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北京女子圖鑑 追星女子圖鑑出世

繼北京女子圖鑑 追星女子圖鑑出世

「星星發亮,是為了讓每一個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星星。」

———《小王子》

「選秀元年」何去何從?

當我們在追星的時候,追的到底是什麼?

這個命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

2005的夏天,《超級女聲》火爆一時,家喻戶曉。人人都坐在電視機前面,捧著手機發送簡訊給喜歡的選手投票,「想唱就唱,要唱得響亮」的主題曲也傳遍大街小巷。那一年,曾被稱為「選秀元年」。

李宇春等超女的爆紅,讓素人一夜成名似乎不再遙不可及,之後選秀節目也在不斷湧現,《快樂男聲》、《加油!好男兒》、《中國好聲音》...各衛視陸續打造的選秀節目不下幾百檔,但是沒有人能再次複製出,像當年那樣的全民現象級綜藝。

2018的年初,還在下雪的季節里,《偶像練習生》節目消無聲息地播出了,而後愈演愈烈,燃起了一股堪比炎夏的焰火。選秀節目,開始重新有了話題度,「練習生」的概念,也開始被內地觀眾了解。

同年4月,《創造101》接檔播出,為這片內地選秀的土壤持續升溫加熱,「C位」pick」等也成為網路熱詞,多少粉絲和觀眾開始期盼著欣喜著,以為中國的新一個「選秀元年」即將來臨。

然而在節目已經結束幾個月的今天,在敲下這篇文章的時候,答案似乎已經塵埃落定了。

新的「選秀元年」的夢,只是夢。

廣電「限秀令」的頒布,給沉浸在美夢中的粉絲、藝人和經紀公司來了當頭一棒。有人調侃,「選秀火的時候禁選秀,嘻哈火的時候禁嘻哈」。不管是真是假,但這兩檔節目出道的偶像已經被影響了,這是既定事實。

從觀眾角度來說,一直以來貼在年輕偶像身上的「油膩」「娘炮」「小鮮肉」的標籤,和貼在粉絲身上的「腦殘粉」「小學雞」等的刻板偏見印象,時至今日也沒有被摒棄,令人咋舌也令人失望。

「軍事化追星」的出現

雖然外界的客觀環境,並沒有給內地選秀、給年輕偶像創造出一個能茁壯生長的土壤,但飯圈內部卻是一直在不斷地演變中,進化亦或惡變。

「你我本無緣,全靠我花錢。」這是新時代粉絲經常自我調侃,但同時也在遵從的一句話。

什麼都免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看劇看電影要花錢、閱讀小說要花錢、聽音樂要花錢...同樣的,追星更要花錢,「喜歡不能嘴上說說,喜歡他就要為他花錢」。

現在的飯圈,僅僅靠一腔熱血和愛意是遠遠不夠的。追星也有了專業化、系統化、規模化、正規化的組織,如同流水線的操作工人。

控評組:這是吃瓜群眾們最常見到的組織。只要營銷號們有一句話提到了自家藝人,他們就會聞訊而來,同時附上千篇一律的彩虹屁和美照,迅速佔領評論區高地。

控評的意義,起初是為了避免評論區里出現對藝人的負面評價,給路人造成不好的印象,後期卻逐漸演變成了,藝人粉絲之間的人氣battle。

也不乏有路人表示,對控評行為生理厭惡,會令他們失去了解這個藝人的興趣。控評這柄雙刃劍,值得各家粉絲認真把握和權衡。

反黑組:顧名思義,反黑組會收集微博上包括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藝人、挑撥關係、拉踩其他藝人等的言論,集中鏈接發布在微博,讓粉絲進行舉報,並評論打卡。

反黑本意是為了圍護飯圈表面和平,但其工作內容,很大程度上已經涉及到了公關的部分。因為反黑組的言行和操作不當,誤傷無辜路人,和加速矛盾激化的情況也並不少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反黑組或許應該由公司專業公關人員來下場組織。

數據組:最基礎的做數據便是輪博了,路人看來不可思議的幾百幾千萬的微博轉發量,大部分都是數據組的成員在用自己批量購買的微博小號進行轉發。早期還是手動輪博,現在專業輪博的APP也已經出現,效率大幅度提高。除此之外,各種榜單以及投票,也需要數據組去衝鋒陷陣。

有人對這種未脫水數據嗤之以鼻,嘲諷其為「虛假繁榮」。但不可否認,流量時代,數據是衡量一個藝人是糊是紅的重要指標之一。制定這個規則的不是粉絲,也不是藝人本身,是市場。微博轉發量達到多少就發福利的「金主爸爸」不在少數,是時代需要還是畸形發展,誰也無法輕易界定。

後援會:後援會既有官方組織,也有民間組織,通常是粉絲與公司和其他媒體直接聯繫的溝通渠道,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其肩負著最主要的「後援」任務,有做了能成為飯圈典範的優秀應援的後援會,也有給藝人拖後腿,成為粉絲討伐戰場的後援會。

在不了解藝人本身的情況下,後援會很大程度上是展現藝人形象和粉絲風貌的窗口,帶著誠意和愛意去做事應當是前提和基礎。

前線組:能近距離接觸到藝人的粉絲組織,扛著大炮「咔嚓咔嚓」,同時需要產出視頻和照片,飯圈俗稱為「站子」。除了少數真實的為愛發電的站子外,大部分人已經以此為職業,「代拍」儼然已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跟行程、拍圖、修圖、剪視頻、發博,每一個環節都可以買賣,你甚至可以足不出戶,就能經營起一個站子,只要你有錢

跟行程的要耗費的金錢、時間和精力成本不低,許多站子會出PB(將自己拍的藝人照片做成圖冊進行售賣),流量高的藝人站子,賣PB不僅能回本,還能「喜提海景房」。賣了PB之後就關站跑路的站子,從南韓到內娛,前有古人後有來者,全憑良心。

而前線和私生之間的界定,一直以來都是無解題,各個圈子的定義不一樣,粉絲對站子的看法通常也是兩極分化。事實上,站子和公司、和粉絲之間的關係,本質是願打願挨,各取所需。追的是藝人,還是站子,有時不妨問問自己內心。

除了以上幾種常見組織外,還有資源博、同款博、產出博等各類組織,散粉也會盡自己能力做數據做應援和產出。

有人戲稱如今的追星是「軍事化追星」,雖誇張,但形象。

「軍事化」意味著有了約束,背負了責任。有人以此為樂,甘之如飴;也有人在這個過程中,喪失了初心,情感逐漸變質,眼裡看到的只有一個個數據、一個個任務,一個個榜單,得不償失。

追星的方式有無數種,沒有任何人有資格去指點別人如何追星。你可以做白嫖的路人粉,也可以做日日操心的真愛粉,只要你快樂。

「飯圈」是時代的縮影

有人說,這是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

追星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追的「星」也不僅限於娛樂圈。

回到本篇開文,追星到底為了什麼?

所謂偶像的本質,實則是「商品」。經紀公司是商家,粉絲則是顧客,鏈接兩者的橋樑則是「交易」。

尤其是如今的「養成系偶像」,更像是一種粉絲自身的投影,當看到偶像成為自己心目中嚮往的模樣,站在頂端閃閃發光的的時候,這種成就感和滿足感是無法用理性的數據來描述的。

粉絲用錢交換來快樂和能量,藝人收穫名氣和金錢,這未嘗不是一場公平買賣,畢竟「千金難買我樂意」。

路人常說,「飯圈惡臭」,因為粉絲而對一個藝人路轉黑、黑轉粉的情況更是常見操作。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不是一潭死水,免不了的會有刀光劍影和腥風血雨。飯圈有的種種現象,不僅僅局限在娛樂圈內,同時也可能存在於社會中,在某種程度上,飯圈也是社會的縮影。

飯圈誠然有腦殘和傻逼,有極端的反面例子,但是我們也要承認:事物都有兩面性,理智追星能夠帶來很多好處。

微博上有這樣一段熱轉的話:「同樣是追星,有些人追成了十項全能,有些人追成了潑婦。有的人在不斷提升自己中追求快樂,有人在不停挑剔貶低別人中享受變態的滿足感。喜歡一個偶像,不是看你有幾張to簽的專輯,你在飯圈的地位,而是看你學了多少為人的善良寬厚,做事的堅韌執著。喜歡的同時也讓自己變得更好才是意義所在。」

「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這是飯圈曾流行過的一句話,現在雖已過時,但很大程度上還是可以概括出追星的理由,顏值、業務能力、人品,缺一不可層層深入。就算是包裝人設也未嘗不可,只要謹記,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你說你,好好的非要去追什麼星。有著時間/金錢/精力,不如...」

在金錢獨立,合理追星,不影響生活和工作學習的前提下,以後遇到這種情況,追星女孩們大可反駁一句,「我追星是用你家錢了還是吃你家大米了?」

「不要浮誇表白,不要過度解讀我,你我都認真工作,你抽時間愛我。」

——金道英


推薦閱讀:

你身邊的追星女孩大多是什麼樣子的?
世界上永遠不缺迷妹
古人是如何追星的
到底什麼才叫正確的追星,在微博里發現如下圖的話,那到底什麼才算正確的追星呢?
三三有梗:談什麼戀愛?追星就夠了

TAG:娛樂圈 | 娛樂 | 追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