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篇《GL8儀錶顯示間歇性水溫過低》

技術篇《GL8儀錶顯示間歇性水溫過低》

來自專欄後市場產業互聯網人

導語:

GL8在一定領域已成為商務接待的首選車輛,而在使用期間,也會不斷發生點小狀況,比如:間歇性水溫過低,那我們從技術的角度來分析分析,此類狀況如何來解決呢?

一、車輛信息

車型:02款GL8 里程:10-13萬KM故障現象:儀錶顯示間歇性水溫過低

二、故障分析診斷過程:

從此類故障發生的可能原因有:

1、儀錶顯示故障可能產生儀錶顯示水溫過低;

2、2發動機冷卻系故障(節溫器);

3、電子冷卻風扇控制故障

首選檢查儀錶顯示的水溫和發動機溫度一致。由於是間歇性水溫過低排除了發動機冷卻系節溫器故障。需經過專業人員試車,偶爾發現伴隨發動機水溫過低時,電子冷卻風扇高速運轉的現象。


經過排查後如未發現異常,再可檢查相關繼電器及電子扇線路是否正常,其中也有可能為電腦發出的高、低速信號,導致左、右電子扇高速轉動!而影響電子扇高速轉動

當檢查水溫,溫度在80度左右時,卻沒有達到電子扇轉動的條件,為何會高速轉動呢?

可分析為:

1、水溫過高(ECT大於110攝氏度)

2、AC請求信號

3、AC壓力感測器信號過大(ACP大於1650kpa)

檢查相關數據。但是因為是偶發故障,此時TECH-2上顯示的相關數據一切正常!如下圖

待反覆試車,使故障重現,此時發現的確是由PCM控制電子扇開始高速運轉!但是此時發動機的相關數據顯示:ECT-80度、AC請求信號一致、AC壓力感測器數據在正常的400KPA左右,有時會突然上升到2300KPA(如圖)!既而PCM就會立即控制電子扇高速運轉,原來是PCM檢測到AC壓力感測器壓力突然上升立即啟動保護模式啟動電子冷卻風扇!

1、ACP空調壓力感測器故障AC壓力感測器數據在正常的400KPA左右,有時會突然上升到2300KPA的原因?

2、PCM內部故障

3、ACP空調壓力感測器控制線路故障

於是檢測ACP空調壓力感測器線路,未見異常,便為該車更換了一個新的ACP空調壓力感測器,如下圖。

更換ACP之後再次反覆試車,然而故障現象依舊存在!觀察AC壓力數據,仍然出現突變的電壓,而實際上沒有打開空調開關,實際的管路壓力也不再會短短的1-2秒之內上升到2400KPA,又恢復到400KPA !

可能是線路短路、或PCM內部程序出現問題了!而該車為13萬KM的老款別克GL8,憑經驗動力控制模塊PCM損壞的機率遠遠小於線路的可能!於是再次為該車檢查線路,此時拆卸出PCM模塊,斷開AC壓力感測器之間的線路,採用單獨連接的方式,跨接好相關線束!反覆試車發現故障仍然出現,為什麼故障發生的機率明顯變少了?維修人員決定模擬故障現象,人為的給該壓力感測器短接一個5V電源,結果壓力信號突變為3100KPA,既而就出現了起動電子扇高速的現象;而斷開該感測器的信號線,信號變為-27KPA !

根據故障模擬試驗再次說明,故障發生的根源還是可能發生在信號線對電源短路上,可維修人員都已經單獨跨接線束了,怎麼還有短路的地方?難道是線路兩端的插頭進水所致?於是再次檢查感測器接頭以及PCM端的針腳,還是沒有發現進水、脫針等異常!難道是PCM模塊內部線路板有虛接?維修人員只好嘗試更換一個PCM,重新進行防盜學習!結果仍然另人大失所望,故障現象還是依舊存在!

單獨跨線為什麼壓力信號還有突變?至此感到許多迷惑,仔細分析該車維修經過,有幾點很是令我們不解:為什麼會信號會突變到4V對應2300KPA,而不是5V對應的3100KPA?經過反覆試車,發現該車在加速、減速時較易出現此情況。看線路圖反覆考慮分析這一系列過程,感測器不是、PCM不是、線路不是?難道是電源、地線?於是我們檢查了模塊的電源、地線仍然沒有發現異常,突然在晃動PCM線束時,故障居然出現了!

反覆試驗發現晃動C1插頭故障反覆出現,再次查圖恍然大悟,是不是感測器的接地線間歇性斷路,造成信號突變?PCM C1插頭80號針腳孔偏大引起ACP空調壓力感測器接地線間隙性接觸不良。

更換PCM C1-80針腳後故障排除

三、故障總結:

首先在這此維修案例中,根據現象引入到壓力感測器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在分析故障原理上卻忽略了感測器的接地線。如果地線丟失,肯定會造成信號電壓突變!這一點也可以從突變的信號到2300KPA上找出,而5V對應的信號就是3100KPA !此外反覆試車發現的急加速、減速故障明顯,也能說明是線路的問題,當發動機晃動量過大就會造成PCM端子間歇斷開,就不必再考慮PCM本身而進行防盜學習了!

註:維修此類疑難故障時,不僅要以邏輯關係作為故障判斷的主線,而且還要善於抓住任何細節,仔細分析,找出故障的關鍵!


推薦閱讀:

愛卡汽車教你漲知識,用車技巧往這看(隨時更新)
房車不適合普通家庭?這輛房車就是為普通家庭量身定製
熱門平行進口車價格走勢及行情分析(5月28日—6月3日)
美國汽車業未來在矽谷?

TAG:汽車 | 汽車安全 | 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