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認識快速閱讀-----快速閱讀是一種騙術嗎?

理性認識快速閱讀-----快速閱讀是一種騙術嗎?

2015年10月5日,新浪網發表了一篇「快速閱讀真有幫助嗎?具有欺騙性難以又快又好」的文章,文章從國外一些科研成果入手,對快速閱讀法進行了尖銳的批評,明確指出:快速閱讀具有欺騙性。言之鑿鑿,聽起來頗有些道理。 

   作者指出,快速閱讀的最大疑點是:人能否讀得又快又不降低理解的質量。作者說,在一篇名為「內容太多,時間太少:我們是如何閱讀,快速閱讀真的有幫助嗎?」的研究論文中,舒特與合著者詳細闡述了閱讀所包含的心理與視覺過程——從眼睛看到的文字元號,到依據背景知識進行的認知。這是一段視覺與心理過程的複雜雙人舞,需要高度依賴語言。

   確實如此,閱讀離不開「言語」活動的參與,只要你在閱讀,你一定會有出聲或不出聲的「自言自語」。閱讀時,正是由於「言語」,人才能在背景知識的參與下將文字元號轉化為一系列的意義。比如,看到「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時,你的內心一定會在嘀咕「中國」、「多民族」、「國家」等詞語,這就是言語(不宣之於外,是一種內部言語)。正是這些「言語」活動,人才能將文字元號變成具體的意義(我頭腦中出現的想法是,中國除了漢族以外,還有許多民族,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沒有「言語」就沒有意義,如果你看到的是你一字不識的德文,你就無從「言語」,也就不會產生任何意義。

人思考時需要藉助「內部言語」

  「言語」即使是「內部言語」也會耗費一定的時間,因此,閱讀速度必定會受「言語」的牽制,人很難達到一分鐘上萬字的閱讀速度。文中舉了一個例子,快速閱讀的支持者伍迪-愛倫講:「我曾去培訓班上過快速閱讀訓練課程,可以在二十分鐘內讀完《戰爭與和平》,而且還是俄文。」她的這句話常常被人們當作抨擊快速閱讀的例子靶子。那麼快的閱讀速度,怎麼可以保證人對《戰爭與和平》如此豐富內容的進行理解?理解是需要時間的,比如說一段精彩的心理描寫,先不說體味它的精髓,就是領會基本內容也需要幾分鐘時間,用二十分鐘時間領會全本書的內容,簡直是天方夜譚! 

  過分追求閱讀速度而忽視對文本的理解是不可取的。但是,如果藉此徹底否定快速閱讀,將快速閱讀法一棍子打死,也是不合乎邏輯的。 

  作者反對快速閱讀的依據來自於一個實驗:在實驗中,科學家竭力讓人們學著摒棄默讀——讓人們在閱讀時不斷哼唱,或者在感應到人們聲帶有活動時播放一段樂音——理解能力就會急劇下降。作者認為:人們總是傾向於在閱讀時讀出聲音(換句話說,人總是傾向於用默讀的方法去閱讀文章),如果抑制這種習慣,就會贊成理解能力的下降。

  對於一個從沒接受快速閱讀訓練的人來說,確實會出現如此情形。快速閱讀的初學者也是這樣,當他們試著摒棄「一字一頓」的閱讀方式時,確實會出現理解能力急劇下降的趨勢。但是當他們習慣用快速閱讀的方式去獲取信息時,他們的理解能力就會得到反彈。上述一個簡單的實驗不足以做為否定快速閱讀的證據。

  作者反對快速閱讀的理論依據來自於國外學者舒特的研究:「有許多證據顯示,當人們通過視覺認識文字時,他們會試著讀出這些文字,以便於理解它們。」確實如此,但這並不能表明:但這並不能表明:人在閱讀時只有將每個字讀出來才能理解文本的內容。心理學上講,人的言語有內部言語和外部言語,你說出的完整的話是外部言語,而你在說話前打腹稿(思維)則是內部言語。人的內部言語總是跳躍的,簡縮的(不擅言辭的人的外部言語也有這樣的特點),和完整的外部言語相比較,內部言語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人在閱讀時可以用外部言語的方式去實現從文字元號到意義的轉換(換句話說,是理解文章的意義),也可以用內部言語的方式去理解。快速閱讀正是運用「內部言語」去實現人對文本內容的理解的。下圖中,你可以用默讀法去閱讀,也可以用快速法去閱讀。

  當一個人摒棄默讀習慣,加快信息輸入的節奏時,它並沒有完全捨棄「言語」:他開始啟用「內部言語」的運行機制,用內隱的壓縮的跳躍的「言語」取代一字不漏的默讀。與外部言語不同的是,文字元號不再是一字一詞的呈現,而是以重點詞、關鍵詞的形式在頭腦中呈現,信息得到了篩選,人的思維會更清楚。

  快速閱讀法的作用不能得到無限的誇大,但快速閱讀法在提高閱讀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否定。

   《簡明快速閱讀教程》,30分鐘學會快速閱讀。 

簡明快速閱讀教程 - 網易雲課堂?

study.163.com


推薦閱讀:

給孩子喂葯 少用「糖果騙術」
如此低劣騙術為何總能成功
為了孩子的一切,請教會孩子識別這4大騙術,父母必學
近期小心這九大騙術!
人販子最新騙術:帶娃出門有人問孩子名字,一定不要告訴他

TAG:快速閱讀 | 閱讀技巧 | 騙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