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你為何如此孤獨和不快樂?

現代人,你為何如此孤獨和不快樂?

來自專欄職場offer3 人贊了文章

年輕人越來越不快樂了。

根據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了解到的數據,10 年前上海社區的抑鬱症發病率為 1%,而目前統計是 4%~5%,短短 10 年翻了 4 倍多。

根據我國做過的幾次大樣本調查,1982 年數據顯示,情感障礙的患病率是 0.076%; 1993 年為 0.083%。近期在北京和上海,患病率已升至 3.6%,是 20 多年前的數十倍。

導致不開心的原因大同小異:社會越發不安定,個人看不到未來。

今年過年,我,一個畢業兩三年攢不下幾萬的青年,在七大姑八大姨的問候下非常羞愧

當時我認為是自己沒有能力,不夠努力,不然我怎麼會生活得那麼辛苦?

直到問起叔叔 20 年前的青年危機時,才意識到問題沒那麼簡單:

在 20 年前,個人的經濟實力能跟上社會發展,年輕人好好工作,建個房子付個首付並不難;

當時的網路不發達,信息少,人和人之間的對比少,不容易太慌.....

比起20多年前,中國年輕人的壓力源大大增加了。

年輕人要在一二線買房,太難了!就算買了房之後呢?就能鬆一口氣么?

孩子要受更好的教育,家庭要融入更高層次的社會階層。大家拚命往前擠,不把自己當人,怎麼能開心?

(一個90後朋友談房價)

重壓之下,年輕人們越發抑鬱,不斷在娛樂消遣和超額消費中尋開心,想擺脫這種壓抑感。

但就像「不是白魚」說的一樣:

明明是社會出了問題,為什麼讓我改變自己的內心?

01

被鄙視的羞恥感和恐懼感

前幾天被一個新聞刷屏:開著寶馬的紋身龍哥拿刀想砍一個騎電動車的市民,最後刀掉在地上,被市民撿起來後反殺。

社會上法律界心理學界還有其他各行各業的人紛紛在朋友圈和知乎上發聲,幾乎一邊倒地支持反殺的人。

事發之後我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個評論:

大家同為弱者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房租一上漲,就擔心這個城市又在趕人走;

一個人的收入要超過房價漲幅,必須做 2-3 倍的工作,才能和房價匹配,所以大部分人只能忍受高壓而不敢辭職,無法顧及身心健康;

買得了房的人也不輕鬆。

我認識一個美女前輩,某家互聯網公司高管,住在廣州中心的小區,兒子在國際幼兒園上學。高昂的生活支出逼得她不敢辭去那份受盡委屈的工作......

人不由己,已是弱勢。

表面上我們為了緩解焦慮而努力,但真正的動力是兩種致命的內心體驗:

弱者的羞恥感,以及被鄙視的恐懼感

弱勢群體的羞恥感是秘而不宣的。

我之前採訪過 2 個工作了 5 - 8 年的上市企業主管,白天在職場上帶著團隊很有魄力,晚上擠著地鐵回到出租屋裡。

提起租房這事時,他們眼神都略有閃躲,笑容不太自然。其中一個主管說:買不起房有時真讓人抬不起頭,是我能力不行。

直到七大姑八大姨問我積蓄的時候,我才更加強烈地體驗到那種羞恥感:是我的問題,是我能力不行。

被鄙視的恐懼更是常見。

只要無法達到最頂層的成功,你就必須承受鄙視,並為了逃避這種鄙視不斷地跑,累壞了自己。

那些看上去有地位、有錢的人也會被此控制。

我的美女前輩不敢和周圍人說自己為了供房養孩子不敢辭職;

她們的小區媽媽群里聊起孩子暑期去美國遊學的事情,有大半的媽媽因為去不起,選擇了沉默,避免被看不起......

大家都在朋友圈裡面扮演著歲月靜好,但真相是一片慌亂和隱忍。

02

年輕人們被逼得殘忍和孤獨

8 月底蘇州有則新聞,因為學校拆除,800 名民工子弟被臨時安置在附近的公立小學 —— 勤惜小學,遭到了勤惜小學家長的嚴重反對。

同時學校設立了隔離欄,把兩校學生隔離開來,分開管理。

(來自:澎湃新聞)

家長的反對是合理的。

花了幾百萬買的學區房,為孩子爭取的教育資源、環境和同學關係,這次調整是不太公平。

但這個隔離欄的背後,透出一種非人性的焦灼。

當社會的上升便成了一道狹窄山路,之類的貧富分區會越來越常見。人們就像先擠上地鐵的人,總希望下一秒門就關上,希望佔有更多的資源,沒有精力考慮到其他人的感受。

趕緊爬上去,不要成為弱者,逃離羞恥,逃離鄙視。

這是羞恥感和恐懼鄙視帶來的第一個後果:非人性化,也就是不把人當人。

把自己不當人。

在壓力達到崩潰、精神身體不健康、需要陪伴的時候,捨不得讓自己休息一下,捨不得接納脆弱的自己,逼著自己要往前跑......

也不把別人當人。

企業的各種 996,變相加班,不合理的施壓加任務,上司把積攢的脾氣發在下屬身上;

滴滴忽視掉事發前一天的乘客舉報信息,追求增長而輕視了人命......

諷刺的是,這些社會情緒堆積在個人身上,會以一種更加歇斯底里的方式爆發出來。或是失業自殺,或是激情犯罪,最後形成更大的社會應激。

羞恥和鄙視的第二個後果,是割裂感,或者說,人和人之間割裂後的孤獨感

大家一邊在社交圈中炫耀著生活的確幸,以此強調自己的價值,緩解被鄙視的恐慌;

一邊自發地隱藏自己的脆弱和真實,羞於提及自己買不起房、沒有積蓄、艱難供房養家的現實。

一個社會只能炫耀成功,不能分享羞恥和脆弱,人會變得越來越沉默和孤獨。

那些內心深處的脆弱,只能在大型的事件中得到表達。

呼籲反殺者不該被判刑、LBGT 不該被微博封殺、房租瘋漲不合理,其實都是在表達自我,是在共情這種弱者的羞恥感,宣洩弱勢群體的恐懼感。

最後一個後果是,不幸福感的普遍性。

也就是說,每個人心裡越來越不幸福,這種不幸福是代際傳遞的。

前兩天看朴樹的採訪,他說出了自己不想有孩子的原因。

好的家庭教育能給孩子安全感、值得被愛的價值感、穩定感,但我們卻親自把它們剝奪了。

由於自己恨透了被鄙視、成為弱者的羞恥和疲憊,所以怕孩子被鄙視。

我們逼著他們要比別人家的孩子好,比成績、比樂器、比奧數、比學校資源.....

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

沒有人告訴孩子們,即使沒有成績,我也是一個有價值的值得被愛的人。

因為大人們也在鄙視著沒有房子的自己,鄙視著無法送孩子出國讀書的自己,鄙視著不是精英階層的自己,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值得愛的人。

03

年輕人如何才能幸福起來?

年輕人活得那麼累,根本的問題是:

社會集體無意識給的壓力太多了。

現在的社會已經舉步維艱,但集體無意識卻依舊停留在幾十年前,評價系統非常單一:

有房子的老一輩要求年輕一代要買房才能結婚;

每個人被羞恥感逼著拚命賺錢,卻用鄙視的態度對待更弱的人,傳遞羞恥感......

這樣不友善的社會裡,我們能快樂嗎?

相似的社會情形在其他國家也有先例:美國在 20 世紀 30 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日本年輕人自我放棄、無車無房的現狀......

身在其中的人們做了一些積極調整,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

要變快樂,首先要打破社會集體無意識。

在美國經濟大蕭條後,人本心理學家羅傑斯在漫長的諮詢生涯中接觸到了許多迷茫焦慮的人,提出的心理學理論受到很多認可。

他認為,當我們以社會和他人的評價來決定我們的行為,忽視自己的需求和情感時,我們的生活會充滿衝突和痛苦。

同樣的,當我們買房買車的動機不是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是迎合社會集體無意識的要求時,我們會變得非常病態。

為了短期內完成這些事情,我們會逼著自己去透支健康、忍受高壓職場、投機取巧。

拒絕無意識的綁架,拒絕成為所謂的弱者,尊重自己個人化的需求,才能真正擺脫羞恥和鄙視。

健康的動力,是一個人對於內心美好的渴望。

其次,愛和鏈接才是幸福感的來源。

日本作家三浦展經過了十多年的社會研究,在著作《第四消費時代》中提到了日本社會發生的積極轉變:

年輕人們從原來強調品牌和個性的第三消費社會,走向了第四消費社會,強調共享和鏈接。

因為,好的消費品不斷迭代,而每一次消費帶來的快樂也會很快消退。

只有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和交換才會帶來更強烈和持續的滿足感。

比起下班後一個人回到出租屋裡面看劇,人們會喜歡一群人租在一起,共享物品來連接關係,一起交流發生的事情,一起創造更為持續的快樂。

哈佛研究表明,好的社交關係才是讓人們幸福長壽的最重要因素。

當我們可以自由地交談自己的租房問題,交流自己的恐懼、擔憂,人和人之間的感性和脆弱就能合理地流動出來。

因為我們能看到和關愛彼此,肯定彼此存在的合理性,它將削弱人的羞恥感,解除被鄙視的擔憂。

比起不斷的追趕和驅逐,鏈接彼此,這才是幸福感的真正來源。

- The End -

作者簡介:壹心理主筆團,一群與弗洛伊德抬杠的年輕人。微信公眾號:心理公開課(ID:xinligongkaike)

責任編輯:小明 Spencer

要打破社會集體無意識,先要看到自己的需求和情感。擁有好的社會關係,首先要處理好和自己的關係。所以通往幸福和快樂的最根本途徑,從來都不在外界,而是指向你的內心。

你要學會向內看,探索自己的深層潛意識的真正需求,才能不被外界的標準壓得喘不過氣。

而探索潛意識需要專業方法,向你推薦專註心理學 20 年的林紫博士,她將把 2 萬小時諮詢經驗、1 萬+來訪者諮詢精華濃縮為《林紫的100堂心理課》,用心理學的方法找到你的內在需求:

房樹人、冥想等 20 個心理工具

精神分析、積極心理學等 15 個流派核心知識

100 個真實諮詢案例,以人為鏡,照見自己


推薦閱讀:

中產階級幻覺
真相:高房價把社會劃分為不同階層,只有絕望和無奈!
我們都是在各自階層不停打轉的驢子
掙扎著想要跨越階級界限的一位平凡青年的自述
《紅與黑》的於連:從未被大城市接納的底層小人物

TAG:孤獨感 | 孤獨 | 社會階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