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爺老榮》之一:千手佛爺

《佛爺老榮》之一:千手佛爺

來自專欄張二伯的鬼畜故事8 人贊了文章

古語有云,盜亦有道。

縱然是三隻手的小偷,也該有行業規範,還應有職業道德,更要有俠義之心。一代代的手藝和規矩能留下來,靠的就是師徒傳承。

別的行業在收徒的時候啊,都是要祭拜祖師爺的。比如木匠要拜魯班,開染坊要拜梅葛二仙,外科拜華佗,內科拜孫思邈,做鞋的拜孫臏,唱中國風R&B的拜周杰倫。

榮正明五歲拜師的時候,拜的祖師爺是時遷,就是《水滸傳》里那位鼓上蚤時遷。

從小學藝,師傅不讓他練別的,先練「墩手指頭」。

所謂墩手指頭,是門童子功,要用幼童的手指尖,反覆戳在鐵板上。天長日久,隨著幼童成長,兩隻手的食指和中指便一樣長短,為今後夾錢捏包打下基礎。像現在一些西域扒手,出門都是成群結隊,專用鑷子取物,這都是入不得傳統老賊法眼的。各位看官,您若是在生活中遇到食指中指一樣長,指尖還是平面的人,可千萬要小心財物。

待到墩手指的功夫有所小成,賊門師傅又會端出一隻鐵盤,裡面混有蠶豆與綠豆,令徒弟們用雙手交替夾出綠豆。熟練之後,再將鐵盤架到火爐上,倒上開水,用手指捏滾燙的鐵珠子。這門功夫,專練眼准手穩動作快,要的就是精確!老賊出手,往往都是在擦身而過的瞬間,剎那便取來所圖之物,容不得半點遲疑與誤差。

手上功夫練好了,只算是入門。妙手空空一類的功夫,都需要數十年如一日的反覆錘鍊。其他技巧,比如筋肉抗打,比如縮骨卸關節,比如打結解扣,比如擰門撬鎖,比如攀援走壁,比如夜行藏身,比如貓步無聲,比如靈巧搏擊,比如變裝換臉,甚至對目標的心理研究,都是要一直鑽研的。榮正明練到五十歲,可都不敢說自己完全精通了這些功夫呢。

這比偷不成就掏刀子強盜高明多了吧?

普通的小偷,人稱「三隻手」,凈是做些小偷小摸的勾當。舊江湖的三隻手若是被人抓到,是要小指開始剁手指頭的。賊門的功夫練到老榮這個級別,三隻手已經不夠形容了,江湖有個專門的稱呼:

佛爺。

意思是千手觀音老佛爺。

佛爺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低調。

在南山市混了幾十年,老榮從來都是不顯山不露水。偶爾接些重大的活兒,才換下平日里那身團錦的唐裝,悄悄的就把事做了。江湖上少有人知道,南山市藏了這麼一位神偷,更少有人知道,神偷有怎樣高強的手段。

所以幾十年下來,老榮的十根手指頭還都完整。

最近,老榮接到個活計。有人出五百萬萬,要金煌大酒店頂層辦公室保險箱里的一份資料。榮大爺從道上的朋友那裡得了消息,龍騰集團的於國華許是惹到了什麼高人,各處產業被鬧得雞飛狗跳,人手也折損了不少,連總部龍騰大廈前天都被端了,炸成一片廢墟。

這是惹了什麼武裝僱傭兵嗎?

風雨飄搖之際,不是佛爺動手的時機,畢竟這行道可是萬事求穩的。等這事過去,龍騰集團放鬆警惕,那資料什麼的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

想到這兒,老榮便穿著團錦唐裝,腳蹬著皮面老頭兒鞋,哼著《三家店》,手上把玩著絹布摺扇,腰上墜著劉福戲蟾玉佩,溜達著去古玩市場瞧瞧。

「將身兒來至在大街口~尊一聲過往賓朋聽從頭~一不是響馬並賊寇~二不是歹人把城偷~」

玩兒的就是這派頭。


推薦閱讀:

關於知音故事關於知音故事,伯牙絕弦有了不要 – 手機愛問
胡榮華棋外故事四則
【讀書故事】朱買臣負薪行讀

TAG:故事 | 小說 |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