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愛吃肥腸?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愛吃肥腸?

來自專欄一大口美食榜9 人贊了文章

如果說上善若水,那麼下善若下水。

我是眾所周知的肥腸主義者,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總是要試試這裡肥腸的不同形態的做法。我身邊也有一群下水愛好者,喜歡豬肚的脆,豬腰的風騷,烤羊腰帶著點肥油,腸頭的香,生腸的爽,腦花的嫩……

但是當我接觸更年輕的一撥人時,發現他們其實對下水提不起興緻。至少在肥腸這個點上,我們找不到共同語言。

肥腸巴別塔

▲何以解憂,唯有鹵煮。鹵煮是內臟下水的集合,凝聚著愛好者的深厚情感

在我身邊,生於上世紀的人,許多都對內臟下水懷有深厚情感,以60後,70後,80後為主,到了90年代出生的一群人,往往對這些油膩的,膽固醇的,不明就裡的食物不那麼感冒,到了2000年之後出生的人,從未經歷饑荒困苦,內臟之中暗藏的豐美與幸福感,他們無法get。

下水成為代溝,肥腸搭建起一座巴別塔。

後來連滾帶爬,找人詢問,閱讀書籍,找出來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這個答案不一定準確,一家之言,但是似乎可以自圓其說。

飢餓的下水

▲飢餓的基因深深印在歷史軌跡中

其一是飢餓。

中國自古以來有一個輪迴說,這個輪迴是70年,歷史上的中國人平均每70年就會經歷一次戰亂饑荒。飢餓成為基因,寫在我們的命運深處。人多地少,需要活著,需要攝取蛋白質,這就需要緣木求魚,涸澤而漁,無所不盡其能。中國許多人口聚集地,都是山多地少,於是凡所能及,都是食物。

▲在廣東,滷製的桂花蟬和龍虱,看著驚悚,其實肚子藏著一汪鮮美的滷水

廣東地區為例,山地多,人口多,靠山吃山,自然想辦法把一切可以食用的蛋白質變成美食。故而到如今還是有許多食物在別處罕見,比如桂花蟬,龍虱,本是昆蟲,但是經過加工滷製別有風味,我也分別嘗試過,雖然硬著頭皮,但也津津有味,這些蛋白質維繫了先民的生命。

▲奶油蛋糕和動物內臟在貧瘠年代都是是稀缺物,是比心愛的姑娘更有誘惑力的人間尤物(《美國往事》劇照)

即便在那時,動物下水也不是尋常百姓可以吃到的。普通人以蔬菜、腌菜、穀物為主的飲食,其實一直到幾十年前還是主流。動物內臟是開葷,是上佳食物,是逢年過節的恩惠。我經常聽比我年紀大一些的人講述自己童年時期的苦厄,對油脂的深切緬懷,對豬油渣的熱情回顧,因為貧瘠,不輕易得到,故而印象深刻。在電影《美國往事》中,有一個橋段是帕特西在佩姬家門口偷吃蛋糕,那個蛋糕是真好吃啊。

食物的獲取來源與方式,變革著我們的餐桌文化,同時也隱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態度。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追尋食物的歷史

食物的歷史,就是人的歷史。有三種食物改變了中國的人口格局:土豆、甘薯、玉米。小麥與大米作為中國人傳統主食,雖然美味,但是畝產量低,種植需要精耕細作,耗費人力。然而當土豆、玉米、甘薯進入中國,產量高,好管理,可以在貧瘠的土地上種植,人們可以吃飽飯。

▲就是這本,作者旁徵博引,從新的視角解讀美洲的白銀和作物如何動搖天朝上國的農耕文明

我之前看過一本書:《1493:物種大交換開創的世界史》(Charles C.Mann),其中提到,來自美洲的白銀將明王朝推向了崩潰的邊緣,而來自美洲的農作物則破壞了原本就搖搖欲墜的清王朝的基礎。在中國西南山區,原本人們為了溫飽度日,後來人們在山區砍倒樹木來種植土豆,甘薯,玉米。這些農作物引發了人口的大規模增長,太平天國運動從廣西發起,與這些都有關聯。

▲工業化流程下的美國,已經沒有下水的一席之地。

而在工業革命之後的西方諸國,逐漸富裕,尤其是20世紀之後的美國,食品工業開始形成規模,養殖與機械屠宰工業變革了西方富裕國家的吃肉模式。美國甚至出現了牲畜過剩。有了充裕的蛋白質營養來源,沒有必要進食那些看著不好看,吃起來費勁麻煩,處理起來繁瑣的部分,所以他們可以坦然的吃整塊的肉,無刺的魚,並對吃狗肉,吃雞爪子,吃兔頭,吃下水的人,產生心理與生理不適感。

▲血腸是美國下水愛好者的存在證明

其實當早期歐洲移民者剛剛來到美洲大陸的時候,他們也是吃下水的。從蘇格蘭的Haggis(即使把羊雜碎和各種食物塞進羊肚裡,再燉),到義大利的血腸,德國的香腸,法國的牛胸腺,當然還有人見人愛的鵝肝,哦,還有名貴的魚子醬,都是動物內臟。

2013-2018年中國肉類消耗對比圖(數據來源:歐睿國際)

根據統計局數據,2017年,全國居民恩格爾係數為29.3%,比1978年的63.9%下降了34.6個百分點。2016年,中國人幾乎吃掉世界肉製品的1/3,每人平均63公斤。而在30年前,中國人年度平均消耗僅有13公斤肉。吃肉,不再是一件值得等待的事,肥腸,不再令年輕人雙眼冒光。

失效的下水特權

▲生產方式決定論的道理大家都懂

其二是生產方式。

地理與地形決定了人們的勞作方式。中國自古是農耕文明的代表,一塊土地一塊田,一個人的命運與一塊土地黏合在一起,許多人一生的移動距離也不過是方圓幾十里。在這樣的環境中,講究「人定勝天」,精耕細作,單位面積更高的產量。

而西方不少國家是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傳統,講究靠天吃飯,對自然產生深深敬畏,許多宗教也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成型。

不同的勞動方式也決定了人們的採集食物,消費食物的方式不同。農耕民文需要物盡其用,養一頭豬,過年宰殺,不會放過能食用的任何一個部位,最後剩下的骨頭都要燉湯。下水內臟因為其獨特風味,更是受到人們的喜愛,在不少地方的傳統里,內臟都屬於高貴食材,供尊者及長者享用。鄉村間的屠戶,有時候享受特權,他幫別人殺豬,不受金錢,而是一副大腸。

▲農村殺年豬是件大事,往往需要大家合作完成,前來幫忙的鄉親鄰里有時候不要錢財,而是討一副下水回去吃

在固定生活場景內,形成了熟人政治,在中國最傳統的鄉村社會,許多事情都是合作共享的,體現在蓋房,婚喪嫁娶等事情了。鄰裡間交換勞動力與時間,張家蓋房李家幫工,王家辦喪事趙家幫忙活,等到自家需要勞動力的時候,其他人自然也會來幫忙。這種合作模式貫穿始終,直到現在,許多鄉村社會還是以這種模式運行。食物也是共享的一部分,建立鄰里關係的重要物料,誰家做點好吃的,往往是給鄰居各家送一點,叫大家品嘗。這種在資源貧瘠的情景下的共享,成為許多有鄉村生活經驗的中年人懷念舊時溫情時光的基調。梁家河也不例外。

在城市化的過程中,鄉村凋零,鄉村經驗變得無效,有人說,中國鄉村越來越叢林化。那些在熟人社會中建立起來的遊戲規則都在不斷的進行改寫與重塑。對於2000年之後出生的年輕人而言,他們不再以日常交際圈子作為辨識手段,更多是在網路社群中尋找存在感。無形的族群成為年輕人最有心理認同的組織。

▲長者們手把手地教授年輕一輩傳統的用餐禮儀,然而這不過是一場漫不經心的秀,年輕一輩對這些繁文縟節早已不理解也不認可

在這樣的生產方式的變革之下,農業文明的根基受到沖刷,食物作為那個時代的一種儀式儀軌的正當性也受到質疑。食物作為一種構成底層建築的語言,失效了。在《舌尖3》中,有一段是湖南的年長者教授孩子們的用餐禮儀,那些過去時態的行為舉止,做派講究,如今看來都是古董,孩子們心不在焉的模仿,然而在他們的世界中,這些儀式都是失效的。

所有食物的現狀,其實都是歷史。其中隱藏著人類史、物種交換歷史、政治與文化、經濟與族群。我們所每天面對的每一種食物,背後都有一塊大幕,隨時可以緩緩拉開。這是食物最誘人的一面,也是我樂此不疲,沉浸其中的原因。

而我們每一天所經歷的一切新聞,其實都是自有其淵源與來處,每一隻蝴蝶的翅膀,都扇動著歷史的空氣。在2018年,我們的歷史打了一個結,被上帝當成了冒節子,放到一碗熱氣騰騰的肥腸粉中。

在這個蔚藍的近乎中國夢的天空下,祝大家在吃鹵煮火燒,肥腸火鍋,冒節子,兔腦殼,火爆兔肚頭,生扣鵝腸,豬雜粥,滷水大腸,腰肝合炒,九轉大腸,草頭圈子時,面帶微笑,從容咀嚼。

▲哪怕做一塊冒節子,也要吃好喝好,從容微笑。

文:小寬

圖:部分圖片來源網路


推薦閱讀:

豬大腸的星級做法,色香味俱全,簡單易學超級下飯
教你清洗國民愛吃的豬大腸,怎麼清洗豬大腸
在家如何處理豬大腸——肥腸
豬大腸的做法大全
三步去除豬大腸的腥味

TAG:豬大腸 | 飲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