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治產後病妙方(方11首)

治產後病妙方

1生化湯

【來源】明·張介賓《景岳全書》

【歌訣】惡露不行生化湯,當歸川芎炙草姜,

桃仁大棗熟地入,產後諸疾用時多。

【組成】當歸15克,川芎6克,炙甘草15克,炮姜1克,桃仁10粒(搗),熟地黃9克,大棗2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或頓服。

【功效】活血化瘀,溫經止痛。

【方解】方用當歸、桃仁、川芎、熟地養血活血;配以炮姜溫經散寒;炙甘草補中,調和諸葯。諸葯合用,能攻能補,逐中寓養,共奏活血化瘀,溫經止痛之功。

【主治】產後惡露不行、腹痛、舌淡者。可用於產後子宮復舊不良、產後宮縮痛、人工流產術後陰道出血、胎盤殘留、胎死腹中、產後惡露不行、產後高熱、產後黃疸、產後腹脹、產後泄瀉、產後缺乳、產後脫髮、產後頭痛以及宮外孕、子宮肌瘤、子宮肥大症、痛經、不育、陽痿、股外側皮神經炎、凍瘡等病症。

【加減】如見惡露已行、腹微痛,可去桃仁;瘀血明顯,加蒲黃、五靈脂、益母草;小腹冷痛,加肉桂,附子;氣虛,加黃芪、党參;煩渴,加麥冬;夾痰,加陳皮、竹瀝;便秘,加麻仁、杏仁、肉蓯蓉;多汗、不眠加茯神、棗仁、黃芪;煩熱,加地骨皮、丹皮;夾食,加山楂、神曲;感受風邪,加荊芥、防風。

【附記】①臨床經驗:產後子宮復舊不良,加紅花;人流陰道出血,加丹參、茺蔚子;胎盤殘留,去炮姜、甘草,加益母草、三棱、莪術、炒蒲黃;宮外孕,去炮姜,合桂枝茯苓丸;產後高熱,加清熱解毒之品,或合桂枝湯;產後黃疸,合茵陳蒿湯;產後腹脹,加酒軍、芒硝;產後泄瀉,加党參、白朮、扁豆、蓮子肉;產後缺乳,加王不留行、通草、瓜蔞;產後脫髮,加首烏、黑芝麻、柴胡;產後頭痛,加柴胡、牛膝;子宮肌瘤、子宮肥大症,加三棱、莪術;痛經,合失笑散,加益母草等。②凡脾胃虛弱、心火素亢、肝陽橫逆、陰虛內熱、沖任固攝無權所致下血塊以及產婦感受一切溫暑時邪所致病症,忌服。

2生化湯

【來源】清·傅山《傅青主女科》

【歌訣】惡漏不行生化湯,歸芎桃仁炙草姜,

兌入黃酒童便服,效如鼓之應桴響。

【組成】當歸24克,川芎9克,桃仁9克,黑姜15克,炙甘草15克。

【用法】水煎後,兌入黃酒15~30克,童便1小杯,頓服。

【功效】活血化瘀,溫經止痛。

【方解】本方是治療產後血瘀腹痛的名方,「天曰大生,亦曰大化,生化湯所由名也」(陸九芝)。方中用當歸補血活血;川芎行血活血;桃仁祛瘀活血;炮姜溫經散寒;炙甘草和中止痛;黃酒有舟楫之功,載葯至病所,兼有溫通之力,有助於藥效之發揮;童便一味能滋陰清熱,善消瘀血,引敗血下行,善止崩漏,引新血歸經,乃治婦人產後血暈悶絕之聖葯,此方中有之則效靈,棄之則效減,醫者萬不可妄言其穢濁而置良藥於高閣。諸葯合用,生血化瘀,推陳致新,用於治療產後營血虛滯之寒凝腹痛證,每獲卓效。

【主治】產後惡露不行,少腹疼痛。可用於產後胎盤殘留、人工流產後出血不止等病症。

【加減】產後少腹冷痛,加肉桂;宮縮無力,加益母草;發熱,加柴胡、黃芩;瘀塊留阻而腹痛甚者,加蒲黃,五靈脂,延胡索。

【附記】①本方用於產後,有促進乳汁分泌,調節子宮收縮,減少宮縮腹痛,防止產褥感染等作用。②原書隨症【加減】並易方名。如:血塊日久不消,加三棱、元胡、肉桂,產後半月後方可服,易名「加味生化湯」。產後3日,發熱頭痛,加羌活、防風,去黑姜;無塊痛者,桃仁亦去,易名「加味生化湯」。產後形色脫暈,或汗多脫暈,加人蔘、大棗,易名「加參生化湯」。產後血崩,加炒荊芥、煅烏梅、炒蒲黃、大棗,易名「生血止崩湯」。產後塊痛未止,妄言妄見,加人蔘、柏子仁、益智仁、茯神、陳皮、大棗,易名「安神生化湯」。產後大怒氣逆,胸膈不利,加陳皮、木香,減桃仁、炙草,易名「木香生化湯」。產後大便秘結,加麻仁、肉蓯蓉、去黑姜,易名「養正通幽湯」。產後汗多變痙,加麻黃根、桂枝、人蔘、羌活、天麻、附子、羚羊角,去桃仁、黑姜,易名「【加減】生化湯」。

3清熱除痹湯

【來源】《劉奉五婦科經驗》(劉奉五方)

【歌訣】清熱除痹威靈仙,銀藤楓藤海風藤,

桑己追風絡石藤,產後痹證此方良。

【組成】金銀藤30克,威靈仙9克,青楓藤15克,海風藤15克,絡石藤15克,防己9克,桑枝30克,追地風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清熱散濕,疏風活絡。

【方解】產後由於氣血兩虛,營衛失和,衛外抗邪能力降低,往往容易感受風寒,故產後關節疼痛及全身疼痛證甚為多見。故方中金銀藤、防己、桑枝清熱除濕祛風;威靈仙、青楓藤、海風藤、絡石藤、追地風散風活絡除濕。清熱除濕散風活絡而不傷正乃本方之特點。因為清熱除濕葯中,金銀藤辛涼散熱,又能清經絡血脈中之熱邪。散風活絡除濕葯中,威靈仙為祛風之要葯,其性好走,能通十二經,辛能散邪,故主諸風,咸能泄水,故主諸濕,此二葯清熱除濕散風力著,為本方之主葯。用青楓藤、海風藤、絡石藤加強散風活絡作用。防己善走經絡骨節間,能消骨節間之水腫。用藥雖然平淡,但是直中濕熱邪實之地,實有「輕可去實」之妙。葯後若濕熱已解,尚應根據產婦體質情況加以處理。

【主治】產後身疼、關節紅、腫、灼痛等症。可用於產後熱痹。

4清魂散

【來源】宋·嚴用和《重訂嚴氏濟生方》

【歌訣】清魂散用澤蘭葉,人蔘甘草川芎協,

荊芥理血兼祛風,產中昏暈神魂帖。

【組成】澤蘭葉8克,人蔘8克,川芎15克,荊芥穗30克,炙甘草6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每服3~6克,沸湯溫酒各半調下,童便尤良。病勢急者,急灌之。

【功效】補益氣血,疏散風邪。

【方解】方中川芎性溫,味辛走散,是血中氣葯,其與祛風散寒的荊芥配伍,對於風寒頭痛有良效;而與補氣的人蔘、炙甘草配伍,則能治療氣虛受風的頭痛、頭暈;澤蘭一味,性溫氣香,能舒肝氣而通經脈,與川芎配伍,能加強調和氣血之功。諸葯相合,能使氣血調和,外邪疏散,自然神魂寧帖,其病自愈。

【主治】產後血暈,症見產後惡露已盡,氣血虛弱,感受風邪,然然昏暈不知人事。

【附記】在服藥的同時,可用醋噴在炭火上,取煙熏鼻,效果更好。

5通乳丹

【來源】清·傅山《傅青主女科》

【歌訣】通乳丹中用黃芪,當歸人蔘麥門冬,

桔梗木通豬蹄配,催乳通乳兩相宜。

【組成】人蔘30克,黃芪30克,當歸60克,麥門冬15克,木通1克,桔梗1克,豬蹄2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益氣養血。催乳通乳。

【方解】本方主要是為產後氣血兩虛,乳汁缺少證而設。故方中重用人蔘、黃芪、當歸補益氣血;配以豬蹄、木通補虛通乳,桔梗宣暢氣機,以助催乳。合而用之,共奏益氣養血,催乳通乳之功。

【主治】產後無乳、少乳、面色白、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脈濡細者。可用於產後乳汁分泌不足。

6湧泉散

【來源】元·羅天益《衛生寶鑒》

【歌訣】湧泉散中穿山甲,王不留行與瞿麥,

再入龍骨麥門冬,活血下乳此方施。

【組成】穿山甲、王不留行、瞿麥、麥門冬、龍骨各等份。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每服3克,熱酒調下,並食豬蹄羹少許。或改作湯劑水煎服,各藥用量適量。

【功效】活血下乳。

【方解】方中穿山甲、王不留行,具有良好的通下乳汁作用;配以麥冬養陰,瞿麥通利,共奏活血下乳之功。

【主治】產後乳汁缺少,兼津少口渴者。可用於產後乳汁不下或稀少。

【加減】如見氣血不足,加黃芪、地黃、當歸;陰虛津少,加羊乳、天花粉;需加強通下乳汁,加漏蘆、木通,此外,可服豬蹄湯、鯽魚等食品。

【附記】筆者應用,一般減瞿麥、龍骨,加黃芪、當歸、木通、豬蹄。驗之臨床,效果甚佳。

7下乳湧泉散

【來源】清·《清太醫院配方》

【歌訣】下乳湧泉歸芍芎,花粉生地芷桔梗,

甘柴青皮木通草,漏蘆山甲不留行。

【組成】當歸、川芎、花粉、白芍、生地、柴胡、青皮各50克,漏蘆、桔梗、木通、白芷、通草各15克,山甲75克,王不留行150克,甘草10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每服6~9克,日服1次,臨卧用暖黃酒調服。

【功效】補氣血,通經絡,通乳。

【方解】乳汁乃氣血所化,方中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養血活血,培其本源也;柴胡、青皮疏肝理氣,通其經脈也;花粉、桔梗,散結導滯,助其藥力也;白芷、漏蘆、木通、通草、山甲、王不留行皆活血通經之品,結以投之,催其乳下也。本方立意巧妙,兼顧表裡,有補有通,服後乳汁自通,如泉水之涌,故名之。

【主治】產後乳汁缺乏。

【附記】①常食用豬蹄、鯽魚等湯,或食芝麻、核桃之類。②早晚用木梳刮乳房二三十遍,無不神效。③戒氣惱,忌食椒、姜、辛辣等物。

8人蔘黃芪散

【來源】宋·陳師文《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歌訣】人蔘黃芪桑白皮,秦艽茯苓知母隨,

桔菀柴夏赤芍草,生地天冬鱉骨皮。

【組成】人蔘10克,秦艽20克,茯苓20克,知母15克,桑白皮15克,桔梗10克,紫菀15克,柴胡20克,黃芪15克,地骨皮20克,生地黃20克,半夏15克,赤芍藥15克,天門冬30克,鱉甲10克,炙甘草15克。

【用法】上藥共為粗末。每服9克,水煎服。也可用飲片作湯劑水煎服,各藥用量按常規劑量酌減。

【功效】補氣養陰,清退虛熱。

【方解】方用人蔘、黃芪、茯苓補氣健脾;配以鱉甲、知母、生地黃、天門冬滋陰清熱;秦艽、柴胡解肌退熱;桑白皮、地骨皮、赤芍清瀉肺熱;桔梗、炙草、紫菀、半夏宣肺化痰,利咽止咳。諸葯合用,共奏補氣養陰,清退虛熱之功。

【主治】潮熱盜汗、肌肉消瘦、四肢倦怠、煩熱咽干、納呆食少、咳嗽膿血、胸脅不利者。可用於產後發熱、肺結核以及支氣管哮喘等病症。

【加減】如見虛汗較多,加浮小麥、牡蠣斂汗收澀;咳嗽膿血,加魚腥草、冬瓜仁清熱解毒化痰;胸脅不利,加枳殼、全瓜蔞寬胸利氣。

9柴芩當歸湯

【來源】龔志賢《龔志賢臨床經驗集》

【歌訣】柴芩當歸與川芎,泡參半夏廣陳皮,

艾葉姜棗炙甘草,產後外感此方施。

【組成】川芎12克,當歸10克,柴胡12克,黃芩10克,泡參18克,法半夏10克,陳皮10克,艾葉6克,炙甘草6克,大棗10克,生薑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溫服)。

【功效】和解表裡,固正除邪。

【方解】此方乃仲景之「小柴胡湯」合「佛手散」加味而成。方中小柴胡湯和解少陽,以解表邪;芎歸行血和血補血;陳皮理氣健脾;艾葉溫經散寒止痛。合而用之,共奏和解表裡,固正除邪之功。

【主治】產後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體溫偏高或汗出、或無汗、頭暈目眩、甚則頭項強痛等症。

【加減】傷風者,加炒荊芥穗10克,防風10克;傷寒者,加蘇葉10克;惡露不盡者,去大棗,加益母草25克,醋炒香附12克;納差者,加谷芽30克。

【附記】本方名為筆者擬加。多年應用,效果甚佳。

10黑神散

【來源】宋·陳師文《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歌訣】黑神散中炒黑豆,當歸熟地與肉桂,

芍藥蒲黃炮姜草,養血祛瘀兼止痛。

【組成】黑豆(炒)、熟地黃(酒浸)、當歸(酒制)、肉桂、炮姜、炙甘草、芍藥、蒲黃各120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每服6克,用酒同煎調下;若病情急,可連服2次。或用飲片作湯劑水煎服,各藥用量按常規劑量酌減。

【功效】養血祛瘀,溫經止痛。

【方解】方用當歸、熟地、芍藥養血和血;配以肉桂、炮姜溫經散寒;蒲黃祛瘀止痛;黑豆益氣養陰;炙甘草補中,並調和諸葯。合而用之,共奏養血祛瘀,溫經止痛之功。

【主治】產後血寒瘀阻、惡露不凈、胎盤殘留、胎衣不下、心胸痞滿、臍腹脹痛以及血暈神昏、眼黑口噤、產後瘀血諸疾者。可用於產後惡露不凈、胎盤殘留、死胎不下、產後腹痛、產後血暈、瀝血腰痛,以及痛經崩漏、失音等病症。

【加減】若胞宮寒盛,加附子、艾葉;氣血兩虛,加八珍湯之類。

【附記】孕婦以及心火亢盛、肝陽橫逆、陰虛血熱者忌用。

11惡露湯

【來源】龔志賢《龔志賢臨床經驗集》

【歌訣】惡露湯中用歸芎,泡參柴胡益母草,

桃仁炮姜與芍藥,生薑甘草大棗襄。

【組成】柴胡18克,泡參25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炮姜5克,益母草25克,生薑10克,甘草5克,赤芍12克,大棗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空腹溫服。

【功效】理氣散寒,調和沖任,活血化瘀,溫宮止血。

【方解】本方乃仲景「小柴胡湯」與傅青主「生化湯」【加減】而成。方用柴胡疏理氣機,配生薑之溫散以祛寒濕;生薑、大棗同用,可和營衛,調寒熱;泡參、甘草、大棗益氣調中,扶正祛邪;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益母草養血活血,化瘀血,生新血;炮姜溫宮止血。全方有理氣散寒,調和沖任,祛瘀生新,溫宮止血之【功效】。

【主治】產後惡露不絕,症見惡露淋漓澀滯不暢、時來時止、血塊色黯、小腹微脹痛、舌質兩邊瘀暗、苔白滑、脈沉弦。

【附記】本方名為筆者擬加。臨床驗證效佳。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產後減肥做辣媽哪有難的 4招關鍵瘦腹立見效!
產後乳汁不足怎麼辦?(二)
中醫中藥治療產後蕁麻疹驗方
阿雅:開朗如我,竟也遇上產後憂鬱!

TAG:產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