝術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陶瓷》系列叢書的一本,以台北故宮的實物為主,詳盡的記錄了宋元時期的窯系譜錄。書里精美的哥窯圖片,在年輕的吳學遠心裡留了一顆種子。

「這兩本書都是用家裡的仿古瓷換來的」他說。

《哥窯八方高足杯》

為了探究哥窯釉水的配方,吳學遠經常獨自一人去古窯址探尋。

龍泉瓷土資源眾多,但不同礦區的瓷土中礦物質的含量比例也是不盡相同。為了找到合適的瓷土,他走遍龍泉大小山脈,親自上山尋礦,回來後再進行系統的試驗,以確定不同山脈的礦石屬性。

可以說懂得泥性的人,才是真正的瓷器手藝人。

《哥窯弦紋盤口瓶》

雖然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每一次燒制的失敗都離成功又近了一步。

為了記錄細節,吳學遠全套十幾道工序都親力親為,甚至連妻子都不允許參加,因為每一個細節的每一絲改動都有可能影響結果。

《哥窯尊式爐》

有時,這樣一干就是幾個月,在基礎工藝研究階段,幾乎足不出戶,專心於瓷器的技藝研究。

從選礦到淘洗,從配釉到拉坯,從修刻到裝窯,吳學遠事事親為,做到每一道工序性質和特點都瞭然於胸。

一窯復一窯,吳學遠逐步確定了「傳世哥窯」胎泥成分、釉料配方和窯爐的燒制曲線。

2016年,吳學遠的「傳世哥窯」終於燒製成功,這時離他點燃心中夢想的時刻已經整整過去了近20年。那種心路歷程蕩氣迴腸,撼人心動。

《哥窯三足鬲式爐》

人們常說「畫如其人」,其實瓷器也如其人。

傳統瓷器的魅力就在於,它能夠蘊含製作者的精神,能體現作者的喜怒哀樂。

因而,瓷器作品大多數是作者生命精華的凝聚。而這其中,在傳統技藝條件下,哥窯瓷器特有的藝術表現力,更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了這些無法言傳的神秘信息。

《哥窯文房》

這一點在吳學遠的作品上得以鮮明的展現。我們只需拿起一件吳學遠的「傳世哥窯」作品,撲面而來的氣息讓人肅然起敬,那滄桑古樸的味道是無法用言語傳遞的。

所以有人說,這才是真正的藝術,這才是真正的藝術家。

沒有人能夠想像這「跨越千年」的對話是如何完成的。這個過程或許永遠是一個不解的謎團。

— End —

關注覺青堂

尋找代表青瓷文化的實力派


推薦閱讀:

第三十八章:德與行
第三十九章:德之本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講義四
第四十一章:德之道

TAG:歷史 | 人文 | 中國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