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養生丨護肺腎,秋分吃什麼?

  秋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今年秋分時間為9月22日。自古諺語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從秋分這一天起,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於10℃以上;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漸步入深秋季節。

  秋分時節,每當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就會下雨,氣溫也隨之下降。這就是人們常所說的「一場秋雨一場寒」。中醫認為,秋季開始,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景物蕭條、空氣乾燥,如果不注意補水,身體水分會大量流失,對腎的危害很大。「秋燥」還會侵犯肺部而發生燥咳、口乾、咽干、唇乾、鼻乾等癥狀。中醫養生,就是強調「治未病」,防患於未然。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特別是秋分過後,氣候逐漸轉涼,養生保健主要以調理腎臟為主。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秋季主「收」,秋天養腎養生,應當適應時節變化,收藏能量,養護身體。

養生要點

保暖胃部,防止寒涼  秋分以後,氣溫漸涼,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護不當,就容易引發胃腸道疾病。故此時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睡覺要蓋好被子等。此外,還要注意忌口,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戒煙戒酒,忌暴飲暴食。

適量運動,輕鬆平緩

  秋季養生,以「收」為主。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比如健走、打太極拳等,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時以周身微熱、尚未出汗最佳,切勿大汗淋漓,這樣既可得到鍛煉,又可避免寒氣通過毛孔進入人體,引發疾病。運動不宜過早或過晚,最好在太陽升起後開始,落山前結束。

調養情志,放鬆心情

  秋季日照減少、氣溫漸降、花木凋零,一部分人容易產生憂鬱傷感的情緒,容易導致體內分泌紊亂,引發疾病。因此,要注意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心情舒暢,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秋分艾灸,祛除虛寒  眼下天氣轉涼,燥邪、寒邪、風邪也漸漸增多。由於人體毛孔收縮,免疫力下降,感冒、咳嗽、腹瀉、過敏性鼻炎等虛寒病症也隨之多發。在秋分時節,藉助陰陽消長的變化,因勢利導實施艾灸,可以有效提高機體自身的免疫力,溫通陽氣,祛風散寒。秋分吃什麼

  秋分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晝夜時間長短相等。從這一天起,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慢慢減少,秋意也將更加濃厚,天氣就要加速變冷了。

  秋分節氣,適合吃什麼食物呢?在飲食方面,應多吃一些溫潤為主的食物,比如木耳,可以滋陰、潤肺、養血。秋分時節最宜喝粥,下面這6款養生粥,對身體大有益處。

1

南瓜百合粥

南瓜營養豐富,脂肪含量低,易於消化吸收,還可以通便,配以滋陰潤肺的百合煮粥,具有健脾滋陰潤燥的作用。做法:將100克粳米煮熟,加入250克南瓜丁煮爛,再放入冰糖適量、百合50克,煮沸即可。

2

白木耳粥

白木耳是秋季滋陰、潤肺、生津的滋補佳品。白木耳粥具有潤肺止咳、益氣補腎的作用。適用於陰虛內熱燥咳、氣陰兩虛等。做法:粳米250克,白木耳15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

3

紅棗桂圓黑米粥

紅棗桂圓黑米粥具有開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澀補精的功效,對於少年白髮,婦女產後虛弱,病後體虛以及貧血,腎虛均有很好的補養作用。

4

山藥糯米粥

山藥糯米粥具有補養脾胃,調理胃腸的作用。做法:糯米50 克、山藥300克、白砂糖適量。將糯米加水燒開,再用溫火煮成粥。山藥切成丁狀,放入粥中同煮至熟透,加糖調味即可食用。

5

蓮米粥

蓮米粥具有健脾止瀉、益腎固澀、養心安神之功,適用於脾虛食少,腹虛帶下、遺精尿頻、心煩失眠、健忘多夢。做法:將蓮米發漲後,去除表皮,抽出蓮心用水煮爛,再與粳米同煮食用。

6

菊花粥

菊花粥具有散風熱、清肝火、明眼目等作用,適用於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病症,對心血管疾病也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做法:菊花30克,粳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取汁加米煮成粥。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豆瓣8.3,56歲阿湯哥玩命換來《碟中諜6》:我為什麼牛B,因為我自律
每日一搭 | 9月8日穿什麼?
重男輕女是種什麼樣的體驗:你家是有皇位要繼承?
金心異說 | 無問西東:爭論一兩百年沒什麼用,還是要回到人性

TAG:養生 | 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