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一本通」之:墨家的邏輯

「國學一本通」之:墨家的邏輯

來自專欄國學一本通 · 一本通國學2 人贊了文章

墨家邏輯學與古希臘邏輯體系、印度佛教因明學並稱世界三大邏輯體系。

邏輯是認識規律、真理所必須的,無邏輯就是胡言亂語,毫無道理,用在實務中,行不通。如毫無根據的給人「扣帽子」,甚至「欲加之罪」,就是不講邏輯,那人家為什麼能辦得下去呢,人家有權,中國人歷史上有權可以不講邏輯,也就是不講道理,還有躲在電腦後邊罵人,也可以不講邏輯,不講道理,也就是「網罵」。(是否要保留?)

墨家很重邏輯,《墨子》中的文章,都要經嚴密的論證,證明自己思想觀點的正確與合理。這可能與墨家成員多是搞「理工」有關係,像搭橋、修路、蓋房子等,測算、設計、施工等等都要聯繫實際,要實幹才成,沒有邏輯不行。

而儒家多以當官為己任,閑時再搞點藝術,可以尚言談而不務具體實踐,或夸夸其談,或言辭感性、情緒化,或觀點武斷等,但也都問題不大,因為不一定要靠實踐來檢驗,所以環境造就人,儒者不重邏輯,墨者重邏輯,可以理解。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百家之間要靠「辯」明是非、別真偽,「辯」就是自由辯論。墨家重「辯」,所以當時叫「墨辯」

說話、寫文章、做事都要有邏輯。辯論也要有邏輯,無邏輯的辯論還不如鬥嘴、不如吵架。據說邏輯的發展歷史,是因辯論才讓邏輯成為一門學問。

墨家的辯論務實,所以邏輯求真。

墨家不贊同,不問是非和玩弄概念的辯論。認為「明是非之分,審治亂之紀,明同異之處,察名實之理,處利害,決嫌疑」(《墨子?小取》)。即,辯論是為,分清是非的區別,審察治亂的法則,搞清異同的地方,考察名實的道理,斷明利害,解決疑惑。這是「辯」的目的;而過程是「摹[mó]略萬物之然﹐論求群言之比」(同上),即必須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了解各種言論的異同。

墨家邏輯的名言是,「以名舉實,以辭抒意,以說出故」(《墨子?小取》)

「以名舉實」,「名」即概念或名稱,「實」即客觀事物,即以概念反映事物的實質,或用名稱、詞語、符號指稱事物實體,「名」要與客觀實際一一對應。

墨家講「名實相符(稱耦或合)」,相符即「名」、「實」一致,是邏輯的基礎,否則「名不符實」就出現混亂,如辯論或交談,雙方「名」同,卻「實」不同,或一方「偷換概念」,結果一方談天、一方說地,就溝通不下去了。

「以辭抒意」「辭」即言辭、語言判斷,「辭」要表達確切含義、符合客觀事實;「意」即思想、觀點。

以辭抒意,即用言辭表達思想、觀點。

墨家講「信,言合於意也。」(《墨子?經上》)就是言辭、言論和思想相符合,「辭」、「意」一致,說心理話,講真話,叫「信」。

而「辭」,即言辭合於「實」,「辭」、「實」一致,言辭符合事實叫「當」,言辭不合於「實」、不符合事實叫「不當」。

「辭」合於「意」且合於「實」,「辭」、「意」「實」一致,則言辭「信」且「當」。

若兩者缺一,叫「信」而不「當」或「當」而不「信」。比如你撒謊說馬路邊埋有金子。別人去看,碰巧有,果然撿到了,「辭」合於「實」卻不合於「意」,就屬「當」而不「信」。

分辨「辭」、「意」「實」三者,用意何在?是為了評判、辨別現實中言辭、言論、不同觀點的是非對錯,正確與否。

所以有:「辯勝,當也。」(《墨子?經上》),墨家認為辯論或爭論中,言論、言辭、觀點符合客觀實際的,才是勝者或正確一方。即「當」是判別辯論、爭辯、討論各方觀點是非對錯的根據,墨家反對詭辯、狡辯,而是要根據事實、符合客觀真理規律。即現在說的「事實勝於雄辯」,這就叫講道理。

墨家更不認為批評的人多就一定錯,支持的人多就一定對,即「誹之可否,不以眾寡,說在可非。」(《墨子?經說下》)用現在的話說,「真理有時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以說出故」,「說」即推理、推論、證明,「說」要有充分理由根據。「故」即原因、機理、或理由、根據等。

「以說出故」即通過推論、推理揭示事物的原因、機理;或通過推理、證明命題的理由、根據,進而證明命題本身,反之也可以以此否定命題本身。

「以名舉實,以辭抒意,以說出故。」的含義就是:概念反映實物,言辭表達思想,推論揭示原因;要求概念、定義要反映出客觀實際,要求言辭的表達、判斷要有確定含義或符合客觀事實,要求論證、推論要有充分理由根據、事實根據。

而還要「以類取,以類予」(《墨子?小取》),即只有同類事物﹑同類概念才能比較推論。

同時,墨家還強調「以類取,以類予。」(《墨子?小取》),即只有同類事物﹑同類概念才能進行比較和類比推論,不一致話沒法比,更不能進行類比推論。

墨家總結了許多推論方法,名稱叫做「譬」、「侔」、「援」、「推」、「假」、「或」、「效」等。


推薦閱讀:

【先秦諸子-墨家篇】1-5.厚葬與薄葬,觀儒墨立場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下)
訪談︱湯淺邦弘:竹簡學或可重寫諸子百家時代的思想史
老子傳奇丨諸子百家之四

TAG:國學 | 墨家 | 諸子百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