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7年北京一類疫苗接種表在此!你家娃打全了沒?

來源:市衛生計生委、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

  寶爸寶媽們,您是不是也曾經錯過家中小寶貝打疫苗的日期呢?趕上呼吸系統疾病高發期,還得擔心孩子交叉感染……

別擔心,以後可以用APP預約啦!

  昨天(4月25日)是全國第31個「全國預防接種宣傳日」,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市財政批複了9000萬元資金用於免疫規劃信息化升級改造,預計明年本市有望全面實現手機APP分時段預約疫苗接種。此外,最新版的免疫程序也將在近期公布。

接種疫苗手機可預約可追蹤

  今年,市經濟信息化委和市財政局剛剛批複了9000萬元,用於本市免疫規劃信息化升級改造。

  屆時,新的免疫規劃信息系統將全面實現疫苗接種手機APP預約、疫苗信息全程追蹤等功能。「用於本市免疫規劃信息化升級的資金現已到位,正在進行招標和信息系統建設等工作,預計明年可以實現手機APP分時段預約接種。」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透露,疫苗接種APP還將設計接種提醒功能,提前推送接種信息。通過信息改造,該信息系統還將初步實現對疫苗信息的全程跟蹤,例如何人接種了何種疫苗等接種人群的基本信息。

北京市疫苗運輸儲存條件升級

為確保疫苗運輸和存儲安全,所有疫苗實施全市統一配送,由統一招標採購的具有冷鏈運輸資質的專業物流公司承擔,加強物流環節溫度監控與運輸安全。為所有預防接種門診統一配備了疫苗儲存專用冰箱,溫度控制更嚴格,有效的保證了疫苗儲藏溫度的可靠性。

  在全市範圍內實施「疫苗冷鏈管理全過程(出廠、儲存、運輸、接種每個環節冷鏈監控)、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冷鏈監控)、全覆蓋(全市所有預防接種門診的冰箱全部做到實時監控)」的「三全建設」,確保疫苗冷鏈安全。

  目前,北京市所有區已完成建設冷鏈設備溫度實時監控系統,門診工作人員能實時掌握冷鏈設備內疫苗的存放溫度、提高溫度監測敏感性。

流動兒童和北京戶籍兒童享有相同的接種權利

  北京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北京市各類疫苗接種一千萬人次左右,其中,免疫規劃各類疫苗的報告接種率均達到99%以上。

  目前,北京市已建立各類規範化門診502家,全部實現了預防接種信息計算機聯網,可以為所有適齡兒童提供跨區和預約接種等便民服務措施。

  有些外地來京的家長擔心,我家孩子不是北京戶口,能在北京接種疫苗嗎?

  答案是,可以!

  北京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北京,流動兒童和北京市戶籍兒童一樣在疫苗接種上享有相同的權利。具體接種事宜可以到居住轄區內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諮詢。

商業保險縮短疫苗異常反應報銷時間

  從去年1月開始,本市在全國率先推行了第一類疫苗即免費疫苗的異常反應商業化保險補償機制,使不良反應補償更加公正、客觀、有序。

  目前,市疾控中心通過招標購買了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的第三方服務,將本市第一類疫苗的異常反應商業化保險完全委託給保險公司。以前,這些工作都是由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進行,從收單據到計算費用,非常耗費時間和人力。

  如今,由保險公司的專業人士全程負責,他們會根據疫苗接種異常反應相關政策,對公眾提供專業諮詢以及疫苗接種異常反應補償費用報銷等服務,大大縮短了保險索賠的報銷時間。

  目前,所有孩子的免疫預防接種證上都有保險公司的電話,公眾有任何疫苗接種異常反應補償方面的問題,都可以隨時撥打電話諮詢。

接種提醒

手足口高發季可提前接種疫苗

5月即將進入手足口高發季節,托幼機構及學校等集體單位出現聚集性病例疫情的風險將持續增加。

  龐星火介紹,目前本市已有EV71型手足口滅活疫苗上市,是自費疫苗。上市前的研究資料表明,該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對EV71所致的手足口病具有95%左右的保護效果,但對其他腸道病毒,如CA16所致的手足口病不具有保護效果。據統計,我國EV71約佔重症病例的75%及死亡病例的90%。

  龐星火透露,儘管EV71剛上市,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對人群數據收集後,才能制定免疫計劃策略,以確定是否可將其納入一類疫苗進行管理。目前,家中有5歲以下適齡兒童的,家長可電話諮詢附近的接種點後,前往接種手足口疫苗。

這些關於疫苗的謠言不能信!

  雖然,疫苗的重要性得到了大多數人,尤其是大多數家長的認可,但有關疫苗的謠言仍然層出不窮,對此世界衛生組織對網路上有關「疫苗有害」的謠言一一進行了破除:

  謠言一:

  改善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就能遠離疾病,沒有必要進行接種?

  事實:

  如果停止免疫接種計劃,通過接種所預防的疾病會捲土重來。雖然改善個人衛生、勤洗手並使用潔凈飲用水能保護人們遠離傳染病,但無論環境多麼清潔,許多傳染病依然能夠傳播。如果不進行免疫接種,一些已經不常見的疾病,如脊灰和麻疹,會很快重新出現。

  謠言二:

  疫苗尚有不為人知的若干具有危害性的長期副作用?疫苗接種甚至可致人死亡?

  事實:

  疫苗非常安全。對疫苗的大多數反應,如胳膊酸痛或輕度發熱,通常都是輕微和暫時的。出現嚴重健康事件的情況極為罕見,並且會得到細緻的監測和調查。疫苗可預防的疾病產生嚴重危害的幾率要遠大於疫苗產生危害的幾率。

  例如,脊灰能導致癱瘓,麻疹能導致腦炎和盲症,一些疫苗可預防的疾病甚至能導致死亡。疫苗不但幾乎不會導致任何嚴重傷害或死亡,它所帶來的益處也遠遠大於其風險。沒有疫苗,會出現更多的傷害和死亡。

  謠言三:

  預防白喉、破傷風和百日咳的聯合疫苗和預防脊髓灰質炎的疫苗會導致新生兒猝死綜合征?

  事實:

  疫苗的使用與新生兒猝死之間並不存在因果聯繫,但使用這些疫苗的時間正是嬰兒可能出現新生兒猝死綜合征(SIDS)的時期。

  換言之,新生兒猝死綜合征死亡與疫苗接種是同時偶發,即便沒有接種疫苗,也會出現死亡。關鍵是不要忘記這四種疾病都是致命性的,嬰兒如不進行接種預防,就會面臨極大的死亡或嚴重殘疾的風險。

  謠言四:

  向兒童一次接種一種以上的疫苗會增大有害副作用的風險,並會使兒童的免疫系統負擔過重?

  事實:

  科學證據表明,同時接種幾種疫苗不會對兒童的免疫系統帶來不良反應。兒童每天接觸數百種異物,這些異物都能誘發免疫反應。就是吃東西這個簡單的動作,也能將新的抗原帶入體內,而且人的口腔和鼻腔內就有無數細菌生存。

  一名兒童因患普通感冒或咽喉痛而接觸到的抗原數量遠遠超過疫苗接種途徑的接觸。一次接種幾種疫苗的一大好處是可以少去醫院,從而節省時間和金錢,而且更可能的情況是,兒童是按程序完成推薦疫苗的接種。此外,如果有可能進行諸如麻疹-腮腺炎-風疹疫苗一類的聯合疫苗接種,就能減少注射次數。

  謠言五:

  通過疾病獲得免疫比通過疫苗獲得好?

  事實:

  疫苗與免疫系統相互作用產生的免疫反應與通過自然感染產生的免疫類似,但疫苗不會導致疾病,也不會使接種者受到潛在併發症的威脅。相比之下,通過天然感染獲得免疫可能會付出高昂的代價,例如,b型流感嗜血桿菌(Hib)感染會導致精神發育遲緩,風疹會導致出生缺陷,乙肝病毒會導致肝癌,麻疹則能導致死亡。

  謠言六:

  疫苗含有水銀,非常危險?

  事實:

  硫柳汞是一種含汞的有機化合物,它是作為防腐劑添加到某些疫苗中。在多劑量瓶疫苗中,硫柳汞是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防腐劑。沒有證據表明疫苗中的硫柳汞用量會對健康構成威脅。

  謠言七:

  疫苗會導致自閉症?

  事實:

  1998年的一項研究引發了人們對麻疹-腮腺炎-風疹疫苗與自閉症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繫的關切,這項研究後來被證實具有嚴重錯誤,發表該研究論文的雜誌也對論文實施了撤回。不幸的是,論文的發表引發了恐慌,導致疫苗的接種率下降,並隨之出現了相關疫情。沒有證據表明麻疹-腮腺炎-風疹疫苗與自閉症之間存在關聯。

  最後,想跟各位家長說,打疫苗是對孩子負責,而且疫苗要到正規的疾控機構或接種門診進行接種,因為這些經過國家認證的機構具有嚴格的操作流程,可以保證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2017年結題項目驗收結果(生命科學與醫學方向)

TAG:北京 | 疫苗 | 疫苗接種 | 在此 | 最新 | 2017年 |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