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分析中國彈道導彈力量

傑弗里.T.魯姆原著,趙國棟編譯

中國正處於研製現代化彈道導彈的時期,這些導彈的研製將大大增強部隊的作戰能力。這一現代化研製計劃將通過增加核彈頭的數量來增加中國的核威懾能力,同時,也增強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儘管北京當局宣稱「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但一些美國戰略學者認爲,中國加強其戰略部隊這一做法暗示著中國存在針對美國的核威懾。

中國彈道導彈部隊的構成、戰略和作戰原則

原文作者認爲,中國領導人對在擁有和使用彈道導彈上的一般態度與美國及西方領導人有很大區別。對於中國而言,彈道導彈不僅僅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WMD),在更大程度上是WMD和常規彈頭的高效運載系統。在某些情況下,中國將彈道導彈視爲性能更先進且效能更高的運載系統(如作戰飛機或甚至射程很遠的火炮)的相對低成本替代品。因此,對於很多中國人而言,彈道導彈可以作爲常規戰爭的武器系統,或者作爲規和WMD威懾武器的運載系統,具體情況將視導彈射程及彈頭體積和型號等因素而確定。中國規模相對較小的遠端導彈作戰力量主要是作爲中國核武器的運載系統。部署這些武器系統的唯一目的是對敵形成威懾,即通過使作戰能力更強的有核國家的少數重要的人員稠密地區和主要前沿軍事基地(即所謂「具有反擊價值」的目標)處於遭受中國核打擊的危險之下,防止其對中匡使用核訛詐手段或實施核打擊,與此同時也警告其它有核國家或急切想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不要試圖對中國使用或威脅使用人規模殺傷性武器。中國根據上述能力要求組建了一支「有限的自衛反擊」核力量,它可以根據北京選擇的目標對其實施核報復打擊。也許最重要的一點是,這種威懾的有效性將取決於敵方無法存第一次打擊中摧毀中國所有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尤其是其戰略導彈力量。

中國正逐步採取措施改進其性能日漸落後的戰略核力量,幷住面臨美國及其它主要大國不斷升級的戰略和技術挑戰下提高其威懾力量的可靠性。中國通過努力研製固體燃料推進系統,使其核力量具備公路機動能力,此外還研製出了戰略導彈潛艇和潛射彈道導彈。在近來美國和日本加緊研究導彈防禦系統的情況下,中國更加迫切地感到提高其導彈力量現代化水平的必要性。爲了避免其具有最小化威懾能力戰略核力量不致在導彈防禦系統面前完全失效,中國開始研究(但顯然仍未部署)MIRV彈頭及其它反制技術,幷可能正在增加其戰略導彈的數量。諸如CSS一8之類的SRBM將爲中國提供戰役常規打擊能力。台灣問題使大陸對導彈力量産生了迫切的政治和軍事需求。面向台灣的大批導彈成爲對「台獨」的成懾工具,同時也成爲中國對潛住對手發動戰役攻擊的唯一武器。美國在海灣戰爭和科索沃行動中都展示了導彈攻擊的巨大威力。一些觀察家確信,中國在不斷部署短程和中程導彈以及常規和核彈頭的情況下,可能會制定更具進攻性的戰役作戰原則。這一姿態將對台灣地區、日本和駐日本沖繩的美軍造成威脅,幷對美國不斷增強核力量的做法提出警告。

對一些外部觀察家而言,上述情況表明,中國將逐步把其「最小化威懾」的戰略態勢改爲更加有效的有限威懾原則。後者的中心是部署數量足夠多的反擊力量,以及更多能對敵方具有反擊價值目標發動攻擊的戰術、戰役和戰略導彈力量,從而對戰術、戰役和戰略核衝突産生威懾,以及在威懾失效的情況下控制衝突的擴大幷迫使敵方放棄原來的企圖。然而,這樣一種作戰力量構成,除了需要一種更加複雜的有限威懾作戰原則提供支持外,還需要具備其它一些範圍非常廣泛的因素,其中包括彈頭的高精確度、大量各種不同射程的運載工具、能操作這些系統的訓練有素的作戰部隊,以及識別敵方攻擊來源幷確定和摧毀敵軍事設施和大型常規和WMD作戰力量集中區域所需的更加優異的預警、偵察、監視和目標瞄準能力。如果要迅速和決定性地擊敗敵人,還必須具備快速反應和迅速大量集中火力的能力。雖然中國正試圖努力具備上述能力要素中的至少一種(如更高的攻擊精確度、更強的預警和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能力等),但尚看不出在其它方面(如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能部署戰役和戰術核彈的作戰部隊)的具體進展。總之,由於經濟、技術、組織和武器控制等方面的限制,中國目前還不具備上述能力要素,因此,即使就戰役水平而言,一些觀察家提出的中國正積極發展進攻性、能提供有限威懾能力的WMD型導彈部隊及相應作戰原則的觀點,也是不成熟的。

中國的洲際彈道導彈(ICBMS)

中國唯一真正的洲際彈道導彈

中國的CSS一4(北約編號,中國稱之爲東風-5/東風一5A)是其唯一真正意義上的洲際導彈。它能夠將威力非常強大的核彈頭髮射到俄羅斯、歐洲或美洲大陸的任何地區。東風-5的研製工作始於1965年,其設計射程爲12000公里,但該型導彈直到1980年才進行了第一次全程飛行試驗,幷住1981年部署。作爲東風-5改進型的東風-5A於1986年部署,這是一種兩級火箭推進的導彈,採用可儲存式液氫燃料和計算機控制的陀螺儀慣性制導系統,射程約爲13000公里。該型導彈郜署在經過加固的地下發射井和澗庫內。東風-5/東風一5A的確切部署數量尚不得而知,但絕大部分專家相信目前的數量在7到20枚之間。這些部署的導彈未加註燃料和安裝核彈頭,由此將使其準備時間增加30-60分鐘。東風-5/東風一5A的民用型號爲長征一2C(CZ一2C)。巾國宇航部門自1975年以來經常使用這種運載火箭(發射人造衛星),啓用時間較ICBM型早5年。根據長征一2c的年産量爲5-6枚的報道判斷,中國可能還貯備有未部署的東風一5/東風一5A。

中國正在用CSS一4MOD2S即東風一5A導彈代替所有的約20枚4MODlS洲際彈道導彈,據報道,這一進程需要5年時間。以外,中國正在開發三種吲體助推燃料的洲際彈道導彈,東風一31導彈的研製取得了很人進展,十年後開始投入使用。在東風-31基礎上,中國正在開發兩種射程更遠的導憚:一種是固體燃料發動機,鐵路機動的洲際彈道導彈;另一種是固體燃料發動機的潛射彈道導彈。這兩種導彈的使用將在5—10年之間。預計中國將在10年內保持約12枚東風-31洲際彈道導彈。

東風-31陸基型

東風-31是一種三級陸基機動固態燃料導彈。它與傳聞中的東風一41一起成爲中國新一代洲際導彈。東風一31的射程可能爲8000公里,它將能攻擊很大範圍的敵方日標。該型導彈可能將取代採用液態燃料推進的東風一4。在經過長期推遲後,東風一31於1999年8月進行首次試匕,據報道它攜帶誘騙或輔助突防裝置,以對抗敵方導彈防禦系統。一些報告認爲,中國已經或正在爲東風一31配備多彈頭分導重返大氣層戰鬥部(MIRV),每個彈頭的當量爲10—20萬噸。雖然東風一31的原犁尚無法確定,但有可能是源下東風一23專案,後者研製始於1978年,目標是研製出一種陸基機動固體燃料導彈。該專案導致巨浪一2潛射導彈的出現,而陸基型東風一23則於1985年1月改名爲東風一31,預計東風一31將在未來幾年內部署。東風一41是一種三級固體燃料洲際導彈,它如果部署,將能攻擊北美任何地區的目標。東風-41與東風-31相類似,即可能攜載3個MRV或MIRV彈頭,每個彈頭的當量可能爲5-9萬噸。與中國其它許多類型的核彈一樣,東風-41可能隱蔽部署在洞庫內,但能進行公路、鐵路和水上機動。據傳它將從2010年起逐步取代東風-5/5A。但外界對於東風-41能否部署還有很多疑問,雖然該研製專案於1986年1月開始實施,但東風-4l從未進行試射,許多觀察家因此判斷該專案已被推遲或取消。這些觀察家確信,一種東風-31的遠端型最終取代東風一5/5A。

巨浪一2

CSS-NX-4/巨浪一2是東風-31的潛射型,它是一種三級固體燃料導彈。巨浪一2的射程大幹巨浪一1。巨浪一2潛地戰略導彈是在東風-31的基礎上衍生的潛射戰略導彈,由中國航天部一院和二院聯合研製,簡稱東風下海工程。巨浪-2原型彈射程只有8600公里,攜帶3—4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先後經過兩次比較大的改進。第一次改進使射程增加到12000公里,運載能力增加到攜帶6—8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第二次改進使射程再次增加到14000公里,運載能力增加到攜帶10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該型導彈北約編號爲CSS-NX-4 ModeII,是一種兩級(燃料一級崮體,二級液體)潛射彈道導彈。最大射程爲14000公里。重量23噸,可攜帶10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採用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激光陀螺和天文導航制導方式,圓周概率誤差達到40米。另外據報道,2004年7月下旬,中國第一艘新型094潛艇下水,該艇在未來一、兩年內完成服役準備後,將成爲第一艘配備水下發射的中國新式東風一31潛射彈道導彈的潛艇。聲稱熟知這一新型潛艇的一位美同情報官員說,「在完成服役準備時,它將代表一個更現代、更有能力的導彈平台。」另一位情報官員說,建造潛艇是中國當前的首要急務,094級潛艇將是「中國的第一種真正的洲際戰略核子發射系統」。

中國的中程彈道導彈(IRBM)

第二炮兵繼續增加已老化的液體CSS-2洲際彈道導彈,增加了固體燃料CSS一5中程彈道導彈。

第一種真正國產彈道導彈

CSS一2/東風一3/東風一3A是中國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圍産彈道導彈。該型導彈是一種單級液體燃料中程彈道導彈(MRBM),它採用捷聯式慣性制導系統。該型導彈將在事先勘測過的陸上發射場或簡易發射地點發射。據報道,它能攜載一枚當量100—300萬噸的核彈頭,但有一些報告稱經過改進的東風一3A可攜載3枚彈頭當量爲5—16萬噸的多路再入戰鬥部,這種東風一3A的射程約爲2650公里,當它於20世紀60年代開始研製時的打擊目標可能是美國駐菲律賓的軍事基地。然而當中國和蘇聯於1969年發生邊界武裝衝突後,該型導彈顯然轉而瞄準蘇聯中部和東部的人口稠密區。東風一3於1971年首次部署,它通常部署於洞庫和山谷以增強生存能力。東風一3A(1985年12月和1986年1月進行試驗,從1988年開始部署)。與東風一3在外形上基本相似,但其射程稍遠,達3000公里以上。該型導彈曾進行了低伸彈道的飛行試驗,射程爲1550公里,飛行高度爲100公里,這一飛行性能可以有效地穿越敵方的導彈防禦系統。據估計,東風一3A的反應時間(預警後發射準備)約爲2—3小時。該型導彈目前部署在中國西北、東北和西南地區,能對東亞及亞太的敵方目標實施打擊。目前西方情報機構證實該型導彈發射架約有40個。東風一3A被描述爲中國導彈部隊的中堅力量,20世紀80年代,據傳中國部署了80-100枚該型導彈,但它目前正逐步被采川固體燃料的東風-21所取代,幷有可能在未來12年內退出現役。

中國第一種兩級火箭

CSS一3/東風一4是中國第一種兩級火箭(使用東風一3作爲第一級火箭),其研製工作要求實現一系列技術突破(如發動機可靠性、性能更好的耐高溫材料及改進型制導系統等)。該型導彈是一種採用液氫燃料和捷聯式慣性制導系統的中程彈道導彈。東風一4原設計射程超過4000公里,以美軍駐關島的B-52轟炸機基地爲目標。此後其射程增至4500公里(最終達到了5500公里)以將莫斯科及其它蘇聯西部城市納入射程範圍。中國於1965年5月正式決定研製該型導彈,幷於1980年開始部署。該型導彈是一種陸基機動導彈,但以洞庫、隧道或地下發射井爲基地,其設計性能可允許其機動至發射台,在加註燃料後發射。據報道,中國在幾個試驗場設汁了該型導彈的發射地點,這些地點可用於發射任何貯備導彈。東風一4的反應時間約爲60—90分鐘,其確切部署數量也不得而知,但據估計目前已部署了10-30枚。東風一4所對應的民用型火箭爲長征一1(Cz一1),該型火箭曾在1970年成功地發射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

中國第一種固體燃料彈道導彈

CSS一5/東風-21是一種二級中程彈道導彈(MRBM),其射程超過2000公里。它是巨浪一1潛射彈道導彈的陸基型,也是中國第一種採用固體燃料的彈道導彈。它採用竪立式運輸發射架(TEL)發射,也是中國第一種具備公路機動能力的導彈。該型導彈採用一種與中國潛射導彈相似的「冷發射」技術,該型潛射彈道導彈從其發射簡中彈射出水面後,再由發動機在空中點火上升。東風-21的確切部署數量也無法得知,估計數量約爲8-50枚,而其發射架數量可能達到50個。該導彈從1967年開始研製,幷於1985年進行了第一次成功試驗。實際上,據報道中國已擁有幷部署一種安裝高爆常規彈頭的改型東風一21即東風一21A(CSS-5的2型)。假如事實確實如此,則該型導彈將執行原來由東風一25(該研製專案已被取消)執行的常規攻擊任務。東風-21的潛射型導彈爲巨浪l犁。

中國的短程彈道導彈(SRBM)

ess-6/東風-1 5/M一9

該導彈是一種單級固體燃料機動式短程彈道導彈,其原設計用於出口,因此被編號爲「M」。在中國決定不出口該型導彈之前,它幷未列入中國的導彈部署專案。東風一15於1995年開始部署,它從由卡車牽引的拖車發射,準備時間爲30分鐘。它裝備捷聯式慣性制導系統和彈道計算機。在彈頭上安裝的小型推進系統能修正導彈的終端速度、再入角度和飛行軌跡和射程等因素。這種控制方式大幅度提高了東風一15的準確性和突防能力,幷可能使導彈防禦系統的雷達跟蹤、計算和截擊變得更加複雜。東風一15擁有可分離式彈頭,因此其目標信號特徵將比較原始的導彈,如飛毛腿式導彈小得多。更重要的是,中國可能採用了GPS技術以進一步提高該型導彈的攻擊準確性。雖然該型導彈所公布的圓周概率誤差爲300米,但實際精確度可能高得多,即可能爲50米或更小。該型導彈原設計用於攜載常規彈頭,但也能攜載核彈頭。據報道,中國爲使其戰術彈道導彈的型號更加多樣化,可能正在研製一種射程更遠c1200公里)的常規型東風一15,這一射程將使導彈具有更快的再入速度,以有效穿越敵方的低層導彈防禦系統,幷確保用於攻擊戰役目標的導彈能在更遠的距離發射。

css-T/東風一11/M一11

該導彈在設計上與東風一15基本相同,它同樣是一種採用固態燃料的公路機動式彈道導彈,幷可安裝常規彈頭或核彈頭。其與東風一15不同的是,它採用兩級助推方式且射程較短,約爲300公里。東風一11可能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裝備中國導彈部隊,然而一些專家對這種判斷尚有爭議。該型導彈的較短射程及其僅有3分鐘的飛行時間,對導彈防禦系統而言是一個挑戰。更重要的是,由於東風一11始終在大氣層內飛行,絕大部分高層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將無法對其進行攔截。中國已研製了一種射程更遠的改進型東風一11(東風一11A),幷可能已小規模部署。據信中國擁有數百枚東風一11和東風一15,絕大部分部署在中國東南部,幷以每年50枚的速度進行生産。

CSS一8/8610/M一7

該導彈是一種兩級近程彈道導彈(MSRBM),它由HQ一2防空導彈(它本身就是蘇制SA一2防空導彈的改進型,加裝了使用固體燃料的起飛發動機和使用液體燃料的主發動機)改進而成。該犁導彈原設計用於出口,據傳伊朗採購了部分該型導彈。中國近年來加快發展中近程彈道導彈,這些導彈幾乎全部都實現了固體燃料推進和機動發射,打擊靈活性顯著提高。

中國可能將不會在東風一21的基礎上部署新型中程彈道導彈,但可能在未來15年內大量部署東風一21(也許超過100枚),幷將其作爲戰略武器運載系統取代老式的東風一3A,幷可能作爲常規導彈攻擊第一島鏈內的潛在敵方戰役目標。如日本和美國在東亞地區都部署了大量高層彈道導彈防禦系統(BMD),中國可能將部署更多數量的東風一21。中國正通過增強其彈道導彈的生存能力和攻擊精確性及其作爲威懾力量的可靠性,大幅度提高其作戰力量的現代化水平。概言之,未來15年間部署在亞洲地區的彈道導彈數量和型號將受到美國可能部署的NMD系統的重要影響。

目前,中國大約有30枚洲際彈道導彈,美國專家相信,到2010年將增至60枚。如果美國在未來10年內開始部署有限的NMD系統,中國將幾乎肯定增加其彈道導彈的部署數量,幷研究一系列諸如輔助突防和誘騙裝置的反制技術。中國還可能爲其彈道導彈裝備MRV或MIRV彈頭。中國核武庫增長的特定規模和範圍在部分程度上將受到其對美國NMD系統規模及發展限度的判斷的影響。從基本因素考慮,中國可能部署100-150枚單彈頭的彈道導彈,幷在每枚導彈上安裝2個誘騙裝置,從而在遭受敵人第一次打擊的條件下,確保其戰略威懾力量的生存。然而,中國最終部署的核彈數量可能更多,即部署300—500枚戰略核彈頭(包括MIRV型彈頭),幷在預計美國NMD系統未來的規模和防禦能力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部署反衛星武器。

美國曾保證其任何形式的NMD系統將由於一系列因素(與俄羅斯達成的協定、資金限制或各種技術限制)的影響,而存在一個最高程度的限制,但巾國對此深表懷疑。

然而,中國不可能捲入與美國之間的軍備競賽,即試圖在核武庫的規模上追趕幷接近美國或建立一個與美國相似的NMD系統。這種努力將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因此將影響中國的經濟現代化建設幷遲滯中國向世界大國的前進步伐。最重要的是,中國絕大部分觀察家都認爲,考慮到一支以反擊作戰爲基本任務的大規模現代化核力量在掌握了相對複雜的反制措施後,將能有效地對抗美國的NMD系統;因此將沒有必要與美國在核武庫規模上進行競爭。然而,如果美國國內支持部署一個不讓任何一枚核彈突破攔截的「厚」NMD系統,或部署一個範圍更大的系統(如可能包括天基武器系統),以使美國在未來的國際危機中免遭任何擁有短程或中程核武器的國家的威脅,那麼中國就很可能建立規模比目前大得多的導彈力量,與此同時還可能從國外採購陸基或天基反衛星武器。美國的上述舉動將被中國理解爲證實其猜測的鐵證,即美國尋求通過建立一個範圍巨大和性能先進的NMD系統以抵銷中國核威懾力量,幷由此對中國形成優勢幷加以遏制。

*****************************************************************************

北京於小星信息諮詢部提供以下籤約服務:

受託對各類信息開展搜集、加工、整理,提供方案、策略、建議、規劃或措施。參謀、磋商、評議、會診或顧問投資行為的可行性;大型會議文檔及檔案整理;科技成果密級評價;受託為外地客戶在北京籌辦大型新聞發布會,產品推介會和相關推廣工作。受託在北京代辦各項合法事宜。

地址:北京朝陽區麥子店街14-7-001 郵政編碼/PC:100026 電話/Tel:13801068992 電子信箱/E-mail:bjyuxxzxb@sina.com

*******************************************************************************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令人驚嘆,這就是一根畫筆的力量!!(2)
光陰的力量: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家布列松攝影作品選
速度訓練和速度力量訓練的區別
健身的人都告訴你要訓練「核心力量」
第四課:稅收的歷史和公司的力量

TAG:中國 | 導彈 | 力量 | 彈道導彈 | 分析 | 美軍 |